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教研室 喻立森 华长慧
- 8880字
- 2020-06-24 16:31:18
第二节 翻天覆地的社会文化
……
多少年代,多少中国人民
在长长的黑暗的夜晚一样的苦难里
梦想着你,
在涂满了血的荆棘的路上
寻找着你,
在监狱中或者在战场上
为你献出他们的生命的时候
呼喊着你,
多少年代,多少内外的敌人
用最恶毒的女巫的话语
诅咒着你,
用最顽强的岩石一样的力量
压制着你,
在你开始成形的时候
又用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
来企图虐杀你。
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
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
生长,壮大,成熟,
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1)
这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激荡高昂的诗篇,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对时代的歌颂和咏叹。的确,1949年是中国新旧两个世界的分水岭,一个全新的国度,向全世界展开了它的风貌。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在国庆庆祝大会上说道:
国内外的人民都看到:经过了这一年,中国已经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经历了更重要的变化;旧面貌的中国正在迅速地消失,新的人民的中国已经确定地生长起来了。(2)
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性质、制度、阶层、风气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急速而深刻的变化。当然,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事件”始终是中心线索,“描述”和“描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使“社会文化”成为可触摸的、可接近的。然而要对一个时代作完整的描摹又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这其中所包含的主题之广、内容之复杂,如同一首交响乐,有婉转柔和处,亦有慷慨激昂时。因此,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变革,我们在这里仅从几处片段来感受、来思考。
1.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变革的主要表现
首先,铲除毒瘤。新中国刚成立时,时局并未稳定,许多旧社会遗留下来尚未铲除的毒瘤依旧猖獗。为此,国家决定进行清理,“扫清屋子做主人”。
如果从1949年11月21日北京清理“八大胡同”算起,到1958年中国宣布对妓女改造结束,前后用了8年,时间不可谓不长。但和千年娼妓史相比,这却只能算“弹指一挥间”。……
“弃娼为良,自食其力,成为劳动者,服务新中国”,这是中国改造妓女的指导思想。(3)
为了进一步廓清社会风气,在禁娼的同时,禁毒运动也开始进行。根据上海师范大学专门研究毒品问题的苏志良教授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的吸食者仍有2000万。以当时总人口5亿计,平均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瘾君子。”(4)可见当时形势之棘手。
据当时的资料显示,从1950年开始,3年时间,产烟区千百万烟农改种了粮食。此后的土改、“三反”“五反”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地禁毒工作仍常抓不懈。到1958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已是一个“无毒国”。……
中国的无毒,从那时起,一直保持了几十年。(5)
正如《人民记忆50年》这本书中所写,“一切带着旧时代气息的游魂——有产阶级家庭的食利子弟、城市阿飞、妓女和二流子,一切旧中国腐朽生活方式的余孽,正在丧失着自己的家园。同时,一种代表新时代社会精神的崇高原则建立起来了。”(6)
其次,扫除文盲。新中国成立初,为改变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70%左右的情况,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有组织地开展识字运动。1956年《教育部党组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请示》中提到:
根据城市、乡村的不同情况,提出如下规划:七年内基本上扫除全国文盲,即总共扫除二万二千万文盲,占文盲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一。在机关厂矿企业中,要求两三年内扫除文盲(机关干部中的文盲到一九五七年全部扫除;职工中的文盲到一九五八年扫除五百八十五万人,占职工文盲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三);市民中的文盲,到一九六二年扫除一千四百一十万人,占市民文盲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三;农民中的文盲,到一九六二年扫除二亿人,约占农民文盲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在工作基础较好的机关、工厂、矿山和较早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地区,还应该早些扫除文盲。(7)
画家汤文选曾被派往武汉郊县黄陂的一个农村当过一期冬学教员,教农民识字。农民学文化的热情也很高,有些小脚老太也来学习。他于1954年创作了一幅名为《婆媳上冬学》的画作,画面上表现的是婆媳二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相互搀扶着赶去学文化,这可以算是当时扫盲运动的艺术再现了。
再次,开展卫生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很难讲究卫生,致使“国家的卫生状况极端恶劣,病媒虫兽严重为害,疾病丛生,疫疠横行”(8)。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和文明生活水平,国家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在黄新原所著的《真情如歌:五十年代的中国往事》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当时居民早上5点半开始出门清扫,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直到一尘不染。用石灰杀菌、粉墙、垫厕所、抹门、抹大梁;把污水沟改挖成水渠,把厕所的掏粪口用木板盖住,以杜绝蚊子、苍蝇、蛆蛹孳生。同时各地引导群众搞好水源卫生防护,饮水消毒,改良和新建水井。(9)
爱国卫生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除四害”。1956年《人民日报》刊发了以“除四害”为题的文章,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群众性的除四害运动,在今后的七年内,就是从现在到1962年的期间基本上把四害除尽”。(10)
“全民性的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正在全国各地迅速深入地发展,并已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月19日,据25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消灭老鼠麻雀共计三亿多只,消灭蚊蝇二十四万六千多斤和四百五十四万多盒,挖蝇蛹三百三十九万二千多斤,清除了数以千万吨计的垃圾,改善了城乡卫生状况。(11)
这样的一场全国性的运动改变了落后的卫生状况,从前那种“人畜同居”“人无厕所猪无圈”“下雨洗脸,过河洗脚”的景象就此消失了。这些举措为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同旧社会相比,新中国成立后整个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变革的出发点是积极的、进步的、有益的,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时代局限性。
2.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变革的特征
