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用改革开放和中国梦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怎样继续写好这篇大文章?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向全党发出了推进改革开放的号召。习近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他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历史上消亡的文明无一例外的都是由于自身丧失了改革创新的活力而被历史淘汰的,这个观点对我们是一种警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就是两个最基本的道理:第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但国家要富起来,还要让老百姓富起来,人民生活不仅要达到小康,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我们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是初级阶段就不能搞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这个过程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相信将来我们探讨的路还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不会再走回头路。长期研究历史的人都有一个体会: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历史不会重演,更不会走回头路。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是要头脑清醒,既防“左”又防右。归到一点,就是中国有一套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这套发展逻辑就决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到了中国以后,必然发展成为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经过了千辛万苦,经过了反反复复不断证明的,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规律。这就是习近平同志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自身发展的逻辑的辩证统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相当长时期的基本政治纲领,需要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开拓。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我们过去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不能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包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中华文明、“中国道路”的价值,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定而清醒地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追求中国繁荣富强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由我们这个有着8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高高举起,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高高举起,继续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不断向前迈进,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光荣!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