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唐代文学中围绕冥界展开的叙事文学作品数量、质量值得关注。以唐代游历冥界叙事作品为例,较完整的入冥故事近270个,占唐小说的5%多[1],这些故事涉及390余篇叙事作品,收录于50余种作品专集中。游历冥界被唐代作家视为重要的书写题材,一些作品集较为集中地收录游历冥界相关作品,如《冥报记》有18则、《广异记》有50则、《冥报拾遗》有16则、《纪闻》有13则、《宣室志》有12则、《酉阳杂俎》有15则,其数量在小说专集中所占比重不容忽视,标志此类题材作品迈入辉煌的阶段。

冥界题材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叙事类型,唐代冥界题材叙事作品在同类作品中意义颇为重要:

第一,作品叙事艺术与创作思维走向圆熟境界,确立文学典范并形成深远的影响效应。

唐代冥界题材叙事作品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魏晋六朝之时,此类作品开始兴起,但其传播范围、作品数量、文化蕴含皆有局限,文学艺术水平尚待完善。唐代叙事作品则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标志着此类作品的成熟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作品所反映的冥界观日渐成熟,已形成一种渗入社会生活的冥界体系;二是冥界叙事作品本身的成熟,包括题材内容、写作思想、艺术水平等皆达到一定水准,并形成一种固定的书写模式而广泛渗入到文人作品、宗教典籍中。

唐代冥界题材叙事文学有持久和广泛的“活性效力”,它流注多个地区、影响多个阶层,对后代同类文学作品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同一故事可能流传于中原、敦煌、巴蜀等不同地域,同一题材可能被唐代不同时期的作者所关注,打破地域与时间的局限,成为人们交流和借鉴的典范作品。唐人所描写的地狱景观、故事模式、文化现象、情节结构等要素,常成为一种范式被后代作品所延续。

第二,折射唐代丰富多彩的冥界观,展开一幅描绘民间信仰与士庶心态的叙事长卷。

唐代冥界题材文学具有典型的透视作用和研究意义,它是研究文学及相关宗教与文化现象的“密码本”。冥界题材被唐代各种文学体裁接受和展演,随历史更替不断演绎出新的内容,并成为唐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现象。深入研究此类作品,不仅对探讨叙事作品及文人书写心态有参考价值,还有助于解析其间的宗教观念、冥界思想与文化现象。

唐代文学作品中“地狱审判”、“生人判冥”、“因果报应”、“冥府掌禄”、“诵经修功”、“持斋修福”等内容构成庞大的死后观念系统,有助于揭示唐人冥界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冥界观,但其特征与理论框架相差较远。中国的冥界思想本身具有特异性,并不同于西方天堂、古印度地狱等学说。“在佛教传到中国以前,中国人关于死后的世界究竟持有什么样的观念?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同时又十分困难的问题。有趣,因为这是古代世界各民族都面临过的问题,在比较宗教史上有最重要的意义。”[2]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冥界观念亦值得关注,它还原了文化交锋与融合的初始状态。中国冥界观是本土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汉梵文化的交融性。唐代冥界观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重思想的影响,融合着原始宗教、道教、佛教思想因子。因此分析唐代冥界观既可明晰多种宗教演变与发展历程,可对比不同宗教的影响因素、触及深度,比如可掌握道教与佛教的哪些因素影响了冥界观,不同的宗教思想对冥界观产生何样影响,这对佛教、道教研究皆有参考价值。

唐代文学中的冥界观是受宗教思想影响的产物,但又有其独立性:它既受宗教思想影响,又体现出文学的特征。唐代冥界观处于中国冥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关注于此,并与其前、其后冥界观加以比较,有助于勾勒冥界观的流变历程。

第三,叙事作品蕴意丰富,可据此展开多元化研究。

“一个民族原始的死后世界观往往反映了它的文化特色,并且对它的个别成员以后的思想和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3]唐代游历冥界叙事作品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唐代文人志怪传奇、宗教典籍、敦煌文献等多种资料;游历冥界叙事作品涵容大量的文化与思想信息,提供佛教思想、宗教习俗、民间信仰、法律制度等多种信息,涉及文学、宗教学、法律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如唐代文学所描述的冥界律法与唐律渊源颇深,可以借此觇视唐代法律规则;唐代文学所描写的冥间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地狱冥判曲折反映人间律法的执行情况。游历冥界叙事作品中最常见的情景——量罪惩治,来源于现实基础却又被赋予宗教干预色彩,体现出道德与宗教的约束性。

