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教研室 喻立森 华长慧
- 1479字
- 2020-06-24 16:31:17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文化学家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从幅员、种族、年祀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文化的特征:
就今日中国言之,其第一特殊之现象,即幅员之广袤,世无其匹也。第二则种族之复杂,至可惊异也。……其族之最大者,世称汉族。稽之史策,其血统之混杂,决非一单纯种族。数千年来,其所吸收同化之异族,无虑百数。第三则年祀之久远,相承勿替也。世界开化最早之国,曰巴比伦、曰埃及、曰印度、曰中国。比而观之,中国独寿。(1)
中国文化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经过不断演化、发展而成,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钱穆在《中华民族之本质》中论述了关于中国文化的特征:
民族创造了文化,但民族亦由文化而融成。世界上曾有许多优秀民族,创造出许多各自神异的文化。但此等民族,有的忽然中途夭折,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仅供历史上继起民族之追慕效法,袭取利用。远者如巴比仑、埃及,近者如希腊、罗马,皆是。这因他们仅完成了第一步骤,即“由民族来创造文化”,而没有完成第二步骤,即“由文化来融凝民族”。世界上亦有某等民族,他们不仅能创造出一套优秀文化,而他们所创造的那一套文化,又能回头来融凝此民族,使此民族逐步绵延扩展,日久日大,以立于不败之地。这便是我中华民族之特质,亦即是我中华文化之特征。(2)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是经过了上千年的积累和沉淀而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化永恒价值的特征。
2014年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现代大学作为人类传播、创造、发展知识的文化高地,肩负着传承、创新文化的崇高使命。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其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在大学生成长和成才基础之上的经典文化的传承,才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真正体现。
因此,在高校开展经典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大学生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和创造中国经典文化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本章将从汉字文化、儒学文化和民俗文化三种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古代的中国及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汉字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基因,也正是由于汉字的传承使用,才使得中华文化延绵不绝,传承至今。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居于文化的主流地位,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模式和思维方式。民俗文化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更是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儒学文化是中华文化之魂,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关于生活的智慧。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M].长沙:岳麓书社,2009:2-6.
(2)钱穆.民族与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