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6版)
- 胡品津 谢灿茂主编
- 606字
- 2020-08-28 23:31:27
6.2 功能性低热
功能性低热的临床特征是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约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经反复体检,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查,除体温升高外未见其他异常,长期观察,一般情况良好,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经抗感染、抗结核、抗风湿等治疗无效。
一、感染后低热
在其前往往有细菌、病毒、衣原体、原虫等感染,特别多见于病毒感染后。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的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
二、手术后低热
手术后可以有术后吸收热,一般在术后6~8小时开始发热,持续3~5天可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低热持续,而与手术相关的切口等均正常。
三、功能性低热
多见于青年女性,为一种原发性低热,日间温差不大(相差0.5℃左右),体温昼夜规律失常。晨间午前往往较下午晚间略高,体力活动体温可不升或有时反而下降。持续数月、数年,体温往往在偶然或患者不注意情况下自动下降。患者又常兼有多汗、手颤、皮肤划痕症、呼吸性不整脉、怕冷、心悸、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四、夏季低热
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
五、其 他
妊娠初期也可有低热现象。部分妇女月经前7~10天体温上升至37.5℃,月经来潮后体温降至正常。
功能性低热的诊断需根据较长时间的观察,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如肺外结核、甲亢、恶性肿瘤,在女性尤需注意卵巢癌,男性患者诊断功能性低热需慎重。
(童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