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浙江市场发展的特征
回溯浙江市场的发展历程,特有的自然资源条件,独特的人文性格禀赋和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一路伴随着浙江市场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1.客观自然资源条件决定浙江市场开拓兴起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仅为全国总面积的1.06%,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境内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应该说,特有的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决定了浙江经济只能走贸易外向型发展道路,也造就了浙江人眼睛向外,寻找资源、捕捉商机、勤俭节约的意识。
浙江市场化进程是明清时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以来的连续过程,多数学者认为,早在明清时期,杭嘉湖一带已经具有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中后期,浙江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特征和拥有现代技术的工商企业,到20世纪初,浙江省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虽然浙江市场化进程由于战争破坏步履艰难,但到1953年为止,仍然有一定的发展。随后,计划经济中断了浙江的市场化进程,但无法消除所有的市场行为,城乡居民通过自发的商品经济活动,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寻求机会,“资本主义尾巴”割之不尽;基层干部以灵活变通的方法保护当地群众的市场经济活动。历史的自然逻辑造就了浙江省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推动着浙江市场经济大潮汹涌向前。
2.独特人文性格禀赋不断壮大市场经营主体
浙江人是精明的,赚钱对于浙江人来说似乎总是很容易,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浙商总占据绝大多数。浙江人也是国人中最具全球视野、最有商业头脑、最贴近草根、最能代表资本逐利趋势的一群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浙江在全国各地创办各类企业超过26万家,各类专业市场2000余个。正是30年前,利用农闲时节走街串巷的义乌货郎担、永嘉弹棉郎、永康五金匠和上虞修伞匠等一批批流浪在外的商贩纷纷聚商成市,从当初的路边摊,到塑料大棚,直至壮大成为如今享誉全球的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永康五金城。如今,浙江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占全省GDP比重达45.3%,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与此同时,专业市场的兴起也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场经营,培养一批又一批新的个体私营经营业主,让浙江人特有的经营天赋和商机意识得以传承和发扬。
3.传统特色“百工文化”孕育了浙江市场机制
据统计,现居国内富豪榜的“浙商”,绝大部分出身于普通农民。浙江的经济优势最初源于农村,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传统文化。以缝纫、木工、石刻、竹编等手工艺制作为传统特色的“百工文化”,被千百万浙江人在走南闯北的含辛茹苦中传承延续。这些似乎为人不屑一顾的“雕虫小技”,这种看似“轻、小、散”的产业结构和家庭化、分散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如涓涓细流汇集成河,不仅弘扬了浙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孕育了浙江的民营经济和市场机制。新中国成立后比较长的时间,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浙江省台州地区的市场发育几经曲折,发展缓慢,至1979年底,全区仅有各类集贸市场209个,而且大多以农副产品交换为主,以交易自购自用为主,市场规模大多较小,即使规模较大的“台州三桥”之一的杜桥集贸市场,集市日平均上市人数也仅有4万人左右。
4.充分发挥创业创新的市场主体作用
浙江的市场化进程源于基层和群众的首创。从个私经济发展、产权制度改革、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私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转换职工身份、经营者持大股等,都曾遭到种种非议。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史,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的360度转变,中间过程经历了20多年,从第一代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到第五代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浙江经济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快、这么好,关键在于浙江民众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在改革开放相对宽松的大背景下,浙江人的“市场基因”得到充分释放,人人想创业、个个当老板,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创业大军,创办了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造就了一批有胆有识的企业家。从走街串巷、鸡毛换糖的小商小贩,网上网下、忙碌营销的淘宝店主,到跨国经营、全球布局的企业家,借的是市场的风,靠的是市场的力。敢闯敢冒,敢为人先,走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浙江人多地少,经济活动空间相对狭小,资源获取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千军万马闯市场,走南闯北推销产品,千方百计到外地组织能源原材料。
5.形成了两大市场格局
随着专业市场和营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一批“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绍兴的纺织面料、义乌的日用小商品、宁波的服装、海宁的皮革制品、永康的五金制品、温州的皮鞋、乐清的低压电器等,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化产销基地,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海宁不产一张皮,却打造出了世界最大的皮革市场;永康不产一铁一铜,却走活了五金产业这步棋。还有诸如温州的打火机、永嘉的纽扣、义乌的小商品、嵊州的领带、诸暨的袜子等等。
贫乏的自然资源制约,反而造就了浙江市场“两头在外”的特有发展格局——原材料来自外地,产品行销全球。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971亿元,居全国第4位;人均3.9万元,在各省份中居首位。据省商务厅统计,2016年网络零售额10307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46.9%。实现优进优出战略,加快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网上丝绸之路”。进出口总额22202亿元,相当于GDP的47.8%,其中,出口17666亿元,相当于GDP的38.0%。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3173亿元,占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达12.5%;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相当于GDP的比例已上升到6.8%。
6.特色的块状经济与市场发展互为依托
浙江商品市场造就了享誉全球的“浙江制造”,产业集群无疑是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浙江的制造业起始于前店后厂的小作坊,进而才有了专业市场的兴起。之后,星罗棋布的专业市场,繁衍出星罗棋布的块状经济。而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的良性互动,互为依托繁衍出集群经济。如今,全省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达312个,其中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块状经济就有72个,萧山纺织、绍兴印染、镇海石化和新材料等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占据了浙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大唐镇年产100亿双袜子,占据全球40%的市场份额,黄岩电动车零部件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海宁的皮革占据全国40%的市场份额等等。如果说浙江块状经济是“无中生有”的话,那么专业市场无疑为这些集群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商品市场已成为浙货销天下的主渠道。目前,全国各地有浙商600多万人,全国浙商市场有2300多家,每年销售的浙江商品超过4000亿元。
