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跨入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门槛(2000—2010)

经过调整巩固和确立“立足浙江、紧贴宁波,以特色创一流”的办学指导思想,宁波大学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重大进展,1999年7月,学校党委在深化改革的同时,顺势而上,做出了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重要决策。2000年,宁波大学被正式列入省重点建设大学,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任务。经过10年的卓绝努力,至2010年,以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成功获得为转折点,宁波大学多项办学指标取得了重大突破,综合实力和学科竞争力大幅提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学校跨入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门槛。

宁波大学自1986年建校,在经历了创建、调整巩固、三校合并后,步入了较快发展的轨道。1998年6月,宁波大学的国际贸易、工程力学、水产养殖学三个学科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点,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升。同年,学校创建医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结构更趋完整。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体制日趋多样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再次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1999年7月,为了制订“十五”发展规划,在深入调研浙江省及宁波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和科技创新等现状的基础上,学校党委明确指出,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在浙江省、宁波市加快实施“科教兴省”、“科教兴市”发展战略的形势下,宁波大学必须加快发展,主动适应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逐步实现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为此,学校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把宁波大学建设成为办学体制新颖、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现代化、拥有十几个硕士点、若干个学科在省内乃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争取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

2000年2月,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3月公布《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00—2020年)》。规划提出,浙江大学是浙江高等教育的龙头,要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与此同时要“加快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一批省属重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多渠道增加投入,大力引进高水平师资,配强领导班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教育质量,加快培育学科优势,增设博士点,提高研究生教育比例,努力建成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跻身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成为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至此,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时代赋予宁波大学的使命,宁波大学又一次获得了战略性发展机遇。

一、全面实施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战略

进入新世纪后,学校开始全面实施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战略。

第一,全面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学校活力。

早在1999年年初,随着三校合并任务的基本完成,学校即着手酝酿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12月,学校召开机关改革动员大会,会议由常务副校长聂秋华主持,校党委副书记贺建时作《大胆改革、认真实施》的动员讲话,并就改革目标、指导思想、实施步骤、遵循原则及相关政策做了具体的阐析,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机关机构改革、干部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学院制改革五个方面。整个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99年12月至2000年1月,进行机关机构改革和后勤改革,同时完成图书馆、国际交流学院、师范学院等单位处级岗位的竞聘上岗工作;第二阶段,2000年2月至5月,完成学院制改革、各学院处级干部竞聘上岗和教师的全员聘任;第三阶段,2000年6月至7月,根据学校《关于校内岗位津贴实施办法》的规定,完成校内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这次自上而下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了管理机构,理顺了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三校合并后学校机构重叠、分工不明、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通过定编设岗、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初步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强化了教职员工的岗位意识,大大激发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2003年至2010年,学校又相继进行了三轮全员岗位聘任,每轮岗位聘任之前,学校都对上一轮的岗位设置、聘任和考核办法、岗位津贴发放等进行调研和评估,并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学校发展需要不断予以调整和完善。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为推进新时期学校的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二,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00年12月,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精神,以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启动“十五”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相继出台了《宁波大学“十五”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纲要》、《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优秀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全面展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分制、修订教学计划构为切入点,以“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四大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手段的改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的构建、师资队伍及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教量。2006年,中央和省、市相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学校又做出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决策,并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等系列文件,在原来实施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基础上,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对知识交叉和个性的要求,重构更为完善的新课程结构体系,并于2007年后全面付诸实施,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又不断深化、完善,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向深入。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水平,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且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实现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转变学生工作模式。

在整体推进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2001年年初,学校党委提出了“学校工作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工作要从管理教育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变到在加强管理教育的同时强化服务的新格局上来”的新思路,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为基本工作内容,以全员育人为保障,构建具有宁波大学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格局。

为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工作理念,学校先后成立学生帮困助学中心、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等一批中心,创建“做人、做事、做学问”等一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使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和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第四,确定“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

根据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省、市的指示精神,2005年8月,学校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强调未来学校发展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重点突破:一是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要取得突破;二是特色学科和学科团队建设要取得突破;三是国家级教学与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研究基地的建设要取得突破;四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取得突破。

2006年1月,宁波大学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和《宁波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结合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制定《宁波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正式形成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2006—2010年,实现拥有博士点学位授予权,部分学科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并形成明显特色,学科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服务型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总体实力稳居省属高校前列和宁波市高等教育的领先地位,力争进入全国高等院校排名前100位,国内地方综合性大学(除部属、部省共建高校外)排名前10位。第二步,2010—2020年,建成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进入全国高等院校排名前80位。“两步走”发展战略将中长期规划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明确了宁波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

第五,启动“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

进入新世纪后,学校按照浙江省政府关于省重点建设大学的发展要求和学校党委关于实施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战略决策,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部署实施“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

