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曹妃甸改革开放40年
- 政协唐山市曹妃甸区委员会
- 3611字
- 2020-06-24 13:53:38
人工育苗——养虾业的突破口
1968年12月,我从河北省水产学校轮机专业毕业分配到丰南县工作。1974年2月调到柏各庄农垦区水产局,开始了我的水产养殖之路,直到2008年2月退休。这半个世纪里,我干成的最大的事情只有养虾一件。养虾,给唐海县带来过辉煌、带来过巨大效益,给农工增加了收益,也给我带来了荣誉和自豪。我是唐海养虾产业起伏曲折、步入辉煌、遭受挫折、东山再起的见证人。
育苗是养虾的基础,没有足量的、健壮的虾苗,养虾无从谈起。说唐海养虾,必须从育苗说起。
1972年初冬,农垦区1万多名职工在一农场南部和五农场南部修围堤39.7公里,围地7.03万亩。1973年春,新组建的五农场渔林队将海水引入围地,靠自然纳潮带入的虾苗鱼卵在里面自由生长,秋季捕捞,3万亩水面收获对虾150公斤。这是农垦区对虾养殖业的雏形和起步。
那时,对虾人工育苗是世界性的课题,养虾收成好坏全凭自然纳苗多少而定。1974年6月,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将“中国对虾人工孵化、人工养殖项目”的实验基地移到五农场渔林队。项目主体为河北省水产研究所,负责人为省水产所朱崇俭老师、胡福祥工程师,我作为农垦区水产局派出的技术人员参加实验工作。当时我对养虾技术一无所知。我们住在海边的渔林队队部,每天和一群知识青年到10余华里外的二斗南头,挖土池、修储水池,又将队部附近盐碱滩修成一个面积500亩的大池子,在其附近修建了十来个小池子。对虾人工育苗、人工养殖从这里起步。
1975年4月,对虾人工育苗实验开始。我们住在池旁苇席搭成的窝铺里,大家轮流做饭,生活用水要从队部运来。白天在工程师的指导下,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值班程序,夜里举着马灯值班看护育苗池,细心观察、认真记录每一个所能观察到的变化。一个多月过去了,屡败屡战的实验组终于培育出一批虾苗,单体长度达到0.7厘米以上,放入自然环境中可以自由生长,总量约1万尾。别看数量不多,这可是大家千辛万苦的心血换来的,实验成功了。
这些“宝贝”被放到一个面积为1亩的池子精心喂养,其他池子放养从海区捕捞的自然生长的虾苗。这年,为实验项目所建的500多亩虾池全部放养虾苗。面积3000亩的十里海二斗还是用抽水时带上来的各种鱼虾蟹贝苗任其自由生长的方式进行养殖。到了十月,收获季节,平均亩产15公斤,体长10厘米左右,为破天荒的大丰收。人工育苗、人工养殖双获成功。
在那个年代,比对虾人工育苗、人工养殖双成功更引起上层重视的是实验成员中的“知青群体”,按照上级要求,以“五农场渔林队知识青年对虾养殖组”名义上报的先进经验材料中,突出宣传知识青年到农村大有必要、大有作为。实验组中的女知青郭丽媛出席唐山市、河北省和全国水产养殖工作经验交流会。她的大会发言引起记者的关注,几天后“知青养虾”的通讯登载在《光明日报》上,轰动全国科技和水产界。
我奉命到石家庄向省科委汇报养虾情况。河北省科委、水产局批准了柏各庄农垦区对虾养殖实验项目,得到了80万元经费和一些物资。后来,河北省各地区的科委主任到五农场渔林队开现场会,中国科学院科技办农业科技组组长也亲临渔林队现场考察。这时的柏各庄农垦区养虾开始小有名气。
靠项目拨款,五农场渔林队在二斗新建虾池10个、单池面积270亩;在队部新建了生物饵料培育室,土池子变成水泥池,建造了亲虾越冬室和海淡水两座水塔、增温锅炉及管道等辅助设施。胡福祥工程师带领我们继续开展实验。
7月28日凌晨,大地震发生了。渔林队受灾严重,新建筑物全部倒塌。全队死亡15人(大部分是知青),重伤13人。胡福祥工程师和我侥幸没有受伤。受大地震的影响,这年的育苗养殖实验毫无成果。
1977年实验项目继续进行。我们在渔林队队址复建了生物饵料室,在二斗南端修建了砖砼结构的育苗池,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实验由胡福祥工程师主持,我成为他的主要助手。这年的育苗总量超过2万尾,以后数年皆是在总量3~5万尾徘徊,最高年份为总量8万尾。
1979年后,我成了项目实际主持人,依旧是前几年的局面,没有大的突破。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条件与虾苗发育、生长的要求不适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工无法掌控。这样的产量无法满足大规模养殖的需要,成了人工养殖的“瓶颈”。
1980年,国家农业部选中柏各庄农垦区建设“4.5万亩海水养殖基地”。国家水产总局拨款200万元,调拨大型推土机、进口卡车以及各种物资。农垦区将五农场渔林队更名为十里海养殖场(仍归属第五农场),管理十里海区域4个斗、围海6000亩。新修了2座扬水站,将1斗改成40个精养池并如期放养了人工孵化的梭鱼苗,到10月底尾重达到300克左右。谁知11月中旬气温骤降至零下,水温大大低于梭鱼成活的临界点,一夜间全部死亡。
