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人生

摩泽尔河是德意志的母亲河,特里尔城就坐落于德国西部边境的摩泽尔河河畔,它的名字是从上古时代当地部落称呼中演变而来的。这个小城市举世闻名是因为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它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又是西方世界的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它比罗马城早建1300多年。特里尔现有人口10多万,而远在1600多年前,它就已经拥有8万多人口。当年的特里尔面积比现在更大,罗马人为了使这座城永恒,建筑了无数的巨石建筑和雕塑,历经2000多年的风尘岁月,千百年来仍闪耀着当年罗马征服者特有的宏大气势和风格,吸引了无以计数的考古者、猎奇者、旅游者……而更深层意义的是这座罗马古城诞生了一个伟人——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5月出生在这里,这里位于当时德国政治经济最发达的莱茵省,是一片紧靠卢森堡和法国边境的盛产葡萄的土地。当德国的其他地方还在为消灭封建统治作斗争的时候,唯独莱茵省在19世纪初由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曾受拿破仑的统治,封建关系和封建赋税已被废除。资本主义的各行各业在这里获得了经营自由,教会和贵族的封建特权不复存在。从法国那里承袭下来种种资产阶级特权,其中包括陪审法庭和公开诉讼,形式上甚至还有教学自由和新闻自由。1814年,莱茵地区并入普鲁士后,这里的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又迅速地尖锐起来,刚刚成形的无产阶级也开始了最初的反抗。

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来自一个传统的犹太家族,这是一个当时无论在犹太世界还是在特里尔都很有名望的家族,16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特里尔城中的律学家都来自马克思的先辈。而他的母亲则来自一个古老匈牙利犹太家族。

马克思出生之时,亨利希·马克思是特里尔的高级诉讼法庭法律顾问,同时在特里尔地区法庭供职,在市民中颇受尊重。马克思虽然来自那样一个传统的犹太家族,却很少受到数世纪以来犹太古老正统思想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很早就与家庭断绝了联系,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深受18世纪的法国关于政治、宗教、生活、艺术等自由观念的影响,并且对伏尔泰、卢梭异常熟悉,还十分关注莱茵地区的自由主义运动,关注着被压迫者的权利。父亲渊博的学识、优秀的品格、进步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少年时代的马克思的思想意识倾向。

1830年10月,马克思开始就读于特里尔中学,校长胡果·维滕巴赫是受法国与德国启蒙思想影响的教育家,他为学生们营造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环境并认为对青年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对进步、高尚的品德抱有崇高的信念。正如戴维·麦克莱伦所说,在这里“马克思受到了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教育”。1835年夏天,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他的一篇作文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中有几段这样写道:“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35年秋天,卡尔·马克思如父之愿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自理能力的缺乏和花销的无节制,使其入不敷出。他的经济开销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在波恩大学一年多的时间里,对马克思来说无论是因为受学校的影响,还是自身思想的发展,浪漫主义思潮始终占主导地位,代替了家庭和中学赋予他的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精神。

1836年7月马克思进入柏林大学,在柏林郊区的斯特拉劳小村庄养病期间通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及其门徒的许多作品,他还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结识了一位亲密的柏林朋友布鲁诺·鲍威尔。

马克思对他所接触到的事物所具有的批判精神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年仅20岁的他用批判的眼光洞察到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矛盾所在并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精神领袖之一,他对黑格尔的哲学前提——绝对观念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

1838年5月亨利希·马克思去世了,正如梅林先生所说:“卡尔·马克思终生以真挚的感激之情怀念着自己的父亲,正像父亲曾经把对儿子的爱珍藏在内心深处一样,儿子也把父亲的形象铭记在心中,直到走进坟墓。”

