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陈寿《三国志》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陈寿的《三国志》,由《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和《蜀书》十五卷三部分组成,共六十五卷。有时也以《魏志》、《吴志》和《蜀志》命名,但《志》在《汉书》中是讲典章制度的,为了避免误解,还是以《魏书》、《吴书》与《蜀书》定名为好。中华书局点校本就采用此名称。

《三国志》的三个部分,《魏书》讲汉末董卓之乱以后到曹魏建国和灭亡的历史,《蜀书》讲刘备建立蜀国和刘禅统治蜀国以至灭亡的历史,《吴书》讲江南孙氏父子建立吴国直至为西晋所灭亡的历史。从三书的卷数来说,显然《蜀书》最少;若从书的分量着眼,《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蜀书》仅占全书的六分之一,是三书中分量最少和内容最贫乏者。例如以考察三国时期的兵制、田制和税制等来说,魏、吴二国多少可以寻绎其发展脉络,而蜀国则往往空缺不明。

由《魏书》、《吴书》与《蜀书》组成的《三国志》,最初曾是各自为书的,即并未将三书合于一体。故《三国志》最早的刻印本,即印于北宋咸平六年(1003)的国子监刻本,虽然已将三书合刻在一起,但还是保存了三书分别发刻的痕迹。因此,此刻本将《吴志》(即《吴书》)分上下两帙,书首刻有《吴志》的牒文,后来绍兴年间重刻此本时,也保留了一页咸平年间国子监刻《蜀志》(即《蜀书》)的牒文。这表明北宋咸平年间的刻印本,虽已合三书于一体刻印,但三书还是分别发刻的。(中华书局《三国志》点校本《出版说明》)自此以后的诸多刻本,都是合三书于一体的《三国志》。

陈寿《三国志》的最大特点,是引文精练,叙事简约,史实准确,取材严谨,不失为一部好史书。正因为有这样的特点,故此书刚刚问世,就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颇大反响,纷纷予以肯定。《晋书·陈寿传》说:“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还说:当时有个叫夏侯湛的人,也写了一部《魏书》,当时看到陈寿《三国志》中的《魏书》以后,“便坏己书而罢”,即销毁自己的稿子,显然是觉得自愧不如陈寿的《魏书》。当时的高官张华,对陈寿的《三国志》也“深善之”,并且对他说:“当以《晋书》相付耳。”意即要把撰写《晋书》的任务交给他。据《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传》所载,当时赞许陈寿《三国志》的大官,除张华之外,还有中书监荀勗,他们认为陈寿的《三国志》,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不能方也”,即无法与《三国志》相比。此话虽然有些过誉,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名流对此书的高度评价。这大约是后人把《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及成书于《三国志》之后的范晔《后汉书》并列而称之为“四史”,长期受到人们普遍赞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