总之,研究唐代冥界题材文学作品,不仅是通向唐代文学研究的一条学术途径,更有助于深入理解唐人宗教信仰的内涵、结构与渊源背景诸要素,掌握唐人死后观念在历史发展脉络中的地位和特殊风貌。

本书以唐代游历冥界叙事文学作品为探讨中心,或称入冥叙事作品。“入冥”这一概念沿自古人之说,《后汉书·冯衍传》卷二八云:“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王仁裕《玉堂闲话》记:“暴卒,随使者入冥。”乃人死后进入阴间、冥界之意。入冥叙事作品指以进入冥界为题材的叙事作品,而唐代入冥叙事作品包括文人创作的入冥题材小说和佛教徒创作的入冥题材故事,及敦煌入冥题材的叙事作品。就研究时间界限而言,以唐代为主,还涉及隋、五代时期小说,以求较为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死后空间的研究状况。

20世纪以来,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辑佚、辨伪、考证等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者开始以多角度、多学科的方式研究冥界思想与巡游地狱(游历冥界类型中的一种)题材叙事作品。

一 相关小说资料的整理与考订

前辈学者对唐代小说的辑佚、辨伪、考证做了大量工作,为后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以来,唐小说整理成果丰赡:汪绍楹点校《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王梦鸥《唐人小说校释》(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王汝涛等选注《太平广记选》(齐鲁书社1980年版)、王汝涛编校《全唐小说》(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这些作品收录了大量的入冥题材小说。李剑国先生《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对唐代作品集做了必要的考订和整理工作,不啻此类研究集大成者。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订的《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所收篇目众多,对所载唐人作品逐篇加以考证,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唐代游历冥界题材的叙事作品还保存于一些宗教典籍和敦煌文献中。对佛教典籍中的入冥小说,前人在整理和考订工作上关注有限;而对敦煌典籍中的单篇入冥小说或作品集,学者们做了很多整理校注工作。如王重民、王庆菽、向达《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郭在贻《敦煌变文集校议》(岳麓书社1990年版),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伏俊琏、伏麒鹏编著《石室奇谐——敦煌小说选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杨宝玉《P.2094〈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校考》等。

这些开拓性工作为研究唐代冥界文学打下了基础。但佛教文献中涉及冥界思想的叙事作品,尚未得以充分重视,殊为学界憾事。

二 文学中的“他界观”与“冥界观”研究

日本、中国台湾学者较早关注冥界思想,将“冥界”纳入“他界”中,如前野直彬认为“他界”包含仙乡与冥界。“他界”这一术语在日本广泛流行,但中国大陆学界对其内涵把握与认识尚不明晰。

1988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诹访春雄《日本的幽灵》,此书将中、日两国“他界观”加以比较,并将此种观念在不同国度的发展,视作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果与精神生活的联系。著者认为中国他界观至少有四类:山上他界,西方他界,海上他界,地下他界,融合着道教、佛教等综合因子。[4]这些概括描绘了中国他界观基本面貌,为后人提供了探讨的模式,但未曾深入研究。

台湾学界有关文学中的他界观研究,成果斐然。郭玉雯《聊斋志异的幻梦世界》(学生书局1985年版)界定“他界”的定义、观念,并将其划分为冥界、仙乡与妖境三类,还结合《聊斋志异》三种他界类型故事加以讨论。谢明勋《六朝志怪小说他界观研究》[5]从佛、道思想入手,剖析唐前他界观的产生与演变。萧登福《先秦两汉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道佛十王地狱说》等著作搜集大量的冥界、神仙思想资料并加以系统归类,堪称冥界研究的典范之作。海外学者余英时的相关研究深入到冥界研究内核之中,《中国死后世界观演变》一文是探讨冥界思想的重要学术成果。