1841年春,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差别》的博士学位论文完成了他的大学学业。耶拿大学在马克思缺席的情况下授予他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最先考虑的是选择一份大学教师的职业,既能维持家庭,又能专心从事追求真理的学术研究,但是普鲁士专制政府对自由、进步、激进的思想运动、政治运动的制约,使得马克思难以成为一名追求真理的学者。于是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该报创办于1842年1月,全名《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是由莱茵省科伦市的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派人士出资创办的。从1842年10月,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后,该报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纸连续讨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农民问题、报刊检查问题、德国统一问题等,对普鲁士的反动统治和官僚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由于报纸日益明显的革命倾向性,它的影响日增,发行量也由马克思刚开始来时800份增至3400余份。它同时也多次遭到检查官的刁难、政府当局的指责和资产阶级股东的埋怨,马克思不甘屈服,于1843年3月辞职,不久报纸也被查封。

1843年,卢格创办了《德法年鉴》,聘马克思为副编辑,年薪500塔勒,这样他就有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能够承担起最基本的家庭责任。

1843年6月底,马克思移居到克罗茨纳赫,与燕妮进行了结婚登记,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幸福的几个月。在这段时间除了黑格尔的书,马克思还阅读了大量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杰出思想家的优秀著作,这些阅读笔记构成了五大本《克罗茨纳赫笔记》。

1843年11月,马克思为了与卢格一起出版《德法年鉴》,带着燕妮来到巴黎。但这份杂志很快就因为政府的阻挠和主办者思想的分歧,仅仅出版一期就停刊了。但是在这唯一的一期上发表了恩格斯的《英国状况》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使得马克思第一次有机会对恩格斯有了了解。这对马克思后来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这些文章也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与终身合作的开端。

第二节 恩格斯的人生

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厂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纺织厂主,母亲是一位很有教养的中学语言教师。1837年9月,中学毕业的恩格斯就受父命退学到自家的巴门事务所实习,1838年7月至1841年3月在不来梅一家大的商业公司实习经商。仅有中学文化程度的恩格斯完全靠自学把握时代命脉,并著文批判德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教迷信和资本家的贪婪。

1841年9月,恩格斯因服兵役到了柏林。在这期间他利用一切时间去柏林大学听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

1844年2月,恩格斯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恩格斯与马克思比起来,在书斋里待的时间相对少一些,对社会的经济活动了解得多些,他经常接触工人,非常了解他们的处境。恩格斯的女友——爱尔兰姑娘玛丽·白恩士就是当时工厂里的一位女工,由于世俗的偏见,恩格斯与她一直没有举行婚礼。

通过《德法年鉴》的沟通作用,他和马克思对彼此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马克思由黑格尔到费尔巴哈直至最后走向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恩格斯则直接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并从中摸索着批判现实社会的理论武器和物质武器。

从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次在巴黎的会见,到1883年马克思去世,在此期间的39年,他们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肩作战。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恩格斯在晚年承担了整理、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二、第三卷手稿的工作,1885年7月,《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12月,《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在他主持下,1887年1月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他还再版了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以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著名活动家威廉·沃尔弗、格奥尔格·维尔特等人的作品,并筹备出版马克思全集。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第三节 终生的合作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有三个人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成就马克思。第一个是他的父亲,这是他的启蒙老师,他给了马克思与生俱来的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能力。第二个是燕妮,这是他人生的终身伴侣和事业上的得力助手。第三个就是恩格斯,这位终生都不离不弃地追随着他的朋友。

1844年8月,马克思在巴黎雷让斯咖啡馆会见了来访的恩格斯。这是他们的第二次会晤。这次会晤后,就开始了两人几十年的毕生创造性的合作,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联盟。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从此以后,马克思与他的家人失去了安宁的生活环境,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6月他们创办了《新莱茵报》。

19世纪50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所有的报刊都对他关上了大门。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国博物馆研读政治经济文献,埋头从事经济学研究。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做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他重返曼彻斯特,再次从事他所讨厌的经商活动。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查尔斯·达纳任编辑部主任的《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了500多篇文章。

居无定所、捉襟见肘的物质生活,至爱家人的先后离世,繁重的理论研究工作,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安乐椅上离开了世界。他被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