2003年7月,学校首届党代会把“全面启动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列为今后五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提出要重视基础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使基础学科的总体水平与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定位相一致;围绕省、市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优势,积极扶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突出重点,扶强扶优,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11月,学校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常务副校长聂秋华做题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新世纪学科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三校合并以来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学科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新世纪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会后不久,学校相继出台了《宁波大学关于实施新世纪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宁波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紧贴地方、协调发展”的原则,学校先后制订了《宁波大学2020年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宁波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同时建立和健全学科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为新时期优化学校学科结构,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六,实施“顶天立地”科研发展战略。

2000年以后,在学校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校科研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科研总量不断增大的趋势下,为了尽快提升科研水平和档次,实现科研工作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同时引导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3月,学校提出了科研工作必须“顶天立地”的思想。2006年,“顶天立地”确定为学校科研发展战略。

“顶天立地”科研战略要求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地方需求,结合国家的科技发展目标,从中发现并提炼研究问题,同时依靠地方的创新资源和要素,与地方开展联合攻关,在提升学术研究水平的同时,又直接为地方服务。这一“先立地后顶天,顶天立地紧密结合”的科研发展战略,既符合学校“争创一流”的建设目标,也符合学校作为地方性大学,需要“融入地方”,通过整体提升为地方服务的能力以提升学术水平、形成特色的发展目标,因此成为学校科研发展的长期战略。

二、跨入教学研究型大学门槛

2001—2010年,其中“十五”时期(2001—2005年)是宁波大学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夯实基础的五年;“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宁波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大学,推进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五年,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步伐大大加快。在这10年时间里,宁波大学不断深化改革,重视协调发展,坚持内涵提升,积极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跨入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门槛。

第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有序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03年12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被专家组认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并认定为宁波大学的“办学特色项目”; “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四大建设不断推进,本科专业从38个增加到65个,拥有省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92门;建成优秀教材项目33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6项;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实践技能培训基地6个;构建了由教学管理系统、督导系统、评估与咨询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学校考研录取率达到11.7%,在省学位办组织的2004年、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中,研究生培养质量分别名列全省高校第一、第二。2006—2010年,学校共获得6个国家特色专业,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选题,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的科技竞赛和科研创新工作稳步推进,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基地的学生创业团队达31个,创新创业意识日渐浓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 以上,新生录取分数线、研究生报考率、录取率等逐年提高。在研究生教育层面,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和导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近五年学位论文抽检优秀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一个面向学生选择、适应社会需求、利于教学资源优化并具有宁波大学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第二,学生工作创造出新模式,形成新格局。

2006—2010年,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帮困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和学生事务申诉处理委员会制度,加强了对学生的服务与指导,完善了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成立学生社区党工委和团工委,积极推进“学生党建进社区、校园文明进社区、校园文化进社区、学风建设进社区、指导服务进社区、安全稳定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区工作,提高了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水平,学生的培养得到加强;积极探索并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初步打造出“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宁波经济社会论坛”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以及“‘宁波帮’与宁波大学”新生专题讲座等。在“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和工作理念引领下,一个全新的学生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学科优势特色基本形成,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学校已建成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特色学科,其中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10个,基本形成了省、市、校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和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科技兴海技术转移宁波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主持国家科研项目超过20项,科研总经费超过1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达5000万元;国家授权专利排名进入全国高校前百位,技术创新和科研竞争力明显提高。2010年,学校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60项,其中两大基金项目超过50项、“973”项目专项1项、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并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和出版项目上取得突破;新增部省级科研项目137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项。学校科研经费持续增长,2010年达到1.76亿元,较之2009年的1.26亿元,增幅达39.7%。“十一五”时期,学校共获得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高级别科研奖项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第四,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位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02年11月、2005年4月,宁波大学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开展增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要求,先后两次启动申博工作,但终因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年限未满8年而未能进入最后评审。2006年12月,在各方的大力推动下,学校再次向浙江省教育厅递交申请增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请示。在中央和教育部领导的重视下,不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来校进行实地考察,对学校的总体办学条件和学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宁波大学已经具备独立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并推荐工程力学等学科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200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发文,批准宁波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水产养殖学三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在走过21年之后,宁波大学终于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3个博士点,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学层次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此步入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新阶段。

2010年,在国务院学位办第11次学位点评审工作中,信息与通信工程、水产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等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得评审通过。至此,学校已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学术型学位点数量位列省内地方高校第二;专业硕士学位点也取得了明显增长,在教育硕士、法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基础上,新增国际商务、翻译硕士,累计达到10个,位列省内地方高校第一。至2010年12月,宁波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总人数达279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8人、硕士研究生2740人。各类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人数达6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