第二节 教育研究课题的类型与来源

一、研究选题的基本类型

研究课题类型关系着研究过程中搜集材料、整理加工材料的不同要求,只有明确了研究课题的基本类型,才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才能正确地估计研究所需的主客观条件,才能形成恰当的成果形式。按不同标准研究课题可划分为不同类型,最常见的是按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的不同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种类型。

(一)基础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是旨在揭示教育现象和过程的基本规律与本质联系并探索新的领域的研究。它的目的在于补充、扩展、完善已有的教育理论,或建立新的理论和增进科学知识。基础性研究的课题一般是比较抽象概括的,是具有较高层次和较广范围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一般具有普遍性,但其成果大多不是能立即对教育实践起作用的,只有从长远看才对教育实践有推动作用。例如,“教育本质的研究”“高校基本职能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研究”“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主体性教育研究”等都是基础性研究课题。2014年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中的“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性格研究”“中国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生命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等课题都属于基础性研究课题。

(二)应用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是指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和途径的课题,它的目的在于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应用性课题一般是较具体的,针对于教育改革和实践中某一独特的问题。相应地,应用性研究的成果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一般只致力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并且直接发挥作用,但也可能有较广的适用范围,有较大的持续推动作用。例如,“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与方式研究”“关于某后进生教育的行动研究”“中小学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等都是应用性研究课题,2014年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中的“教育现代化的动态监测及政策调适研究”“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途径和政策研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选送研究”等课题都属于应用性研究。

二、选题的主要来源

所谓选题的来源主要回答的是从什么地方和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或选择研究课题。从广义上说,任何教育问题和与教育相关的问题都值得关注和研究,都可以成为教育研究的选题,它们广泛存在于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实践、教育与外部社会关系等领域之中,因此教育研究选题来源十分广泛,而选题的途径和方式也多种多样。

(一)从何处去寻找和选择选题

1.从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提出问题

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通过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是教育的基本职责和存在合理性的依据。因此,关注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探寻和解决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教育问题、教育事业发展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是教育选题的重要领域。如: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高等学校与市场、政府等的关系问题;在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各级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等。由于这些领域的问题一般比较宏大,多数研究属于基础性或基础应用型研究,比较适合专门的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和高校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教师来研究。

2.从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去发现问题

教育问题的高度复杂性、教育实践的丰富性,以及由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带来的不断变革等特点,决定了教育学科理论是一个持久开放、多元,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的领域,是教育选题的恒久所在。提出教育学科理论课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判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以德育研究为例,围绕德育本质与功能问题,可以形成一系列研究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研究,学校德育的社会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关系的研究,“德育”与“品德”概念的界定,德育的实体性、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我国德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对个人发展的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德育方法论的研究等。

另外,教育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发展成绩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如赫尔巴特将教育学建基于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实现了教育学科发展的质的飞跃。在现代科学大综合发展的趋势下,教育科学与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渗透交叉中进行多向综合而产生的诸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生态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美学、教育法学、教育评价学、教育技术学等新学科研究领域,以教育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使研究得到了有效的深化。

3.从教育实践中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理论来源于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孕育场,是教育理论的最终归宿地,从教育实践中既可以发现值得研究的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以提升效能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改革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筛选、提炼,就可能成为很好的研究课题。如以揭示教育实践的现实状况为目的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研究;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状况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研究;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现状研究等。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改善实践为目标的研究: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品德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研究等。2014年教育部的一些重大研究课题都来自于教育实践领域,如“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跟踪与评估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研究”等。除以上两类课题外,还有一类课题是有关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实践方面的行动研究,这些课题可以是如何上好某一堂课、某一评价学生的方法、某一教学方法的应用等。这些课题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和管理实践,问题具体,非常适合一线教师来做。这类课题一般可以由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与管理实践的经验反思中提出,但要使课题得到外部的认可和支持,需要选择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代表性。

(二)通过哪些途径来发现课题

1.通过对已有教育研究文献的分析中获得课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现有水平、动向、存在问题和趋势,从中可以发现知识的空白点或矛盾冲突区。另外可从一些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总结、讨论部分中发现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因为许多学术性论文会在这一部分对自身研究的不足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出交代。

2.从对国外新的教育思想的研究中提出课题

包括对世界教育科学发展潮流及趋势的分析以及引进国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既有对某学派理论的系统研究,如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奥斯贝尔、斯金纳以及赞可夫、巴班斯基等人的教学理论,也有对西方课程理论、伦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不同观点及研究方法的评价分析。结合中国实际,确定若干专题研究。

3.通过对教育现象的日常观察与反思中提出课题

日常观察是发现教育问题,提出研究课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教育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伴随着一定的变革,但总体处于一种稳定性、重复性的态势,在这种常规性、稳定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大量的可供研究的问题,譬如不同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常常差别很大,有些班主任所带的任何一个班级都会有很好的表现,这些班主任就是很好的进行个案研究的题材;再如,每个班都会有后进生,尽管每个后进生的个人情况不同,但他们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产生两类课题:一类是以每个后进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以帮助其改进和提高为目的的行动研究,这类课题尽管研究样本小,研究的措施和手段只是针对某个个体,却意义重大,因为它可能会因此而改变某个已经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孩子的一生。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够注意这样做,那么我国中小学生队伍中的后进生将大大减少,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将大大提升。另一类可以是以所有后进生为研究对象,揭示后进生的一些共性特点,以及影响他们进步的共性因素等。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类似课题有很多,需要教师拥有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4.从理论学习和广泛阅读中发现问题

理论学习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同时也是寻找和发现研究课题的来源。任何一门理论知识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充实和发展的地方。因此,人们在学习某一学科的理论或阅读一些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就可以受到启发,发现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提炼,就可能成为研究的课题。因此,在阅读研究论文时,既抱着学习的态度,又进行批判性的评价,便可以从中发现某些不足或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有些研究论文本身在后面就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5.从学术交往活动中发现课题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所想的问题往往也比较狭窄。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有时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交往获得一些信息。因此,各种形式的交往也是发现问题的一种途径,如可以从参加学术活动中获得启发。研究者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从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广大教师可以在与同行的交流中获得启发。

6.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提出问题

譬如,可以对他人研究过的课题进行重复性验证研究,如验证一个典型的研究所发现的结果的信度,或是通过不同样本检验研究结果的效度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同一个课题的重复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劳动,对同一个课题在不同的样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研究也是同样有意义的。在教育研究中设计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研究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选择一项重要的实验课题进行重复性研究,就会省去许多前期的工作,使研究能够顺利地进行。另外可以通过关注、留意他人研究中的“特殊事件”“意外事件”获得新的课题研究线索。

7.可向专家咨询或选择有关部门直接提供的课题

由于专家对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因而向他们咨询有助于获得一些前沿的或有待研究的课题。例如,研究生可直接向导师咨询自己的论文研究课题;在当前中小学与大学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可主动咨询大学的相关专家来获得研究课题。以上途径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者首先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较为充分地前期研究和思考,这种咨询才会有效,否则即使专家给出了一个好的题目,也不一定适合你。

另外,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教育协会等也会在一定的时候以一定的方式直接提供教育研究课题,尤其是教育科研领导部门或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领导部门常常以“课题指南”的方式提供教育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