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进出口贸易范式的变化

自1982年以来,尽管年度贸易额存在波动性,但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态势。1982年至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98020亿美元,进出口额年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46%和16.86%,均高于同期GDP的约10%的年均同比增长率。尤其是2000年以后,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2006年进出口贸易的年均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5.5%和26.09%,均是同期GDP年均同比增长率的约2.5倍。如果分解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进出口贸易历史数据,那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范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重要方面。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1980—1994年的“以出养进”阶段、1995—2000年的“起步”阶段和2001年以来的“加速”阶段。目前中国经济已形成了以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为主导,并附之以初级产品进口的国际贸易分工模式,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创造某些产业的比较优势,政府采取了积极干预产业资源配置的产业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非常强调发展以若干高科技和高资本投资为特征的支柱产业,对外贸易表现出明显的产业选择性。对外贸易强调尽可能获得有技术含量的资本品,增加带有技术含量的资本累积,并期望通过“干中学”和自身研发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反过来再促进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为了获得进口资本品所需的外汇,改革开放初期在制造业缺乏足够国际竞争力的条件下,中国只有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来获取外汇。在1994年之前(包括1994年),初级产品的进出口为顺差。1980—1994年的15年间这一顺差的总额为662.24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确实像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那样依靠初级产品出口来获取外汇,并进口带有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是顺差相对应的是同期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为逆差,逆差额为962.03亿美元。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国际贸易实行了所谓的“以出养进”的贸易战略。伴随着同期FDI的引入(1980—1994年FDI实际资金额为973.27亿美元)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和贸易带来的资本品,以及国内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干中学”效应和自身投入的研发带来的技术进步,中国的工业制成品逐步有能力参与出口贸易。图3—1给出了1980—2006年中国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在总进口和总出口中的比例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额一直占据了进口额中的一个较大的比例,尤其是1990年以来,这一比例高达81.7%。进口国带有技术含量的资本品也构成这一时期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之一。同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则从1984年开始出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从1984年的49.4%上升到2006年的94.5%。中国的对外出口几乎完全依赖于工业制成品,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出口模式。

62
62-1

进一步对比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差额(见图3—2),可以看出,在1994年之后,中国经济走出了靠初级产品贸易顺差来弥补工业制成品进口逆差的“以出养进”阶段。1995—2006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出口则为逆差,逆差额累计达到4294.82亿美元;而同期工业制成品贸易则为顺差,顺差额累计达到9856.01亿美元。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初级产品的进出口逆差快速增长,2001—2006年这一逆差累计达到3877.23亿美元,占1995年以来初级产品进出口逆差总额的90.28%。而同期工业制成品的顺差则累计达到7776.96亿美元,占1995年以来工业制成品顺差总额的78.91%。对比1995—2000年和2001—2006年两个阶段的贸易顺差数据,我们发现,1995—2000年工业制成品贸易顺差和初级产品贸易逆差之和累计为1661.46亿美元,而2001—2006年这一数额达到3899.73亿美元,后者比前者翻一番还多。最新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上述趋势进一步增强。2007年1—6月,初级产品进出口逆差为795.4亿美元,工业制成品的顺差则为1920.6亿美元。因此,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的贸易顺差额的变化来看,我们可以把1995—2000年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称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起步”阶段,而2001年至今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顺差比1995—2000年的相应数值翻了一番还多的事实则说明此后的阶段可以被称为中国经济对外贸易的“加速”阶段。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工业制造业进出口为主导,并附之以初级产品进口的国际分工贸易模式。依据WTO2006年的世界贸易统计数据,198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占世界制造业出口的0.8%,1990年这一比例为1.9%,2000年这一比例为4.7%,而2005年这一比例比2000年的翻了一番还多,达到9.6%,仅次于美国的10%和欧盟(25)的44.3%;而在制造业的进口上,1980年中国制造业进口占世界制造业进口的1.1%,1990年这一比例为1.7%,2000年这一比例为3.5%,而2005年这一比例就比2000年的翻了近一番,达到6.6%,仅次于美国的10%和欧盟(25)的40.4%。当前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注:2005年通过中国香港地区的制造业再出口额占世界制造业出口额的0.2%,即使加上这一比例,2005年中国也是世界第三大制造业中心(资料来源于WTO《世界贸易统计(2006)》)。)

