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和《资本论》的出版概况

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到1867年秋《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花费了近24年的时间。《资本论》共三卷。按马克思的原计划,还有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目前讲《资本论》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卷。《剩余价值理论》是在马克思与恩格斯逝世以后,由后人整理,作为单独的著作出版的。马克思只看到《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不过《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的内容初稿,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前就已写完。有人误认为《资本论》第二、第三卷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才着手写的,妄说什么《资本论》第三卷否定了第一卷的某些观点。这违反事实。恩格斯在为《资本论》第三卷所写的1894年序言中讲:1863年和1867年之间,马克思不仅已经为《资本论》后两册写成了初稿,把第一册整理好准备付印。事实上,从1863年至1865年年底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马克思在1861—1863年手稿的基础上,基本完成了三卷《资本论》的初稿。到1866年初,全部著作完成之后,马克思才着手进行付印前的最后加工。《资本论》第一卷首先完成了加工,并于1867年出版。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修订后两卷的手稿。但由于诸多原因,延缓了后两卷的出版。其一是马克思的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因参加和领导工人运动的实际斗争,同时还需要为此写作有关文件和文章,有时不得不放下对《资本论》的写作。

其二是马克思长年病痛,影响了写作工作。1864年10月4日,马克思在致卡尔·克林格斯的信中说:“整个这一年我都在闹病(受到痈和疖子的折磨)。要不是这样,我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就已经出版了。”1866年2月10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中说:“使我最不愉快的是,必须打断自1月1日即我肝痛消失时起已有出色进展的工作。‘坐’自然谈不上,这在目前对我说来还很困难。白天哪怕只有短暂的时间,我也还是躺着继续苦干。”(工作指写作《资本论》。——引者)

其三是贫穷影响了写作的顺利进行。1851年,马克思在致约瑟夫·魏德迈的信中说:“从早晨九点到晚上七点,我通常是在英国博物馆里。……常常有各种各样实际干扰,这是在贫困条件下过日子所不可避免的。”(英国博物馆里指英国博物馆的图书馆。——引者)具体点说,就是为了谋生需要为报纸撰稿。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讲,“使我所能够支配的时间特别受到限制的,是谋生的迫切需要。八年来,我一直为第一流英美国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马克思有时连寄手稿的钱都拿不出来。1859年1月21日,他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倒霉的手稿写完了,但不能寄走,因为身边一分钱也没有,付不起邮资和保险金;……所以我又不得不请你在星期一以前寄点钱来……如果你能寄来两英镑,那就好了,因为我把几笔小额债务的付款日期推迟到星期一,到期绝不能再拖了。……我又来逼你,我是多么难受呵。”可以看出,马克思处在负债度日之中。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推迟《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是在贫病交加的状况下写作《资本论》的。1867年8月24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我的理论上的结论已经完全被事实证实了。最后,这是在痈的折磨和债主每天登门逼债的情况下写成的!”

其四是马克思写作的工作量大,同时他又要精益求精,力求把最完整的研究成果奉献给社会。1865年7月31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不能下决心在一个完整的东西还没有摆在我面前时,就送出任何一部分。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在它们没有完整地摆在我面前时,不拿去付印。”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过程,是不断修改与加工的过程。

马克思知道他的《资本论》的出版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资本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和指导革命运动,对资本主义社会将会产生改天换地的作用。所以只要时间允许,他就忍受着病痛和穷困的折磨,夜以继日地从事《资本论》的写作,精益求精。马克思本想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修订整理第二、第三卷的原稿,以尽快完稿出版,但未能如愿。从开始研究和写作政治经济学著作,并一直继续《资本论》的写作和修订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马克思经历了四十年的时间。所以人们常说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用了四十年的时间。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资本论》进行整理、校订、编辑,耗费了不少时间。经过恩格斯两年多的辛勤劳动,《资本论》第二卷于1885年7月出版。后来,恩格斯的健康状况也恶化。但他继续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手稿进行校订、整理,《资本论》第三卷于1894年面世。也就是恩格斯在其逝世的前一年,完成了《资本论》第三卷的出版,对自己的挚友马克思做了完整的交代。

马克思亲自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出版工作,恩格斯主持了第三版和第四版的出版。恩格斯还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版。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马克思特别在扉页上写了:献给我的难以忘怀的朋友、勇敢的忠实的高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威廉·沃尔弗。可以看出,马克思与他有深厚的革命友谊,而他在《资本论》出版前已经去世。威廉·沃尔弗是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真诚战友。他出身于佃农阶层,反对普鲁士暴政,1846年流亡到布鲁塞尔,参加了马克思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威廉·沃尔弗于1864年逝世前,把自己的书、家具和820英镑留给马克思。这给了马克思很大的帮助,解救了马克思全家的困境。这也是马克思为感激威廉·沃尔弗,特别在扉页上写上将《资本论》献给他的原因。

1868年9月11日,第一国际布鲁塞尔代表大会根据德国代表团的建议,一致通过了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的下列决议案:“我们,布鲁塞尔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的德国代表,建议所有国家的工人都来学习去年出版的卡·马克思的《资本论》;呼吁协助把这部重要著作翻译成目前还没有翻译出来的各种文字。马克思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他是经济学家当中对资本和它的组成部分作出科学分析的第一个人。”杨国昌,耿欣.《资本论》画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125.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坐在自己书桌旁的椅子上与世长辞了。在他面前的书桌上,还放着他正在修改的有关《资本论》的手稿。从1843年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到1883年逝世,他经历了四十年的坎坷岁月,因贫、病、累交加,他只走完了65个春秋。他曾将他的生活处境比作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并且讲:为了写作《资本论》,他已经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幸福和家庭!


[1]杨国昌,耿欣.《资本论》画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