首先,浓郁的政治色彩。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变革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推动,因而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力量主要是指国家行政力量。”(12)国家行政力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社会变革基本依靠行政力量保障实施。上述扫盲运动,中央就下发过很多指示和决定,如《中共中央关于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中共中央批转华北扫盲委员会关于华北扫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请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等;又如爱国卫生运动,除了下发指示和决定以外,中央还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部署,如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对爱国卫生运动的讨论等。这些都显现出依靠政治力量推进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
其次,大规模的全民性。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强烈,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收到近两万封群众来信,其中有反映问题、提意见的,也有向政府致谢、表达敬意的,这显示了普通民众对国家事务的巨大热情。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人们同样积极参与,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除四害”运动中广大群众的投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的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创造精神、责任意识和对社会的贡献,赢得了社会尊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不断增强的同质性。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自然、地理以及文化因素影响,各地区之间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各具特色,社会生活异质性特征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区间的社会生活方式表现出趋同倾向。由于衣食等必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消费资料被纳入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进行统一定量分配,所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渐趋一致,文化观念上因价值取向、观念、政治等复杂的社会因素也发生相应的趋同,因此,整个社会变革呈现出同质性增强的特征。
二、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
社会文化这一说法并不陌生,我们处处都可以听到,但事实上它却是一个新型的知识系统,没有很长的历史,其领域因跨学科而难以清晰界定,因此发展并不成熟。有关社会文化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甚至鲜有人加以定论,因而这部分我们将通过社会文化的表征及实质来认识中国现代的社会文化。
1.社会与文化
首先,社会与文化的关系探求。“社会”也好,“文化”也罢,原本就是两个大而宽泛的词,各自包囊的涵义尚且无一定论,更谈何“社会文化”这一需要结合二者的概念呢?很多学者或是从社会学的领域中探讨文化,或是在文化学的视域下研究社会,虽说这些探寻无法全部企及,但已是摸索“社会文化”的发轫之始,因此无疑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其一,社会是构造文化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由生物、地理以及社会三因素所模塑出来的。但这三者中,社会因素最为重要。每一个社会都必须要面对生产食物、家庭生活、政治和经济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问题。文化代表着一群互动中的人对上述问题的应对和处理方法。(13)
其二,文化也规定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文化已范定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所不能看到的、听到的界限。所以不能被我们文化所标定的,是我们不能想象的范畴,就算让我们看到、听到,我们也不会知道或认识它。(14)
文化限制了我们对于社会、对于世界的认识。“不论在哪个社会,美丑、对错、好坏的定义都取决于文化。”(15)文化是人们行为处事的依据,让人们知道在特定的状况下该怎么行事,也就是说,文化赋予社会行为以各种意义。
其三,社会与文化相互依存。在吴鹏森的《现代社会学》中有这样一段话,很好地将社会与文化的关系加以描述:
文化与社会这两个概念似乎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两个独特的部分,但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与文化是不可分离地存在着的,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文化便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没有文化。它们都起源于人类的劳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16)
社会和文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正如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
一切历史现象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同样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17)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很少用“文化”这一概念,而是用观念、意识形态等概念,但他们所用的概念正是文化中主要的深层东西。
其次,正确认识社会文化。
其一,不同社会,不同文化。文化是多元的,不同的社会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是不同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F·本尼迪克特(Ruth Fulton Benedict)在《文化模式》一书中就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人类社会都在它的文化风俗中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一种文化几乎不承认金钱的价值,而另一种文化则在每一个行为领域中都把这种价值当做最基本的东西。(18)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文化只存在于某些社会,而另外一些文化则繁荣于其他社会。
其二,同一社会,多种文化。文化的多元又意味着同一个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
并不是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有完全一致的文化;地域性的文化差异相当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的地方性方言,就不知道有多少。(19)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在理解社会文化时,一方面要有“整全”的意识,因为“就文化形态而言,社会文化可以有物质的存在形态,也可以有精神的存在形态,它不是社会生活的某一个部分,而是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另一方面要持有“相对”的立场,即:相对而言,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或在社会中传播最广、并且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才能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
