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感染性周期性发热疾病

一、波状热(布鲁菌病)
波状热的主要传染源是受感染的羊、牛与猪。文献报告约15%~22%病例具有典型的波状热型、每次发热期自6天至数周不等,一般有几个热波,可自行退热而进入缓解期,经数天至数周,热度又见回升。此种反复发生的周期性发热可迁延累月经年之久(参见第5.1节)。
二、局灶性细菌性感染
肾盂肾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血栓性静脉炎、胆囊炎等部位处受到细菌性感染,都可引起反复的发热或寒战发作,但间歇期并无规则。
一侧慢性腰痛伴有原因未明的间歇性发热,除慢性复发性肾盂肾炎之外,肾结核也须考虑。国内报告不典型肾结核,可仅以间歇性发热为临床的唯一表现。
对于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同类病原体引起的反复感染(如肺炎双球菌性肺炎),应考虑低(或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无能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可能。低(或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诊断方法主要是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定量,缺乏IgG或7S丙种球蛋白时,抗细菌、抗病毒的抗体也常缺乏,致反复发生感染。无能丙种球蛋白血症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不同,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有高于正常或正常量的丙种球蛋白,只是表现丙种球蛋白的功能有缺陷,免疫功能低下,对各种感染有极大的易感性,人工自动免疫试验无抗体形成(如接种伤寒菌苗后,肥达反应阴性)。本症可为特发性或继发性,常继发于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等。
三、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在败血症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例中,有时可出现间歇性发热,类似疟疾发作,如不注意详细检查,可致误诊(参见第1.1节)。
四、回归热
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引起人类发病者有虱传和蜱传回归热螺旋体,前者国内已罕见报道,后者散发于世界各地,我国以南疆及山西等地为主要发病地。本病特点为急起急退的高热,短期热退呈无热间歇,数日后又反复发作,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反复出现,并有全身肌肉酸痛、肝脾大。间歇期除感虚弱外,其他症状均减退或消失,血白细胞多增高,也可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多。发作次数频繁者贫血严重,可有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发热期采血涂片检出螺旋体可确诊。
回归热可分为流行性回归热与地方性回归热二型。前者以体虱为传染媒介,症状较重;后者由壁虱传播,症状较轻。
在流行性回归热多发的冬春季节及地区,如患者有寒战、高热、头痛、肌痛、鼻出血,并发现带虱或曾与此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须考虑此病的可能性,应作厚滴血片或血涂片镜检回归热螺旋体。
据国内报告;地方性回归热发病季节以4~8月为高,有严格的地区性,诊断地方性回归热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发病急骤.发热呈不规则的间歇型,初次发作持续时间为2~6天。以后发作仅持续数小时至一天。无热期长短不一,自1~14天,因而呈现不规则的周期性发热曲线。②症状较流行性回归热为轻。③患者无带虱现象,反之往往有被壁虱刺咬史。④血液及骨髓涂片中螺旋体数量虽稀少难找,但在无热期也可找到;动物接种易于成功。⑤青霉素治疗无效,胂剂一次疗法大都复发。
有报道:女,17岁,新疆人,周期性发热3个月,每周发热1~3次,午后发热,体温达40℃,中度贫血,血涂片检出回归热螺旋体,青霉素治疗14天,未再发热。
回归热须与钩端螺旋体病、流感、斑疹伤寒、疟疾、波状热等相区别。可依靠流行病学史、临床动态观察、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一般困难不大。
五、鼠咬热
