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若伤,百病由生
——李东垣的日常调摄养生观
1 大医智慧
安于淡薄,少思寡欲,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得丧既轻,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病安增剧?苟能持此,亦庶几于道,可谓得其真趣矣……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予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已。
——引自《脾胃论》
2 精彩解读
李东垣晚年自称东垣老人,是我国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是著名的医学家,也是养生学家。他对脾胃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诸方面,形成了个人独成一家的系统理论,故而后世称其为“补土派”。他在所著的《脾胃论》中提出如下观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即许多疾病的根源,都在于饮食不利,损伤脾胃之气,使之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来营养经脉,滋养脏腑和护身抗病。因此,避免脾胃损伤,是维护人体健康长寿的关键。
人身精气的转输升降,依赖于脾胃的升降来完成。脾胃的升降作用对人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如果脾胃的升降失常,将会出现多种病证。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即强调脾胃在人体调养中的重要性。因饮食水谷全靠脾胃的作用,才能转化为人体加以利用的营养物质。因此,人的饮食必须营养合理,饮食调和,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身体才能健壮。
“食助药力,药不妨食”,即食物与药物,应相互起到协调作用,必须要有合适的食物来滋养脾胃,才能使药物发挥疗效。否则若脾胃功能不好或伤及脾胃,即使最好的药物,也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用药时时顾及保护脾胃,治疗则处处兼顾脾胃。”
除此之外,李东垣关于日常生活诸方面的摄养方法也是围绕调脾胃和养元气这个原则而制订的,内容多而且很具体。
日常生活摄养方法
续表
综观李东垣先生的养生之道,完全建立在医学生理的基础上,从远嗜欲,节饮食,到适寒温及日常生活细节的调摄,都贯彻了重脾胃保元气这样一种医学思想,其方法既无气功导引的深奥,也无灵丹仙药的玄虚,而是实实在在为普通人所设,因而人人都可做到,其可贵之处也正在这里。他的理论学说诞生后,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王好古大量吸收东垣的药物学理论,重视其临床应用。罗天益则比较全面地吸收了东垣的脾胃学说,在脾胃内伤病纲目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经验的认识上,进一步丰富了东垣的脾胃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