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回秦之后,秦王又恢复其相邦之职,楼缓复为上卿。经伐魏数战,魏冉对王言已是佩服之至,并由衷地想助其灭赵。于是约王言于穰侯府后花园流水亭相见。
亭中案上名茶美食已备,热水正于火炉上翻腾。两人坐定,魏冉提起炉上水壶,将水倒入案上已添加茶叶的小壶中,盖上盖子,提壶摇匀,将壶内茶水倒进王言面前小杯,又将自己面前小杯倒满,随后放下小壶,说道:“此次邀约王姑娘,是为实现王姑娘之志也。”
王言提杯,向杯内缓缓吹气,说道:“我何德何能,可得穰侯相助?”
魏冉回道:“王姑娘助秦征战四方,可谓为秦立下赫赫战功。如此便可得老夫相助。”
王言将杯中茶水饮尽,说道:“那多谢穰侯抬爱。”
魏冉亦将面前茶水饮尽,说道:“今韩、魏已惧秦,秦若伐赵,还有何虑乎?”说话间,已将案上两杯斟满茶水。
王言说道:“既然穰侯问起,我不妨直言。如今韩、魏对秦已无危也,而齐、燕距秦甚远,亦暂不惧之。然楚军驻于江南,对秦之南郡虎视眈眈久矣。若其乘秦伐赵之机,过江攻秦,以南郡之兵虽可挡之。然大王过于谨慎,又有仇必报,恐将在赵酣战中之秦军召回,转而攻楚。如此对灭赵极其不利也。”
魏冉说道:“言之有理也。故伐赵前,该先灭楚江南之兵乎?”
王言思虑片刻,将手中茶水饮尽,回道:“何必大动干戈?盟之即可。”
魏冉说道:“楚刚失地近半,楚人恨秦深矣,楚王如何许盟?”
王言回道:“以武力使其屈服。”
魏冉疑惑道:“此无异于大动干戈也。”
王言回道:“只须散言于楚,使楚人知秦又攻楚即可,而秦无须发兵。”
魏冉说道:“若不兵临城下,楚人难以就范。”
王言说道:“只有秦一国之兵,楚人当然难就范。但联韩、魏之兵,楚以一敌三,且无援可求。无须发兵,想必楚王闻之已肝胆俱裂,自会使人入秦求和。”
魏冉说道:“可。”
王言又言:“秦新败魏,必能胁其伐楚。而韩厘王新薨,韩内朝局不稳,若秦对新韩王以利诱,承诺可助其稳定朝堂,韩王亦会从之。”
此时,水壶内之水又翻腾而起。
魏冉说道:“老夫这就着手去办。”
翌日,魏冉便将盟楚之计与秦王商议,秦王从之。遂遣楼缓出使韩、魏,劝其出兵,王言为副使,以男装之扮跟随。
韩王于王宫偏殿召见楼缓、王言。刚进殿,一大臣从其旁擦肩而过,怒气冲冲而出。
拜谒已毕,楼缓向韩王介绍王言,说道:“此人乃秦副使也。”随后,楼缓又言,“我王愿大王与秦出兵伐楚。”
韩王犹豫,而后说道:“寡人登基不久,朝局不稳,不宜出兵也。望先生告与秦王,望其见谅。”
楼缓说道:“此次伐楚,若得楚地,可均分之。”
韩王思虑片刻,仍不愿出兵,说道:“寡人王威未立,此时若出兵,恐诸臣不从。”
这时王言说道:“大王此言差矣。就因为大王王威未立,更该借此良机助秦伐楚。”
韩王问道:“此话怎讲?”
王言回道:“此次大王若与秦合纵出兵,一来可立威于众臣,告其大王之言即为天命;二来秦王会因大王此次出兵,而对大王好感倍加,它日朝中大臣若有不服或叛变者,秦王自会出兵救大王也。”
韩王听毕,大喜,回道:“寡人必助秦伐楚。”
于是楼缓、王言辞谢韩王,入大梁见魏王。
魏王听闻秦使到,急忙出门迎接。楼缓、王言未下马车,魏王已于车外毕恭毕敬等候。待楼缓、王言下车,魏王恭敬道:“秦使远道而来,辛苦矣。”
王言、楼缓分别向魏王拜谒,随后跟随魏王走上台阶。魏王面带难色,说道:“魏已无地可献给秦,请秦使向秦王替寡人美言几句,魏往后必对秦马首是瞻。”
楼缓刚欲开口,被王言插话道:“我王使吾等入魏,本为取地于魏。然我苦劝之:‘今魏已地狭,恐无地可献秦也。’我王回曰:‘魏若不献地,则出兵伐之。’我曰:‘伐之无益也,魏如今所剩之地不过寥寥千里,取之不足以成霸业也。反之,楚虽被秦占去江北之地,但楚地仍广,取之秦足以号群雄。’我王则曰……”此时王言故意停顿。
魏王忙问道:“秦王如何说?”
王言继续说道:“我王曰:‘楚强于魏,攻楚取地难于攻魏取地也。故应当攻魏。’此时我心生一计。”
魏王又急着问道:“先生何计也?”
王言回道:“我问我王曰:‘若秦与魏合而攻楚取地,于秦攻魏取地,两者谁易也?’我王回曰:‘当然是与魏合而攻楚。’我又言:‘既如此,臣自当入魏,劝魏王与秦盟而攻楚。’我王答曰:‘可。但若爱卿劝魏王而不听,寡人便仍攻魏也。’我又言:‘让魏王出兵,不可让其无所获也。’”说到这,王言转而问魏王道,“大王猜我王如何回答?”
