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深化改革
- 李君如主编
- 1730字
- 2021-03-28 01:51:47
三 社会主义三个层面的哪些主要内容需要改革?
鉴于我们把社会主义又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领域,下文就以此为据展开讨论。
经济领域。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们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指引下,已经确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体制代替原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和体制。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事实,证明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在经济制度和体制层面仍然存在着问题。所有制方面,我们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但实际公有制经济在总量、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的比重已经不到经济总量的一半;[3]分配制方面,我们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但人们的实际收入差距越来越大;[4]在资源配置方面,我们新提出市场调节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政府干预过多、市场调节不畅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对所有制、分配制和资源配置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现有制度规定需要进一步改革,实现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政治领域。我们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指引下,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代替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并对实现体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例如,我们提出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原则下,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但总的来看,建立在原来计划经济基础之上、重专政轻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实现体制,没有完成与社会主义政治本质认识变化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变化相一致的变化。在制度层面,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中没有及时体现人民内涵和外延的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日益重要的新社会阶层的地位没有得到相应体现。[5]在体制层面,党的领导如何实现,人民代表如何产生,代表构成如何合理,[6]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权力如何理顺,以及权力如何有效监督和制约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政治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对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进行更深刻全面的改革。
文化领域。文化作为意识上层建筑,要正确反映经济基础,才能对经济基础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反映原有经济基础的革命化、一元化的文化制度和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本质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制度层面,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体制方面,提出了“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的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路。但是,和变化了的经济基础、社会存在特别是深化了的社会主义文化本质认识相比,制度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问题,体制层面需要切实解决文化发展中党政权力过大、社会和市场权力过小等问题。特别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反对文化的和谐发展;一讲文化的和谐发展,就削弱甚至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
社会和生态领域。这两个领域是在实践变化的基础上和新的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指引下开辟的新领域。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本质的概括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提出并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人与人(社会)和谐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提出“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制度原则,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制度原则,并提出一系列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和养老等具体社会建设措施,以及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生态建设措施。但是,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的基本制度仍需进一步明确,具体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我们在社会和生态领域面临的改革任务是,建立并完善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的社会、生态制度与体制。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相互联系和依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有机体,任何一个领域发展的滞后都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五大领域改革的协同问题也是改革的重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