7.建立遍布城乡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
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和流通扩大的需要,浙江在全国最早兴办专业市场,并得到迅速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全国性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绍兴中国轻纺城年成交额连续几年居全国十大市场之首。不仅在全国各地兴办了“浙江商城”“温州街”和其他分市场,还把市场办到南非、中东、南美等地,成为浙江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浙江人“走出去”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现在浙江的产品50%销往省外市场,20%出口国际市场;有30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务工,100多万人在海外创业发展。
8.政府的“无为而治”和积极作为
对于广大群众的探索创新,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争论、不压制、不张扬、不气馁,让实践去检验,形成了依靠群众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7]在创建市场的坎坷征途中,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受到党委、政府的保护。“允许试、不争论”的政策取向,让浙江百姓尽情地“造市”,日积月累、做大做强。当民企急需资本扩大生产之际,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鼓励民企上市融资的新政;当浙江网上市场方兴未艾之际,适时出台的网上商品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又为这个新兴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9.从封闭到开放是浙江市场发展路径取向
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产品走出去、技术引进来、要素全球化,成为浙江市场化路径发展的另外一条路径。
浙江以外贸出口型经济为代表,无论在外贸收购代理时期,还是自营进出口发展时期,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期,迅速成为外贸出口的第一大省。
外贸出口,只是浙江经济在国际舞台上市场化的第一步。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浙商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浙江的民营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实现了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再到集群走出去的发展历程。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浙江是全国在境外建立工业园区最多的省份之一;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特别是2003年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以来,浙江成为吸引全球资本最集中的省份之一。
2008年,吉利控股集团以17.6亿美元并购沃尔沃公司,演绎了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精彩篇章。据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不完全统计,省政府确定的146家工业龙头企业在最近5年中,仅以并购的方式,就在全球投资超过300亿美元。这种以国际目标市场为切入点的市场化发展,为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外贸大省到“外贸+外资+外经”大省,出口、投资、兼并、收购多措并举,迎来了浙江经济国际市场化的升级版。在可以预见的“全球资源、全球市场”的未来10年,浙商已经准备充足。
10.从守成到创新是浙江市场创新源泉所在
市场是浙江率先发家的至宝,是浙江走在前列的法宝,要充分认识提升发展市场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全力实现浙江市场“二次振兴”,为推动浙江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做出积极贡献。
当前,浙江市场的体制机制优势、市场领先优势、传统业态优势正在弱化,必须突破市场同构、产品低端、外拓无序的局限,把市场作为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向导,让市场成为浙商闯天下的切入点,将市场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全力推动浙江市场转型升级,以市场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升级。[8]
靠着商品市场的发展,为资源稀缺、人口众多的浙江挖得第一桶“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市场的经验规模、业态、环境等无法适应新需求。于是,一场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创新,逐步在省内大小市场开展。浙江陆续出台一系列新举措大力加强市场培育,有效推动了商品市场的全面提升增强。2006年先后出台了商品交易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浙江市场下一阶段的发展指向。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不同类型市场的标准,大力深化星级文明市场创建,截至2016年底浙江星级文明规范市场达到960家,已占全省市场总量的25%。
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市场化的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短缺经济背景下,浙江抓住改革开放有利时机,在全省掀起了市场化改革1.0版本——专业市场的建设,涌现了中国(义乌)小商品城市场、中国(绍兴)轻纺城市场、中国(永康)科技五金城市场等各级各类市场,最多时达4000多家,成为活跃浙江城乡经济的最大平台和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亮丽风景线。“办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成为中国各地可复制的市场化模式。
进入21世纪,网络经济成为浙江市场化改革的2.0版本。如果说1.0版本的浙江市场化改革,主要得益于“先发优势”和“工贸联动”的话,那么2.0版本的浙江市场化改革,是浙江人抓住了新技术革命的契机。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浙江成为中国唯一的“两化融合”试点示范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C、O2O等模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风向标。今天的浙江,已经在电子商务、安防产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联网金融、智能物流、数字内容产业等七大领域成为全国的领军者。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十大网商,浙江占了6个。面对以“计算机+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市场化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浙江再一次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了时代的发展。
[1]王祖强:《浙江市场化改革30年:模式、经验和意义》,《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叶圣义、施晓义:《纽扣堆里走出“奇女子”》,《浙江日报》2008年12月18日。
[3]浙江电视台:《潮起浙江——浙江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4]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商品交易市场创新转型发展研究》,http://www.zj.gov.cn/art/2016/12/30/art_5499_2208071.html。
[5]于倩:《“市场大省”迈向“市场强省”》,《市场导报》2015年9月15日。
[6]崔砺金、沈雁:《浙江将加快建设网上大市场》,新华社,2001年2月19日。
[7]王京军:《浙江的市场化进程分析》,《今日浙江》2002年第21期。
[8]应建勇:《夏宝龙在全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大会上强调,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全力推动浙江市场“二次振兴”》,《浙江日报》201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