2.中国现代的社会文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刚刚开始在全国范围执政,面对一堆棘手的问题:国民经济亟待恢复,社会及组织机制支离破碎,公共秩序混乱,国民党残余武装势力仍然存在。面对这样复杂的社会局面,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多种社会整治,成功地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也相应地建立起了体现这种变化的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新兴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它符合并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
这种社会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历史的选择,是经历了诸多选择和尝试均遭失败后借鉴俄国革命经验,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具体实践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历史必然。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源头,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得以创新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这种社会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它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而又为人民大众服务,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文化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所拥有。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题中之意和根本方向。
这种社会文化是大众的文化。人民大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毛泽东认为人民大众是文化的最终源泉,文化源于大众。这实际上强调了这种社会文化的民主内涵,使社会文化回归到了人民的怀抱。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
这种社会文化是继承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的文化。毋庸讳言,多元兼容乃是社会文化繁荣和创新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新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紧密相连。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21)
这种社会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准确把握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战后国际共运的演变规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社会文化的实质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将社会实践作为起点,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一种已经“结构好了”或“正在建构中”的持续交互过程,他以“生活实践”作为这个过程的中介。正如有的学者概括:
社会实践包含了研究社会建构所需要考察的重复性的社会活动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在时空中被例行化,它的过程塑造了构建社会的各种模式。(22)
马克思所奠定的社会本体论观念,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已强调了实践哲学的思路:人类通过自身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改变着自然界的既定状态,并在这个基础上组织、调适、控制、变革和发展自己的社会生活,从而创造出一个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体现着人的内在目的和价值追求的、不断发展着的“感性世界”。
社会文化实际上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相互交流、彼此沟通,从而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共同理解、共同信仰、共同价值观念,因此,社会文化从实质上讲是内含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并通过社会交往而被社会化和客观化了的普遍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根据不同时期建设的需要制定了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社会文化也在完成不同的任务中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在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中平衡社会心理,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掀起爱国主义运动的高潮,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力开展工业建设、加快现代化进程中倡导集体主义,树立了社会主义理想。因此,新中国所表现出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以集体主义为核心道德观,以及平等、互助、合作等的社会文化是在探索适合中国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中孕育而成的。从对新中国社会文化实质的分析中能够感受到以下几点特性:
一是阶级性。确保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及以此作为思想武器对与社会主义不相适应的各种思想进行的过滤、批判和改造,凸显出新中国社会文化的阶级性。
二是人民性。从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来看,不论是为人民服务还是文化大众化,都彰显了人民性的特征。人民是一切事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注重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系统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执政党不仅指出了“是什么”“怎么样”,而且还强调了“怎么做”。这些探索是全面的,也是系统的。相应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新中国社会文化同样具备了系统性这一特征。
四是继承创新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都独立自主地坚持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样的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在同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批判性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其独一无二性是毋庸置疑的。
五是开放性。新中国的社会文化不是封闭的,它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实践中不断更新的开放性文化,是对各种优秀文化的吸纳融汇,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充实的文化。
三、社会文化的巨大影响
文化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述,正如亨廷顿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引用了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说的一句话:“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是文化,而不是政治。”(23)而作为广义文化其中之一的社会文化,自然也会对一时代产生极大的影响。
1.社会文化对上层建筑的影响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思想观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复杂体系。(24)
