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
- 田鹏颖
- 2846字
- 2020-08-29 06:35:34
二 中国劳模的起源和树立劳模的意义
1.中国劳模的起源
探究我国树立劳模做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抗日战争时期。从1932年起,随着土地革命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开始自己为自己劳动、为自己的阶级而劳动的新生活。但是,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使本就不富裕的中共苏区陷入了更加紧张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中央决定以集体劳动代替个体劳动,互帮互助[11],并于1932年3月发布了《关于革命竞赛与模范队的问题》一文,号召全党应该“发动群众积极性,用组织模范队和劳动竞赛的方式”,同时制定了相关的竞赛评判标准和奖励标准。此后,中共苏区的劳动竞赛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时间涌现出很多先进个人和集体。毛泽东曾赠“春耕模范”的锦旗给瑞金县武阳区,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12]工厂、矿区和各级机关单位也自发地组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以数量、成本等为竞赛内容和目标,对超额完成任务的人员或单位给予物质奖励或“上红榜”。
随着劳动竞赛的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有了这批积极分子,就有了团结群众的核心,在他们的影响下,全体群众更积极地行动起来”[13]。于是从1938年开始,在党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开始实行政府宣传并奖励生产模范群众。同年1月,延安市工会和工人合作社举办了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其宗旨就是“更广泛地动员和鼓励战时生产,提高工人的热忱和纪律性,奖励改良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国防经济建设,完成工人阶级在国防经济建设中,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任务。通过这一竞赛运动,在国防生产战线上,将有千万个劳动英雄产生出来”[14]。就这样,边区政府利用办展览会的方式把劳模活动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所限,类似的劳动竞赛活动只是自发地在一部分地区和群众中进行,缺乏规模性和组织性。直到1943年冬季,边区政府在延安同时举行了第三届生产展览会和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表扬和鼓励了劳动英雄在生产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并通过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宣言》。[15]这些获奖的劳动英雄回到各自的岗位以后,又对他们所在的地方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影响。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保持群众的劳动热情,政府决定“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由群众选举产生,以代替过去由政府选拔的办法。自此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者运动进入更加完备的阶段”[16]。
2.树立劳模的意义
开展劳动竞赛、展览会以及对劳动英雄的表彰,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人们的劳动热情,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体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为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首先,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生产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劳动生产基础,在当时各种物资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缓解了解放区的困难状况。共产党在边区刚刚扎根之时,受到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边区的群众甚至都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但是经过短短几年时间,边区的耕地面积就从1937年的862.6006万亩增加到1940年的1174.2082万亩[17],再到1945年的1425.6144万亩;粮食产量从1936年的103.4013万石增加到1939年的175.4285万石,再到1943年的181.2215万石,粮食产量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还能略有结余;由原来的不种棉花,到1941年的棉花种植3.9087万亩,再到1945年的种植35万亩。[18]农业的发展确保了根据地后方的物资供给,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极大的物质支持。工业方面,原来的边区只有一个清朝时期建立的油矿,到1943年建立起了11个造纸厂、8个工具厂、23个纺织厂等82个公营工厂;1938年建立了5个私营纺织厂,到1943年建立了50个私营纺织厂,年产布由1260匹增加到1.2万匹。[19]农业、工业的繁荣发展使商业也逐步兴旺起来,边区呈现军民团结一致、欣欣向荣的景象,实现了“自给自足”的良好局面,这也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和新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劳模运动引起了思想史上的一次变革,它改变了我国几千年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贬低劳动”“劳动是命里注定”“劳力者制于人”的落后观念。在当时陕甘宁这样交通闭塞、对外交流少的地区,广大的人民群众还没有认识到是剥削制度带来了贫穷和痛苦,而把这些归结于劳动者的命运。树立劳模运动纠正并从根本上改变了那些错误的劳动观,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劳动是可以改变自己贫穷的状态使自己丰衣足食的行为。“过去有人没事做,现在只感到有事没人做。”[20]尤其当毛泽东在1943年劳模盛会上亲切地接待劳动英雄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奖励的时候,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他们还在宣言中兴奋地说道:“我们到会的代表们,都有决心把我们自己住的村乡变成模范村、模范乡……我们彼此已经定好互相比赛,看看哪一个能争取到最光荣的胜利。我们号召全边区农民、工人、战士、学生、机关工作人员都来互相竞赛,看谁在生产运动中走在前边”[21]。可以看出,劳模的树立明显改变了边区的社会风气,对于消除封建思想、建立新的劳动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劳动模范的树立促进了妇女的解放。自辛亥革命以来,妇女解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目标之一,因为妇女的解放和阶级斗争的根源都在于私有制,所以妇女的解放运动应该与中国的革命相结合。毛泽东多次提到了妇女参加革命的重要性,因为“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劳动妇女在经济上的地位和她们特别受压迫的状况,不但证明妇女对革命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22]。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决断的正确性。在劳动竞赛和劳模运动期间,也是战争十分紧张的时期,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加入到了革命队伍当中,为了拓展劳动力,中共大力提倡妇女冲破旧势力的束缚,走到生产一线,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其自身的解放。1943年,陕甘宁边区的郭凤英、马杏儿被评为劳动英雄,1944年的陈敏、李凤莲等也被评为劳动英雄。这些女性劳模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妇女在生产上的力量,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认为妇女只能在家中做家务而已。妇女一步步从家中走出来,也从老旧思想中走了出来,和男性一起站在生产岗位上,“依此物质条件,她们也就能逐渐挣脱封建的压迫了。”[23]从而实现妇女的真正解放。
最后,劳模运动表明了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物质力量,证明了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制度的伟大之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同时人们在劳动中创造着物质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关系和精神文明财富。中国共产党自创立的第一天起就把人民群众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不同之处。作为这样一个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政党,树立劳模是联系群众并团结群众的一种方式,劳模是一座沟通的桥梁,“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是群众中的模范,开这样的大会,就使首长、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同群众联系起来了”[24]。劳模是从群众中挑选出来的骨干力量,而他们在群众之中又会起到良好的模范和带头作用,在这种作用的引导下,从模范的个人发展到模范的集体,整个社会都逐渐步入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这也遵循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