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巢穴
另一种现在被认为不太可靠的理论是: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进化出了打破并吃掉恐龙蛋的能力,就如现代的猫鼬会破坏鸟类或爬行动物的蛋一样。整整一代恐龙就会因此在离开巢穴前灭绝。虽然这个理论看上去挺吸引人,但它经不起进一步的推敲。某些哺乳动物,甚至一些恐龙,确实可能是吃恐龙蛋的。比如窃蛋龙,它十分有力的下颌可以打破蛋壳。而在一窝原角龙的蛋旁边,也发现过一具迅猛龙的骨架。然而,现代的食卵动物从来没有真的毁灭过被吃的物种,因为这样便会使它们的食物断了来源。很难相信,白垩纪的哺乳动物会违反这样一条生存的基本法则。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没有人能肯定。证据清楚地表明,在白垩纪的末期,地球的气候发生了变化。两种灾难性的事件发生了——突然的小行星撞击(在墨西哥)和长期的火山活动。也许是上述3种事件的效果结合起来(在不同地区这3种因素的比例也不同)让恐龙无法继续生存的。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对恐龙灭绝所做出的解释都不是全面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大灭绝是如此神秘,一次完全灭绝或者长期逐渐减少都不是完全合理的。什么样的事件,或几个事件,能够对像暴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像爱德蒙顿龙这样的中型植食性恐龙和像恐爪龙这样的小型猎食者,造成同样的毁灭性打击?什么样的事件,能够使所有的恐龙绝种,却唯独留下鳄鱼,更奇怪的是,连两栖类也安然无恙?要知道,青蛙和蝾螈对环境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在酸性条件下根本无法繁殖。什么样的事件,杀光了像翼龙这样能够飞行的爬行动物,却放过了鸟类?什么样的事件,灭绝了无数水生动物,而海龟和珊瑚却得以幸免?也许,唯一的共同解释是:体型过大是致命的。不论在陆地上,空中还是海里,任何超过1米长或30千克重的生物,都成为了白垩纪大灭绝的牺牲品,只有极少数的例外。
当我们进行更多的工作,来解开这6500万年前的灭绝之谜时,需要谨记的是,如果这场灭绝没有发生,我们也就不会有机会来调查它了。正是由于恐龙的灭绝在生态系统中留下了大量空间,哺乳动物才有机会快速地进化。哺乳动物很快统治了陆地,占领了大海,控制了天空。终于,在大约400万年前,人类最早的祖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