人工养殖的主体单位是五农场渔林队。每年对虾育苗结束,我都被调回水产局,履行我的水产技术员职责,对全区的淡水养殖进行指导。几年时间,我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海淡水养殖的基本知识,加上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和参观培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逐步提高了工作能力,为以后担当重任打下了基础。
1982年,我参加了中国水产科学院举办的“对虾人工育苗及养殖培训班”,得知日本人的人工育苗早已实现“工厂化”,达到了水因子的各项指标人工可控,但所有参数均不对外透露。人工育苗的突破在工厂化、大规模养殖生产所需苗种的出路也在工厂化,成功之路需要我们自己探索。
回县后,柏各庄农垦区报送了建造“人工养殖育苗室”的项目建议书,经唐山市和河北省水产局上报获省科委批准。1983年4月,一座约300立方水体的育苗室在十里海5斗南坨岗上建成,顶可透光,池可增温。市水产局戴家双工程师和我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当年出苗总量突破1000万尾,最高每立方水体出苗8万尾,单方水体超出历年总产量。这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1974年到1983年十年间,柏各庄农垦区养虾年年有进展,但始终在低水平中徘徊。我个人在此期间掌握了养鱼、养虾的基本技能,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是我个人的“厚积”阶段。
1984年10月,唐海县要和黑龙江农垦总局联合开发养虾。时任唐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佟立勋,要我设计人工育苗室。我和唐山市水产局杜占林工程师,按照历年育苗实践中发现的设施缺陷加以改进、按照虾苗生长所需的环境设计、参照看见过和听说过的外地设施的长处,努力做到育苗室的设施可以适应亲虾生产、发育、交配、排卵,适应卵子变态各个阶段对自然条件的需要。1985年,在十里海、八里滩各建一座1000立方水体的育苗室。
育苗室主体呈“工”字形,南为300立方米水体动物饵料培育室,北为1000立方水体对虾育苗室,中间走廊下面是各种管道和排水沟,两侧有化验、值班、储物等用房。主体建筑附近设计建有动植物饵料配供车间、供温锅炉、容量1500立方水体高水位不同水温预热池,设计建有食堂、员工宿舍等生活用房,再远一点是总面积500亩的一二级沉淀池,对比以前的设施,真是“鸟枪换炮”了。
1985年春,我在十里海育苗室配合河北省水产局顾振英工程师育苗。4月25日,人工育苗正式开始,到5月底结束,出苗约1亿尾,这是我从事育苗工作以来的最高产量。
1986年4月,我又在八里滩育苗室育苗,当年出苗3亿尾,平均单方水体出苗20.13万尾,超部颁标准1倍,最高单方水体达到50万尾。这个成果,使我在全国的水产界小有名气。
1986年冬,县里以开发公司的名义在十里海最南端的埝子上修建了一座1000立方水体育苗室,1987年春完工。4月10日,育苗室脚手架还没拆,我带技术员护着从山东捕来的亲虾“入住”。两个月后育出虾苗3亿尾,足够1.5万亩虾池放苗用。创下了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收回全部投资的奇迹。
1988年,这个育苗室划归一农场,我被聘为顾问,开始“指手画脚”,不再“冲锋陷阵”;1989年被聘为第八农场育苗室顾问。此后我不再亲身育苗了。一代新人出现,应该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除了对虾育苗,1985~1990年六年间,我主持了5次亲虾越冬实验,均获得成功。1985年11月13日,在十里海育苗室放入亲虾3000尾,到来年4月1日存活1795尾,当年用此亲虾育苗600万尾,投放于315亩虾池专养,取得了越冬——育苗——养成全过程的成套数据。1987年10月底,选出自然交尾亲虾9500尾继续越冬实验,到次年3月15日存活6859尾,存活率72.2%。进入育苗阶段后有5215尾产卵,育苗2.7亿尾,十里海养殖场有90%是越冬虾产苗。1988年采用10月初选苗入室暂养、促其室内交尾的做法成功。到11月10日获交尾亲虾7.79万尾,越冬成活79.16%;育苗12.89亿尾。1990年获暂养交尾亲虾8.03万尾,不仅满足本县育苗所用,还外销3.16万尾。
每年的越冬实验结束后都有专家进行验收,唐海县每年都是同时期的全国先进水平。到1990年,唐海县结束了本地育苗要到山东黄海和渤海近海捕捞亲虾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进步,唐海县的人工育苗从对虾扩展到河蟹、河豚、牙鲆鱼等,一大批技术人员掌握了育苗技术,产苗量早已超出本县所需。
回顾当年的艰辛,倍加理解今日成果来之不易。
王云鹏,生于1948年2月,河北黄骅人。1968年于河北水产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丰南县工作。1974年4月到柏各庄农垦区水产局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水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曾任唐海县水产局局长、县农委副主任等职,任省、市政协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