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教研室 喻立森 华长慧
- 5715字
- 2020-06-24 16:31:18
第三节 发展与重建的方法论问题
余英时先生曾明确有言:“我们所看到的中国问题乃是一个‘全面的社会重建’的问题,而社会重建同时也还是文化问题。”(1)那么,怎么建、如何建便成为学界思忖之焦点。中国文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后一度热闹,此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立体。我们应在多元互观的视角下反观自身并积极寻求发展路径,去寻求中国文化未来发展与重建的方向与方法。
一、中国文化研究的方法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文化研究”一词频频出现在艺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甚至科学技术学科的各种学术(和非学术)门类中,成为中国当代学术研究的“关键词”。文化研究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由于研究者选取研究的角度、方法的不同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别,所以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也不尽相同。研究文化方法的目的,最终是要解决所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此,提供三种文化研究的常用方法作为参考,并结合特定文化问题来梳理方法的结构。
1.历史研究法
它是文化研究方法中最经典的一种,按照社会、文化、历史的背景去面对文化发展。比如,中国模式的研究,可从历史上主要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及其缺陷得出中国模式的合理性,从“中国模式”历史沿革的视角追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出当前“中国模式”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逻辑过程。研究者遵循历史的顺序,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线索,以理论思维的形式,分析各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基本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及其完善和创新的问题展开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材料的筛选、梳理和分析,使文化发展模式理论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2.系统分析法
文化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其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发现其生长逻辑和规律,得出结论。通过查阅文献、系统收集资料,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得出相对而言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结论。
3.综合比较分析法
中国文化发展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和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的综合比较分析方法,从中发掘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比如,通过对一些国家文化发展模式的考察,比较中外文化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情况,借鉴国外文化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归纳出既符合中国实际,又符合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发展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中国文化研究的方法只是研究的某些侧面展开,还有更多的方式方法,如文献调查法、行为研究法、概念分析法等,需由读者用心去实践。
二、多元互观的方法论视角
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文化需要积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借鉴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其他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而要在全球化处境中识别中国文化之身份,需要一种多元互观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文化。
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曾经说过: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2)
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各种文化都可以获得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这是多元互观视角的一个立足点。
然而,经济全球化一方面造成了民族生活方式的同质化,使不同的民族都向市场经济看齐;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民族利益的异质化,使不同民族利益上的对立更加直接。这是多元互观视角的另一立足点。奈斯比特说:
我们的生活方式越趋同一,我们对更深层的价值观,即宗教、语言、艺术和文学的追求也就越执着。在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的情况下,我们将愈加珍视从内部衍生出来的传统的东西。(3)
以下几点可作为多元互观视野的基本方式之一:
(1)纵向互观。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考察,以世界历史为参照,考察中国文化面对的社会现象。
在这个过程当中,文化就如同是一种遗传基因一代一代地被保留下来,供后来人继承发展,后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新的文化创造活动。但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的遗传并不是被原封不动地从一个历史阶段搬移到另一个历史阶段,而是经过历史的过滤器,提炼出有益的成分。这是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前人的文化成果是后来文化发展的基础。
(2)横向互观。以各国文化为参照,考察中国文化面对的现象。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庞大系统,文化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化系统的形成发展并非独一无二,而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中不同地域文化、种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结果。任何文化的健康发展都是一个兼容、吸收的过程,某一地域、种族的要素并不能供给其文化发展所需的一切养分,只有在与其他文化的“冲突”“吸收”的过程中才能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使文化更长久地发展下去。
(3)纵横交叉。在全球化视野中,从历时态和共时态双重视角考察中国文化,同时关注全球各国的国情及其文化共性,并由此理解文化差异产生的缘由。
(4)反观自身。以本民族文化作为观照对象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再审视、再思考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文化行为主体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反省与总结,不断调整文化观念与文化行为方式,才能做到既清楚明白本民族文化的特征与特点,又能准确识别其他文化的实质,这是文化选择的重要基础。
三、文化统合的相互关系
现代化建设的多元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借助文化的多样发展,又能使现代化进程不断创新、充满活力。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明对话和思想撞击,以及差异性社会的文化张力中实现的。在多元互观视角下秉承纵向、横向、纵横交叉的方式和反观自身的独特视角,要正确对待古代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与个人、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与重建中,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使古今中外所有优秀文化资源都能为我所用。
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与重建的过程中,文化统合也有着多个方面的切入点。
1.中国与西方的文化统合
无论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建构了一整套价值体系,逐渐形成一种全民族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西方文化则由古希腊文化发展而来,将价值取向统一于理性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注重从已知中探索未知,强调独立思考,善于怀疑,勇于创新。文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是导致近代东西方争论的原因,并贯穿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争论涉及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样的文化更适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深入,面对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中国坚持在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为了让世界发现中国、认识中国,中国对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地进行改变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针对当前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4)
