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
- 许玉德 于绍峰 张德权
- 1672字
- 2021-03-23 11:22:12
前言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特点,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纵观世界各国铁路,高速铁路的发展已成为主流,自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之后,各国都陆续建设了数量可观的高速铁路。日本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600多千米,包括东海道新干线、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北陆新干线、九州新干线、秋田新干线、山行新干线;法国有6条高铁线,包括TGV东南线、大西洋线、北线、罗纳—阿尔卑斯线、地中海线、东线;德国也有多条高速铁路和城际快线。中国经过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提速改造,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至2014年12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超过16000km,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速铁路里程榜首。高速铁路具有高运量、高密度、高安全以及高舒适性等特点,有效缓解了中国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这些都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节约土地、能源以及安全性等比较优势,从而降低全社会的运输成本,并可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是行车关键设备,其养护维修是实现列车高速、高密度、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养修管理模式对于有效配置养修资源、提高养修效益至关重要。从建国之初效仿前苏联铁路管理建立了高度集中管理体制,演变到目前的“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基层站段”三级管理体制,其中基层站段管理内容和模式基本没有变化,而基层站段的管理模式与基础设施的养修工作最为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开展基层站段层面维修管理组织模式的研究。
本书总结了国外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养修管理体制,分析了中国铁路基础设施养修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基于现代管理学理论,结合高速铁路养修实际,介绍了上海高铁维修段“工务、电务、供电”三位一体的基层站段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和核心功能,经过沪杭、沪宁、宁杭高速铁路养护维修管理的实践,表明了“工务、电务、供电”三位一体的综合养修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介绍高速铁路的特点、基础设施的范畴以及综合维修的定义;第2章介绍国外基础设施维修模式的情况和中国铁路维修体制的变化和现状,总结了当前问题和发展趋势;第3章结合现代管理学的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维修管理要求,从现代管理学的规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这四个“管理职能”(POLC)出发,介绍铁路维修管理对应的内容;第4章介绍中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模式的探索,总结了“三位一体”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的特点,介绍上海高铁维修段的组建发展历程以及检查、计划、作业、验收“四个流程”的闭环管理机制;第5章介绍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模式的主要保障体系;第6章通过绩效评价,体现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模式的应用优势;第7章为基础设施维修案例。
本书主要编著人员为许玉德、于绍峰、张德权、张志远、陈睿颖,参加编著的还有刘兵、金立荣、王有能、张家海、夏齐林、段伟、张雨、肖剑虹、仲春艳、陶佳元等。其中,许玉德、陈睿颖、仲春艳负责第1章、第2章内容编写,于绍峰、陈睿颖负责第3章内容编写,张志远、陈睿颖、刘兵、金立荣负责第4章内容编写,王有能、张家海、夏齐林、张雨负责第5章内容编写,张德权负责第6章内容编写,许玉德、仲春艳、陶佳元、段伟、肖剑虹负责第7章内容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支持,特别是原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现兰州铁路局局长王峰,原上海铁路局副局长、现沿海铁路公司总经理陈勋,在“三位一体”的实践工作中,亲临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他们的指导和支持致以由衷的感谢。感谢原上海铁路局局长、现上海市闸北区区长安路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本书的完成与出版还要感谢上海铁路局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业务处相关领导的关心和帮助。
限于作者水平,加之时间仓促,本书错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5年1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