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大傳説堯典謂之唐傳

大傳堯典,謂之唐傳,則伏生不以是爲虞書

按】説文引「五品不愻」,亦曰唐書。其時舜典合於堯典内。

【三箋程易田云】案説文堯典八條、舜典十一條、皋陶謨一條、益稷十三條,只一條作尚書,一條作周書,轉寫誤也。餘三十條,並作虞書。然則「五品不愻」一條作唐書者,孤證也,不可援之以爲論説。

集證】引顧寧人日知録曰:「古時有堯典,無舜典,有夏書,無虞書孟子引『放勳乃殂落』,謂之堯典,則之别爲舜典者非矣。左傳八年引『皋陶邁種德』,二十四年引『地平天成』,二十七年引『賦納以言』,七年引『戒之用休』,五年引『成允成功』,二十一年、二十三年兩引『念兹在兹』,二十六年引『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六年引『允出兹在兹』,十八年引『官占惟先蔽志』〔一〕國語周内史過引『衆非元后,何戴?后非衆,罔與守邦』,皆謂之夏書,則後之目爲虞書者贅矣。」

元圻案】大傳九共以下,題曰虞傳,此舜典合於堯典之一證,日知録之説辯矣。然孔穎達書正義曰:「八年左傳夏書曰『皋陶邁種德』云云,皆在大禹謨皋陶謨。當云虞書而云夏書者,以事關,故引爲夏書。若洪範以爲周書,以箕子人所陳,而傳引之即曰商書也。」今據此以洪範商書可乎?況大傳放勳以下題曰唐傳九共以下别題曰虞傳禹貢以下别題曰夏傳,其總題則俱曰虞夏傳馬季長鄭康成王子雍别録題皆作虞書相傳,未可輕議。

〔一〕「十八」,原作「十六」,據四庫日知録卷二古文尚書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