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深化改革
- 李君如主编
- 2867字
- 2021-03-28 01:51:28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定位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常的说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具体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依然是人们所关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原则体现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又应该怎样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就是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其理论定位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
因而,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定位,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二是按劳分配是最基本的分配形式,三是共同富裕。前提就是要极大地高于资本主义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所谓公有制,即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我国的公有制还不能够达到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公有制的比重虽然已占绝对分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有制的比重逐年下降。随着非公经济的数量、就业人数、GDP和资产总量渐次超过公有制经济,于是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理论界有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另一方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强大。
所谓按劳分配,其本义是,从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鼓励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在社会总产品作出各种必要的扣除后,按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之一。按劳分配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其前提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推行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行的分配机制。这一变革既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基于市场经济的逻辑。当然,也存在着对于按劳分配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的合理解读。
所谓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由于中国人多地广,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因而,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而应该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当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今天中国社会出现的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凸显全社会对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高度关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向人民承诺,在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尽管存在着各种现实的历史的主客观原因,但现实中呈现出来的公有制比重不断缩小、分配要素逐渐增加、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现象,还是引起人们对于何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在何处的追问?无疑,这是需要我们给予高度关注的。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指符合中国的实际。而中国实际不仅包括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包括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发展状况和现实,即中国的全部国情。
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地广人多表现出来的丰富多样性,也呈现出差别性和不平衡性。中国又是一个文化传统大国,数千年的传统既有着极其坚韧的自主传承力,也有着容纳百川、消解异质的气度。同时,由于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的超稳定性,使得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进程。以封建落后的东方农业大国面对科技与资本结合的西方工业帝国,失败是必然的结局。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先学先进的物质技术、后学典章制度、再学思想文化,只为摆脱落后挨打局面。虽有囫囵吞枣、照抄照搬,但也从未因噎废食,只为中华民族的复兴。
其次,中国在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又历经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迈进,并开始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历程,实现了民族经济的腾飞。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五四运动中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相结合而成立的,她在90余年的奋斗中,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出现过严重的曲折失误,但都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即实实在在地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与振兴的历史。从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的革命、改造和建设实践的历史,都构成了现实中国的既有国情。
最后,在经历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奋斗百余年、经历了民族经济腾飞和人民幸福奋斗60余年的中国人民,也同样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变革。自鸦片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三座大山的奴役开始,历经一百余年,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人民从奴隶变为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地位和身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数千年来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就中国革命本身的过程而言,是一个经历了长期的反复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的过程,但就从奴隶向主人的转换来说,又是急剧的瞬间。在这样的瞬间里,中国人民也同样经历着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转化。面对剧烈变动的世界,传统与现代、奴隶与主人、农民与公民、宗法与法制等的对抗与共存,必然出现前进与倒退、进步与反动、革命与复辟、回归与叛离的冲突与纠结。这就是现实的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也是现实中国的国情之一。
因此,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如何适应现实的中国国情,或者说,在特殊的中国国情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也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实现其中国化,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今天以及未来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需要面对的历史性课题。可以说,完成这样一个历史任务,唯一的做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相结合”的原则,既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