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名人如何为演讲做准备

“拥有满满一车五花八门的事实,在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晃来晃去,在运送途中全部混作一团和将事实分门别类地打包、装入便于搬运的板条箱、第一时间派送出去有着天渊之别。”

——洛里默

我曾参加纽约扶轮国际组织的一次午餐会,当时的主要演讲人是一位知名的政府官员。他身居高位、声名显赫,我们都盼望着能聆听他的演说。之前他曾做出允诺,会给我们讲述他自己部门的一些活动。这是一个几乎每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

他对这个话题了解得很透彻,在这方面具备的知识非常丰富,做一次演讲应该不在话下。但他并未进行任何准备——没有选择材料,没有对材料进行有序整理。不过,无知者无畏,他就这样盲目而草率地开始了自己的演讲——稀里糊涂地上了路,却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

总而言之,他的大脑里就是一团大杂烩。

他给我们带来的也是这样一种精神食物:先是拿出了冰激凌,然后又把汤摆在我们面前,接下来上了鱼和坚果,最后又上了一种似乎是汤、冰淇淋和红鲱鱼杂烩的东西。我从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见过哪个演讲者如此语无伦次。

他本想做即席演讲,可现在已走投无路。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笔记,向大家坦陈,这是秘书为他编写好的——没人质疑他这一声明的真实性。很显然,笔记本身也没什么逻辑,好似一团乱麻。他紧张地翻动着笔记,从一张纸扫到另一张纸,努力辨明方向,努力从一团混乱中理清思绪。他也试图开始演讲,但根本讲不出来。他向听众一连致歉,向工作人员要水喝,用颤抖的手接过水,又语无伦次地讲了几句。然后,他又开始看自己手中的笔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变得越发无助,越发迷惘,越发尴尬。他紧张得额头渗出了汗珠,不停地拿手帕擦着汗。我们在听众席上望着他这副惨相,心中涌起一阵同情。我们真为他感到难过。但他并未就此停下,也没有审慎地采取任何补救方案,相反,他继续倔强地讲着,做着垂死挣扎:一边研究自己的笔记,一边喝水,一边不停地道歉。除他以外,在场每个人都觉得这次演讲注定惨败,无可救药。当他终于坐下来,不再拼死挣扎时,我们大家都舒了一口气。这是我听过的最不舒服的一次演讲,他也是我见过的最丢人的演讲者——开始时不知要说什么,结束时又不知自己说了什么。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不会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盖房子,但为什么会有人连最基本的草稿都不打就开始演讲呢?

演讲就如同航行,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必须要对它进行跟踪和记录。如果漫无目的地开始,就将漫无目的地结束。

我真想用大红色的字体把拿破仑说过的这句话写成横幅,挂在全球公共演讲课程的学员聚集的地方:“战争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如果未对种种可能进行计算,未能深思熟虑,就根本不可能打胜仗。”

这句话既适用于打仗,又适用于演讲。可演讲者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是否会坚持执行它?不会,绝对不会。很多演讲者都是随心所欲地开始演讲,他们给听众端上来的,不过是一盘大杂烩。

如何才能对一系列观点进行最有效、最优质的分类和整理?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每位演讲者都必须问自己这个问题,必须要反复寻求答案。我们无法给出一个万无一失的规则,却可以用一个具体事例阐明对观点进行有序整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