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主要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对于上层建筑的形成与演变却也发生着直接的影响。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本质上属于思想关系的范畴,它必须通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观念意识才能形成,因而可以说社会文化会直接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政治的建立就有赖于民主法制的社会文化的形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便把广大劳动人民即工农群体确立为国家的主人,把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人民群众的利益导向贯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实践。通过这些实践,广大人民的民主意识开始萌发,进而逐步形成了注重民主的社会文化,这样的社会文化又不断地促进民主政治、民主法制思想的确立和更新。
2.社会文化对社会整合的影响
许多社会学家都采用塔尔科特·帕森斯对文化的看法:文化为维护社会整合的主要工具。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理想、信仰对社会的稳定与整合有着重要作用。理想与信仰是一国国民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得以凝聚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一个民族或个人丧失了理想和追求,丧失了精神支柱,就会出现颓废、涣散、不安和动乱,会对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社会文化在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上,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调整、协调社会中不同思想文化因素的矛盾、冲突和纠葛,人民普遍形成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以抗美援朝时期为例,国家号召各级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全国文化、教育、救济、宗教各方面人员,“本爱国精神、同心协力,为彻底实现……肃清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文化侵略影响而奋斗”。(25)这样一来,爱国主义精神很快便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这之中凝结而成的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社会文化,这对于新中国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社会文化对人自身素养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教育水平、传统思维方式、传统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对该国国民的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其科学文化水平、思维方式、思想观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积累与发展,人们的自身素养也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相当重视人民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在“普及与提高正确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的指引下开展扫盲运动,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文字进行交流来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另一方面相继建立起俱乐部、电影院、文化宫、图书馆、文化站,设立各种戏曲、音乐、舞蹈协会团体。这样的一些社会文化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生活水平。
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总的来说就是社会文化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反过来社会文化本身也成为了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其中的一种力量,影响着我们的活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文化亦是如此。无论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哪些功绩、经验、遗憾或是教训,在今天都是我们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一份难得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1)朱丹枫,梁平.中国红:中国新诗90年红色经典[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45-46.
(2)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1.
(3)黄新原.真情如歌:五十年代的中国往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0.
(4)黄新原.真情如歌:五十年代的中国往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7.
(5)黄新原.真情如歌:五十年代的中国往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22-23.
(6)宋强,乔边,等.人民记忆50年[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94.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关于扫除文盲工作文献选载[J].党的文献,2012(5)13.
(8)健康报编辑部.十年来卫生事业的辉煌成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8.
(9)黄新原.真情如歌:五十年代的中国往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5.
(10)赵胜、苏智良.新中国的“除四害”运动[J].当代中国研究,2011(5):28-29.
(11)除四害战斗迅速扩展成千成万单位做到四无,迟缓地区正在迎头赶上[N].人民日报,1958-02-19.
(12)李立志.1949—1956年中国社会风习的演变及其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1(1):61.
(13)蔡文辉.社会学[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96.
(14)叶永文.社会学[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87.
(15)Margaret L.Andersen,Howard F.Taylor.社会学[M].黄仪娟,齐力,译.台北:新加坡商圣智学习亚洲私人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2013:22.
(16)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87.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
(18)[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6.
(19)蔡文辉.社会学[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87.
(20)阎孟伟.社会文化的实践哲学诠释及其意义[J].学术研究,2013(1):7.
(2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
(22)隋秀英.吉登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2.
(23)[美]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8.
(24)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80.
(2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199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