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吏员研究》序

我的学生王雷《金代吏员研究》一书即将付梓,邀我为序。《金代吏员研究》系在其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作为她硕、博阶段的导师,我看到她在研修辽金史的学术道路上,从零起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这本书可作为她多年来探索金代吏员问题的一个阶段性小结。

王雷于2005年跨专业考入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攻读辽金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期间对辽金政治制度产生了浓厚兴趣,2007年硕士毕业后,考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继续攻读辽金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这期间选定以金代吏员为研究内容,尝试撰写博士毕业论文。金代吏员问题,既是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又是难题。金朝处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关键节点,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吏员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透析社会与政治状况的较佳切入点。虽然金代吏员已是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单独讨论这一群体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囿于资料匮乏,研究工作存在较大难度,学界长期缺乏相关综合性的研究成果。王雷即是在此背景下,主动尝试多角度对金代吏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和探讨,并以《金代吏员研究》为题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王雷在201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四年,主要研修金代经济史,出站后进入高校从事中国史教学至今,持续关注金代吏员问题,发表了多篇与此相关的研究论文,并以《金代吏员研究》为课题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按项目计划,又对博士毕业论文进行了补充修改,增加了“官制视野下的金代吏制”“金代吏员制度评价”等多个章节,重新修订了文字图表,优化调整了文章结构,形成的书稿与其博士毕业论文相比论述更加系统和全面。

《金代吏员研究》一书,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通过分析吏员的类别、数目、选任、职责、出职等制度层面的整体状况,提出了金代吏制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完善期、衰落期等四个发展阶段;对各级政权机构中吏员的类别和数目进行了归纳,按照吏员所属机构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央吏员(可分为中央政府部门吏员和宫廷吏员)和地方吏员两大类;中央政府部门吏员一般由试补充任,宫廷吏员多来自皇族近亲、宗室子弟、有一定品级的官员子孙,地方吏员多是由试补或推举产生;吏员承担处理文案、翻译等职责,金廷对吏员实行考核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在俸禄、仪卫、服饰等方面也有专门规定;金代吏员可以出职为官,不同时期,因所在部门、吏职不同,出职的考满期、出职官品及迁转路径各异,总体来看,金代吏员出职没有最高官品的限制。书稿还创新性地探讨了吏员对金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探索了金朝在吸收唐、辽、宋诸朝汉官制度和继承本民族固有制度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所形成的带有女真少数民族政权特色的吏制,提出金代吏制具有皇权专制烙印与贵族政治色彩并存、制度融合与汉制创新并存、民族融合与等级差别并存三个方面的特征。不仅如此,书稿还尝试对金代吏员和吏员制度进行了评价,提出在正视金代吏员消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积极的一面,并较为客观地分析了金代吏员制度的优点和弊端。

书稿以金代吏员而非吏制作为研究对象,显示出将研究从单纯制度考证扩展到社会生活史领域的想法。而要深化金代吏制问题研究,不但需要新史料的出现,还要有理论、方法等技术层面的突破,以及恰当的研究角度和切入点,为解决上述难题,王雷将史料来源扩大到石刻、壁画等相关考古资料,既缓解了研究所需文献史料匮乏的问题,又形成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与单纯以文献证史的研究方法相比,研究结果的信度得到进一步增强。王雷还尝试探讨吏员对金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探索金代吏制的民族特质,从浮在面上的制度考证逐渐下沉到对制度特质的探究,这种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研究历程,是她对于金代吏制持续思考和不断钻研的结果。客观言之,书稿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制度层面,未来还可以继续拓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尚书省令史、近侍、护卫等重要吏职及人物,以及吏弊、冗吏等问题。

金代吏制作为唐宋以来官吏分途演化的关键节点,是中国古代吏制发展沿革史上的关键一环,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深化金代吏制认知、丰富金代政治制度内涵、完善吏制史金代环节均有裨益。同时,还可为当今社会提供有益借鉴。这正是《金代吏员研究》一书出版的意义所在。

是为序。

武玉环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