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食用油行业格局的演变

食用油行业属于农业及食品加工业范畴,在营销管理上亦可归类为快速消费品。广义上,食用油行业研究的对象包括:与油籽生产相关的种植业、与油籽流通相关的贸易业、与油粕消费相关的饲料业、与油脂加工相关的油脂加工业和化工业、与特种油脂消费相关的食品生产业、与油脂消费相关的餐饮业和快速消费品批发业与零售业。狭义上,食用油行业仅指食用油产业链中最核心的油脂加工业环节。如图1-3所示。

图1-3 食用油产业链

以大豆油为例来说明食用油的产业链。大豆不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大豆除了制作传统的食用豆制品外,还用来压榨油脂、生产大豆油毛油。大豆油毛油一方面经过精炼形成供食用的精炼大豆油,另一方面经过加工还可形成大豆卵磷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硬脂酸、甘油、氧化大豆油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制革等工业,甚至还可以替代润滑油,供汽车、轮船、机械使用。大豆的蛋白质可以做成豆粕、大豆粉、大豆蛋白等产品,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和畜牧饲料业。豆粕做成的精饲料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为了节约原料和运输成本,食用油企业的布局一般与原料来源地一致。例如,大豆油企业集中在东北、菜籽油企业集中在长江流域、花生油企业集中在山东、葵花籽油企业集中在内蒙古。2000年以来,受大豆进口的影响,大豆油企业的布局改变成集中在沿海港口,江苏、山东、广东和天津等省市沿海港口兴建了100多个大型油脂加工企业。据2010年统计,食用油产量排在前10位的省市,除了湖北,其余的全部为沿海省市。

2002~2003年,大豆油价格大幅上涨,2003年10月,大豆压榨利润高达1000元/吨。较高的利润水平吸引了大量资金,许多厂家扩大产能,造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正常情况下,国内大豆油压榨企业的开工率应该维持在70%左右,这样可以保证节前旺季的供应需要。但是,2004年,国内大豆加工能力约在8000万吨左右,而市场需求不超过2800万吨(包括国产大豆774万吨和进口大豆2023万吨),平均开工率只有35%。

食用油行业的格局演变以2004年为分水岭。国内原有各类食用油生产企业达1.6万家,其中多数是小型企业。受2004年大豆价格风波以及2005年大豆油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国内的大豆压榨厂家纷纷破产,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2002年,油脂行业的规模企业为5169家(日处理油料能力在30吨以上),到2005年仅剩下1043家。但2005年的油脂总产量、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等指标均高于2002年。

2006~2010年,油脂规模企业从1012家增长到1468家,年均增长率9.8%。大企业(日处理油料能力在400吨以上)的数量增长更快,2010年达到309家,年均增长率15.4%。同期,油脂行业的年油料加工能力和年油脂精炼能力分别从2006年的7177万吨和2166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111万吨和3973万吨,年均增长率都达到16%。这说明油脂行业在稳步增长,而且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08~2010年,大企业的年油料处理能力从5492万吨增长到9574吨,所占行业比例从70%增加到73%。同期大企业的年油脂处理能力从1566万吨增长到1966吨,所占行业比例从57%下降到了50%。这说明压榨厂贴近原料来源,规模越大越有优势;精炼厂贴近市场,规模越小越灵活。

表1-6 2006~2010年中国油脂行业收入利润表

2006~2010年,中国油企的产量平均增长16.2%,与产能的增长基本同步。销售收入与利润的增长速度更快,利润率则稳定在2.4%左右的水平。其中,2007年油脂原料大涨,行业收益特别好。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使行业收益跌入低谷。

2008~2010年,无论是从年油料处理能力、年油脂精炼能力还是食用油实际产量来看,民营企业所占份额都在增加,2010年分别达到64%、55%和49%,而且份额每年都在增长。民营企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工原料的压榨厂,如广州植之元日压榨能力5000吨的工厂2006年投产、山东渤海日压榨能力5000吨的青岛工厂2007年投产。外资企业的发展重点是最终产品,2011年实际食用油产量占43.5%,但与2008年54%的份额相比,下降趋势明显。国企的这三项指标的比例均在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