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运六气医案评析
- 苏颖 王利锋 刘派编著
- 1981字
- 2024-11-28 17:16:40
得天之助玄机妙
——《五运六气医案评析》代序
在中医药,医案之学继承了史志的传统,贵时重创意,有凭证性和实用性,彰显案主的思维、创新和技巧,有可“效”的价值,是中医药学一种重要的文体,属于《文心雕龙·书记》中的“籍”。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诊籍”,又有“病案”“脉案”等称谓。
着眼于变动不居的“证”,重在展示辨证论治技艺的中医个案,大异于西医学据共性概念的“病”,所依从统计高概率而示范的群案。中医医案是个性创作,为历代医家宝藏,殊堪诊视。清代医家王式钰在所著的《东皋草堂医案》序文中,指出:“《东垣试效方》虽无医案之名,而实为医案;《薛立斋医案》有医案之名而不止于案;《太平圣惠方》为方书,其中有千余首医案。”此外,在史书、传记、笔记中也每有翔实的医案。医案有证符案据、传达经验、示人方法、启迪思维的价值,以至古人有读经不如读案之说。
五运六气理论自从唐代王冰次注《素问》时,将《天元纪大论》等七篇纳入,犹如《周礼》以《考工》补《冬官》,充益了《素问》,由是“七篇大论”从数术类纬书之属,霍然为“经”。从秘传到播扬,除延传于司天监推步测候之外,昭于医学(包括兽医)、药学、农学等学术中。宋代对五运六气的推行最为宠励,或因在皇历中发布值年运气,命药局司岁备药;或因医生必修,考试的试题中必有运气命题;或因《圣济经》《圣济总录》辑入运气内容并有宋徽宗的序文,成为一时之显学。宋代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五运六气之应见”一语,把素称“推步”的“七篇大论”等内容称为“五运六气”,沿用至今。宋代传播炽盛,以至于有“不读五运六气,遍检方书何济”的时谚。
五运六气不仅发为有预测价值的病因学,盘式地列出因变气化的各种病症模式,更提出精括气宜的病机,还列有相应的治法、处方原则,在病因、气化、病机、治法等方面,突破了原《内经》诸篇的框架和理论,以其前沿性和深邃性达到了理论的一次提升,成为带头学科。北宋刘温舒、史堪,南宋陈言,金元之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人,各持一麟,就发为一家之学。很多医著将五运六气理论置于书首。运气理论虽然诠释纷纭,但终总落实于临床和养生。诊治探索中,宣明往范,昭示来学者当属医案。
医学是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以尽可能的预知而有佳良的疗效为上工。把理论巧妙运用于实践,才是饮上池水隔垣而视的明医作为。五运六气之医案,理层高端,顺天用药,疗有神效。辨证论治在医家有三乘:法式检押属初乘,圆机活法为中乘,意创机先者为上乘。五运六气,推寻天道以明人事之旨,其气化理论,乃“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其治一本天机,超迈常辈。
古今医家悉用运气而巧夺天工者,令人叹其才秀。宋神宗时名医胡源,已预测到元丰四年(辛酉,1081),辛之寒水不及,则湿土侮之。该年果然雨湿大行,发生水患,黄河决口(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五行胜复论》)。清嘉庆时名医唐立三,预测到下一年,即嘉庆元年(丙辰,1796)水运太过,上半年又是寒水司天,为天符。主运初运又值太角风木太过,初之客运为太羽寒水太过,初之主气是厥阴风木。运气相合加上客主加临,有三寒二风,值年应是严寒,果然应验(《吴医汇讲·司天运气征验》)。1957年,河北石家庄地区发生乙型脑炎,值年干支丁酉,张锡纯弟子郭可明先生(时任河北卫生厅副厅长)据阳明司天,气克运为天刑,热征剧烈,用加味白虎汤治疗,大获疗效。1960年,北京也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值年干支为庚子,运气同化为天刑同天符,用加味白虎汤效果不著,当时专家组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蒲辅周教授分析病症和当时气候雨水多的特点按湿温,化湿清热,以重用苍术加白虎汤为治,治99例,全效皆愈。此后1961年广州也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中医学家据值年为辛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地处广州炎热多雨为特点,又结合石家庄、北京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的经验,自得津涯,按湿热论治,妙起沉疴。
五运六气肇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集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等涉及健康、疾病等灾害的经验知识,借助“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五五制会”的构架,以式盘结合论述的文体,托呈出突破天威难测的系统理论。它考量时序,候切逆顺;神机气立,含吐应节,不仅适其所至,靶位病机;顺天之道,其病可期;而且承借天地之气,增益人气。人类在与天地齐同进化过程中,其生长化收藏与四时八节同步,自然界中的光热、离子辐射等宇宙能量,是生命力、代谢力、免疫力等的祖蕴。五运六气就是有催助人们利用自然力的意义。五运六气医案疗效高的原因也在于此。
苏颖教授和她的团队,从事五运六气教学和研究多年,指登岱岳,成绩卓著,著有《中医运气学》《明清医家论温疫》《五运六气探微》。又创立有天象厅、示教馆、实践室、研究室为一体的“五运六气教学基地”,这是中医药首个天地生综合研究基地,倬为名山盛业,令人敬仰。我仅以此文聊为读者之一助,供诸大雅。
孟庆云
2017年4月6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