鼠咬热罕见。引起鼠咬热的病原体已证实有两种:一为小螺旋体,一为念珠状链杆菌。国内报告的病例大都由前者引起。由后者引起的仅属个别病例。
诊断鼠咬热首先须注意鼠咬史。由小螺旋体引起的鼠咬热有以下临床特征:潜伏期5~21天。患者通常以寒战、高热急骤发病,全身症状较重。最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是在鼠咬部位发生热、肿、痛,呈紫黑色,可形成水疱、组织坏死或硬性下疳样溃疡,上覆以黑色痂皮,并有局部淋巴结炎。发热持续数天而骤退,但经数天后又再发,呈回归热型、发热期间鼠咬伤部位炎症加剧,患者可发生皮疹,抽血作暗视野荧光检查,可发现活动迅速的小螺旋体,在皮肤损害处采取分泌物或肿胀的局部淋巴结穿刺检查,更易获得阳性结果。胂剂或青霉素治疗有效。
由念珠状链杆菌引起的鼠咬热,症状基本与上述相似,但潜伏期较短,仅1~5天,咬伤处炎症反应不显著,胂剂疗法不理想,但青霉素治疗有良效。可将患者血液作培养或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内而确定诊断。
鼠咬热须与疟疾、回归热、斑疹伤寒及败血症等相鉴别,主要根据鼠咬史与病原学检查。
六、间日疟
凡在夏、秋季节,患者有周期性发冷、发热、盛汗,呈隔日发作兼有脾大与贫血,须考虑间日疟的可能性。如患者在疟区居留或最近曾到过疟区,间日疟的临床诊断大致可以成立。血涂片发现间日疟原虫是确诊的可靠依据。
在各种疟疾中,间日疟较为多见。分布也较广。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输血疟疾则较短(7~10天)。
患者以突然寒战急骤发病,颜面苍白,虽盖厚被仍未能止冷。发冷持续约1/2~2小时,继而体温迅速上升,高热往往达40~41℃。此时患者颜面转为潮红、头痛、口渴,有时谵妄;皮肤干热,脉快。发病5~7小时后开始大量出汗,持续约2~3小时衣摆尽湿,体温恢复正常或降至常温以下。整个发作过程持续6~10小时,单纯感染者每隔48小时周期发作一次。发作多在中午至下午,经数次发作后,脾脏可触及,并出现继发性贫血。有的病例出现唇疱疹,对诊断有一定意义,因唇疱疹少见于其他类型疟疾。
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诊断较易,但二重感染者、混合感染者(常见是间日疟合并恶性疟)以及曾接受不规则抗疟治疗者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急性发热疾病。此时作厚滴血片或血涂片镜检疟原虫是确定诊断的最简捷方法。如厚滴血片阴性,必要时可作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口服氯喹作诊断性治疗可用于高度疑似的病例。
七、三日疟
三日疟比较少见,大多为散发性。病初发热不高,呈不规则型、弛张型热,3~5天后较为典型发作,症状与间日疟相似。有发冷、发热及出汗阶段,但每隔72小时发作一次,且多在午后发作。单纯感染者发作周期经常不变。发作数次后出现脾大与贫血。
三日疟的临床诊断可根据典型的周期性发作、脾大与继发性贫血。二重感染者可每发作二天间歇一天,三重感染者可每天发作,因而必须注意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相鉴别。血涂片镜检发现三日疟原虫是诊断的最可靠依据。
八、蛋形疟
蛋形疟是最少见的疟疾,流行季节为4~7月和10~12月。蛋形疟的发作周期与间日疟同,也为48小时,但其发作常在黄昏或晚间。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症者可无明显症状,重症者发热可达41℃或以上,并可持续十余小时之久,甚至发生谵语。此病在治愈后不易复发。确诊须依靠从血液中检出蛋形疟原虫。
九、黑热病
有些黑热病患者的早期症状与波状热相似,体温曲线呈波状起伏,并有大量出汗,脾大与白细胞减少。这种情况甚至使人不会想到黑热病。偶尔早期患者的血清可凝集布鲁菌,但滴度不超过1∶160。另一方面,有时早期黑热病的症状可酷似间日疟,但血片镜检疟原虫始终阴性,抗疟治疗无效。
黑热病的诊断须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与骨髓穿刺检查。
十、丝虫病
丝虫病患者发作丝虫热时,通常在剧烈运动或疲劳之后,突以畏寒或寒战而起病。继而体温急骤上升,可达40℃,伴淋巴管(结)炎,持续1~3天而消退,但也可持续达一周之久。往往每隔2~4周或数月发作一次。
十一、战壕热(五日热)
战壕热可以每隔五天出现寒热发作为特征,并有皮疹,腰、腿肌痛与胫骨痛,病程长短不一。此病是一种立克次体感染,传染媒介为体虱,国内未发现。
十二、其 他
偶见有钩虫病致周期性发热3个月,间歇3~4天发热1次,持续3~4小时自退,患者有嗜酸细胞增多,贫血,大便隐血弱阳性,粪找虫卵阴性。胃镜发现十二指肠降部数条钩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