2.古代与现代的文化统合
古代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新命”的力量。古代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时代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以通常的看法来说,“传统”,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层面相应于“古代”、相对于“现代”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在空间层面相应于“本土”,相对于“外来”的概念。按照这样的理解,中国思想的传统,就被限定在中国的古代。果真如此,至少在时间层面,我们就被置身“传统之外”,只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面对“传统”。(5)
中国文化的发展与重建基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中国文化本身蕴含发展的动力因素。比如儒家文化中的责任意识、群体取向、同情等理念,他们与西方文化中的工具理性、自由意识、个人启蒙等价值一样,都具有普遍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创建具有历史性意义。习近平说: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6)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的诠释,被注入科学、民主的内涵,并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经过创造性的革新,中国传统文化一定可以在未来获得新生和发展。
3.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统合
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统合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胡锦涛曾明确指出:
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7)
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其中锲而不舍的顽强奋斗精神、倡学重教的求知精神、重俭黜奢的勤勉精神、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文化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积淀了丰厚的底蕴,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重构,赋予现代精神,把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发挥出来。
把中国文化的发展置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要主动融入世界文化大潮,更重要的是突出文化上的创新。文化全球化所导致的文化竞争的加剧,使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所在。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程度,主要看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如果失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中国文化将难以在文化全球化的竞争中取胜并走向世界。
4.国家与个人的文化统合
1922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相当贴切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和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再“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最后“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8)
“全人格的觉醒”,标示着人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更新。全球化打破了传统国家和个人的利益紧紧相扣的局面,沿着对内、对外的两条维度上,同时分化了国家和个人,从而产生了新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价值认同、利益认同、情感认同的新困境。
一般来说,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犹如“鱼水”一样相依相靠,互为一体,因此,个体常常将自己的国家比作“母亲”,这暗示着个体对自己的国家有着程度非常高的情感认同。但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个体长期远离自己的祖国,在国外生存和发展。因此,个体跟祖国的那种天然的情感纽带可能被中断或者疏离,这成为情感认同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国家对远离于本土生活的国民产生的影响甚微,使得“日久生情”式的情感认同方式难以实现,这也成为情感认同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全球化浪潮下,亟需建构一种新的国家——个人关系,即开放、认同、互信与合作。
第一,培养人具有开放的精神。相对于传统中国封闭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被现代市场经济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共同体当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人们之间的生活因价值、态度、习惯、信仰等文化要素发生碰撞,人们逐步开始学会彼此尊重和接受其他文化,从而带来文化的融合。
第二,塑造人的政治参与感、认同感。一方面,现代国家能够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对社会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利用社会提供的机会来改变个人命运。另一方面,现代国家的维持与运转需要公民形成一致的认可,认可国家的各种机构和制度的权威性。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曾指出:
政治现代化最关键的一个方面是,它涉及权威合理化,并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等等五花八门的政治权威。(9)
第三,创造更多的社会信任。信任是维持现代社会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社会缺少信任,任何交往都很难进行,或者至少会增加交往的成本。从经济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福利以及它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遍的文化特性,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10)从政治的角度看,信任是现代政府建立的基本前提。当信任缺失的时候,要么社会运转无法进行,要么增加成本。
第四,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与人高度关联的社会,因此,人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
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功能,社会就不可能存在。……进一步讲,劳动分工在社会当中产生了团结,而这种团结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社会整合。(11)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具有现代人格的人,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美国社会学家亚历克斯·英格尔斯曾说:
我们并不怀疑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否认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重要性。我们要坚决否定的,只是那种忽略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人,不去关心和探讨他们的心理是否能与现代的经济发展节奏相吻合的研究观点。(12)
(1)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七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4-236.
(2)[英]伯特兰·罗素.罗素自选文集[M].戴玉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9.
(3)[美]约翰·奈斯比特,[美]帕特里夏·阿伯迪妮.2000年大趋势[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141.
(4)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5)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程教研组.中国思想文化概论(2010年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序页5-6.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56.
(8)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三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9:43-45.
(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9:32.
(10)[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8.
(1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24-27.
(12)[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