魏王毕恭毕敬,问道:“不知,请先生快讲。”
王言说道:“我王回曰:‘所占之楚地,与魏均分之。’”
还没等王言说完,魏王忙说道:“寡人必与秦共伐楚。”这时,三人已进大殿。众臣已于大殿内等候。
魏王于正位坐定。楼缓说道:“若大王方才所言非虚,我便回去告知我王。”
魏王说道:“非假非假。方才寡人所言,乃寡人真心实意。”
这时魏无忌站出来说道:“不知方才大王所言何事?”
魏王回道:“与秦共取楚地也。”
魏无忌心中不快道:“如此要事,大王怎未与众臣商议便自作主张?”
魏王说道:“此关乎大魏安危,故寡人自行决断之。”
魏无忌说道:“大魏有何危?”
魏王回道:“若不与秦伐楚,秦则攻魏也。”
魏无忌怒斥道:“此乃胁迫也。”
魏王说道:“非也。此乃堂下王先生为寡人求情而得。秦王本欲伐魏,王先生苦劝秦王,秦王才转而攻楚。且届时所占之楚地,秦魏共分。”
魏无忌望向王言,眼神疑虑,说道:“如此还须感谢秦王及王先生不攻之恩乎?”
魏王回道:“然也。”
魏无忌转而向王言说道:“秦欲伐楚,自行出兵即可,为何拖魏下水?”
王言先向魏无忌作辑,而后说道:“秦独自伐楚,固然可行。然我王大义,念昔日魏王对我王尊崇,便欲与其结交为盟,以示友好。今为表我王诚心,便欲与魏王共享所占之地。”
魏王忙说道:“是、是、是。秦王大义,寡人无以为报。”
魏无忌不屑道:“秦一直以来诡计多端,此不过为使魏、楚为敌而所施之计。”
魏王阻拦道:“信陵君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亦不可将秦王好心当成驴肝肺。”
魏无忌无奈,怒而不语。
魏王继续说道:“信陵君说话直爽,请二位秦使莫记心上。”
楼缓回道:“无足挂齿也。”
王言则说道:“昔日听闻信陵君豪爽,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不知信陵君为何如此仇秦?莫非昔日连败于秦也?”
魏无忌说道:“昔日败于秦,我不服也。”
王言问道:“为何不服?”
魏无忌说道:“秦军不敢与魏军正面对抗,不过以一女子之诡计取胜。”
王言说道:“兵者,诡道也。伐谋而胜者,乃上兵也。”
魏无忌不屑道:“偷鸡摸狗之事,魏不屑之。听闻此女子世称‘凤鸣’?”
王言回道:“然也。”
魏无忌继续说道:“请王先生回秦后,告凤鸣曰:‘下次魏与秦战,无论秦用何诡计,魏必胜也。’”
王言说道:“我必为信陵君转达。但恐怕往后秦魏再无交战机会也。”
魏王连忙接话道:“王先生言之有理。从今往后,魏便与秦永为友邦。”
王言、楼缓乃回秦。
与此同时,白起于蓝田兵营大张旗鼓整顿兵马,并向营内宣传不久将要南下伐楚。楚之斥候闻之,即回楚回禀楚王。楚王大惊。
此时黄歇安慰楚王,说道:“楚有大江之险,可无惧秦军。且楚可向魏求援。”
楚王听毕,稍感心安。可没过几日,又有斥候来报:“韩与秦盟,共同伐楚。”随后再有斥候报曰:“魏王已许秦使,共同出兵伐楚。”
楚王脸色苍白,不知所措,瘫坐于地。
黄歇站出来说道:“大王莫慌,臣可为使,入秦阻秦王出兵。”
楚王说道:“善!左徒大人定要说服秦王。”
黄歇回道:“必不辱命。”
于是黄歇入秦,一路见秦军来来往往,心中深感不安,便日夜兼程,赶至咸阳。
秦王于章台宫召见黄歇,拜谒已毕。黄歇说道:“臣闻物极则反,冬、夏是也;极致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乃自古以来,万乘之国未尝有也。先王三世不忘接地于齐,以绝纵秦之要。今大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大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大王可谓能矣!大王又举甲而攻魏,堵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救,大王之功亦多矣!大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大王又割濮磨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大王之威无双矣!大王若能保功守威,放下攻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大王若依兵甲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
秦王笑问曰:“寡人有何患也?”
黄歇回道:“《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昔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禽于三江之浦。智氏之信韩、魏也,从而伐赵,攻晋阳城,胜有日矣,韩、魏叛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下。今大王妒楚之不毁,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臣为大王虑而不取也。夫楚国,援也;邻国,敌也。今王信韩、魏之善王,此正吴之信越也,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何则?大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将十世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大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且攻楚将从何处出兵?大王将借路于世仇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大王忧其不返也。王若不借路于世仇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是大王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悉起兵以应大王。秦、楚之兵构而不解;魏氏将出而攻留、方舆、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如此,则天下之国莫强于齐、魏矣。”
秦王假意问道:“先生言之有理也。寡人为之奈何?”
黄歇回道:“臣为大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而朝;大王施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大王以十万戍新郑,魏氏寒心,许、鄢陵两城被困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魏亦关内侯矣。大王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索地于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大王之地一经两海,扼制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然后大王威逼燕、赵,直捣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秦王假意道:“幸得先生来早,否则寡人将犯错也。”
黄歇乘机说道:“大王已许与楚盟乎?”
秦王回道:“可。然寡人仍有疑虑,恐楚欺之。”
黄歇说道:“我王之心,日月可鉴。”
秦王说道:“寡人虽信先生,但何事皆有不测。”
黄歇说道:“楚可送太子于秦为质。如此秦王可安心否?”
秦王回道:“可。如此甚好。”
于是,黄歇归楚。而秦辞谢韩、魏,又遣使送楚予厚礼,与楚结盟。
次年,楚送太子熊完入秦为质,黄歇随同入秦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