第二,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内贸易逐步增多,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的渗透力明显增强,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份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随着FDI的引进和进口资本品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国内企业的“干中学”效应以及通过自身研发带来的技术进步,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逐步扩大。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贸易顺差额迅速增长。表3—1和表3—2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贸易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渗透力明显增强。2005年美国制造业出口总计达7325亿美元,其中向中国出口290亿美元,而2000年这一数额为126亿美元。200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制造业产品2501亿美元,占其制造业进口的20.2%,而2000年这一比例为10.2%(2000年美国从世界进口制造业产品9691亿美元)。2005年欧盟(25)制造业产品出口额为3240.3亿美元,其中向中国出口566亿美元,而2000年这一数额为239亿美元。2005年欧盟从中国进口制造业产品1876亿美元,占其当年制造业进口总额的6.2%(总额为30422亿美元),而2000年这一比例为3.2%(欧盟(15)从世界进口制造业产品17836亿美元)。表中数据唯一的例外是中日制造业贸易情况。2000—2005年,尽管中日制造业贸易规模在扩大,但中日贸易顺差在逐步缩小。2005年中国的中日制造业贸易顺差只有10亿美元,而2000年这一数额则为166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中欧、中美、中日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583亿美元、1406亿美元和1100亿美元,分别增长了30.9%、17.4%和14.4%。欧盟仍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美国仍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日本仍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从市场占有率来看,1980年欧盟、美国和日本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占其总进口额的比例分别是0.7%、0.5%和3.1%,2000年这些比例分别为6.2%、8.6%和14.5%,而到了2003年它们分别增加到8.9%、12.5%和18.5%。(注:资料来源于EswarPrasad(Editor)(2004)。)因此,总体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内贸易快速增长,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渗透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制造业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内贸易为中国外贸带来了大量的顺差。其中,美国和欧盟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

65
65-1

进一步分解制造业的行业进出口贸易数据(见表3—3),可以看出,中国高新技术的进出口从2004年以来出现了明显的顺差,并呈现扩大的趋势。2006年中国高新技术进出口顺差达到了341.6亿美元,而2007年第一季度该数额达到了123亿美元。同时,高新技术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率也是逐步增大的(注:2007年只有第一季度的数据,这里的趋势是依据2002—2006年的年度数据判断的。),高新技术贸易对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贡献越来越大,且有进一步增长的态势。

66

第三,中国经济自身将逐步形成自己的区域内分工,东部地区是参与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域。同时,一般贸易的比例逐年上升,制造业将逐步形成国内的产业分工链,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将会越发突出。

外资企业一直是中国出口贸易的最重要的主体。2002年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例为52.2%,而2006该比例为58.2%,2007年上半年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为56.9%(见图3—3)。进一步对照表3—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一直是FDI的主要投资区域。1998—2005年东部地区的FDI占据了中国FDI的86.15%,因此,东部地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区域。

67
67-1

从贸易方式来看,尽管加工贸易占总出口贸易的比例一直高于一般贸易占总出口贸易的比例,但这一比例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一般贸易占总出口贸易的比例呈现上升态势。2002年一般贸易占加工贸易的比例为75.6%,到2006年这一比例上升到81.6%,而2007年1—7月的数据显示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达到90.6%(见图3—4)。同时,由于制造业是产生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这表明制造业国内分工链正在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成为出口企业的初级产品供应链的一分子,这将进一步降低出口企业进口初级产品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竞争优势会进一步增大。对比1994年以来初级产品贸易逆差的情况,可以看出为中国出口企业提供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企业将面临与中国本地企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68

第四,规模经济进一步巩固并强化了比较优势,在出口产品保持多元化的同时,出口产品越来越强的专业化优势降低了中国出口贸易的风险。

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出口贸易的产品种类来说,近些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的产品的种类在保持多元化的同时,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电子产品和其他高新技术产品为代表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很快,而传统的农业、纺织等出口产品的贡献份额大幅度下降。目前工业制成品几乎占据了总出口份额的95%,因此,出口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Amiti和Freund(2007)的研究表明(见表3—5),中国出口的产品在保持多元化的同时,出口份额中排名前70名产品的Gini系数由1992年的0.46上升到2005年的0.55,而排名前100名产品的Gini系数由1992年的0.35上升到2005年的0.50,这表明出口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69

按照商务部的十类商品划分标准,表3—6的数据证实了同样的结论。1980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赫菲达尔指数为0.171,而到了2006年这一指数上升到0.318。尤其是加入WTO后出口产品的集中度得到了快速提高。2001年机械与运输设备的出口额为949.18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5.6%;而到了2006年,机械与运输设备的出口额达到4563.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47.1%,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49.8%。可见,对外贸易的产品专业化程度得到了较为快速的提高,这提高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了越来越大的贸易顺差。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