台湾对唐代文学作品中的冥界思想关注较多。黄东阳《唐五代志怪传奇之记异题材研究》[6]、陈玉萍《唐代小说中冥界女性形象之虚构意义研究》[7]、林廷叡《唐代的幽冥世界观:地狱十王信仰结构与流变的探讨》[8]等论文对唐代幽冥世界观皆有所涉及,但对冥界中的文化现象相对较少关注,尚局限于分析某一种文学作品中的他界观。[9]

大陆学界探讨冥界观对文学影响的,有许祥麟《宇宙空间幻化思维与中国戏曲幽冥空间的塑造》[10]、龚贤《佛教宇宙观和生命时间观与南朝志怪小说》[11]等论文。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地狱观念加以系统概括。于为刚《中国地狱观念的形成与演变》一文就“地狱”观念在我国的形成与演变,做了必要的梳理[12]。杜斗城先生《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围绕“十王变”和“地狱变”揭示了许多内涵丰厚的文化内容,启人思考。

三 巡游地狱题材小说研究

海外学者对中国冥界游历小说关注较早。荷兰汉学家杜文达早在1952年就撰文研究《三宝太监下西洋记》入冥问题,他认为小说中巡历“酆都鬼国”的过程与西方中世纪时传说情节相符,故轻率断言中国冥界观传自西方。日本学者前野直彬撰文《冥界游行》反驳了杜文达的观点,文中梳理了中国冥界观念的演变与发展,对中国唐前入冥小说予以整理和归纳,并提出很多真知灼见。[13]

在游历冥界文学研究中,大陆学者多偏重分析于地狱对小说的影响,并对巡游地狱题材的小说做了很多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开始探讨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地狱。孙昌武先生《中国文学里的地狱巡游》是此方面的奠基之作。该文追溯中国地狱观念产生的思想渊源,认为中国地狱观念源自佛教,地狱巡游情节还与上古巫筮人神交流、道教游仙幻想传统有关,文章提炼小说中地狱巡游故事的框架,并概述此类故事的流变史。[14]侯旭东《东晋南北朝佛教天堂地狱观念的传播与影响——以入冥间传闻为中心》[15]、赵杏根《论我国旧小说中的地狱和阎王》[16]、韦凤娟《从地府到地狱——论魏晋南北朝鬼话中冥界观念的演变》[17]等论文皆论及入冥题材。

夏广兴对隋唐五代小说中的冥界描写做了一些考察[18],《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之第六章简单论及唐代小说中的地狱、阎罗王等观念[19]。范军讨论了唐前巡游地狱小说,指出地狱观念经过中国文化的洗礼在唐代基本完成“中国化”的过程[20]。他以《冥祥记》为中心分析“地狱巡游”对中国文学的贡献[21],认为中古小说中“地狱巡游”体现了佛教吸收儒道二教思想,逐渐形成既有别于印度佛教伦理,又不同于中国传统伦理的中国化的佛教伦理[22],为后人研究提供借鉴。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十九章对冥游题材小说作了类型归纳;陈登武《从人间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会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则结合唐代法律探讨了冥府游历中的地狱惩罚观念。

前人对敦煌文献中的入冥小说也做了一些研究。郑阿财《敦煌写本道明和尚还魂故事研究》、高国藩《敦煌俗文化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王昊《敦煌小说及其叙事艺术》(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伏俊琏等《石室奇谐——敦煌小说选析》皆讨论了敦煌文献中的入冥小说。

通过以上回顾,可以看出近年来有关文学中的冥界研究日渐勃兴。但总体来看,依然存有不少缺憾:

1.目前学界多关注于唐前冥界现象,对唐代的冥界叙事作品尚未形成系统研究。另外,对唐代冥界叙事作品中的文化现象关注不够,尚需深入研究。

2.目前研究偏重于地狱巡游题材,而对唐代游历泰山、游历冥府的故事关注度有限。冥界包含地狱、泰山等多重系统,只关注某一种类型,容易割裂冥界观,不利于解析冥界的真实情况。过多地关注佛教对地狱观形成的影响,或会忽视中国冥界观涵容道教、佛教等多种学说的事实。

3.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冥界观念和叙事作品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界虽对敦煌文献《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等作品做了不少研究,但仍有大量收录游历冥界叙事作品的佛教典籍尚未得到重视,如《金刚般若经集验记》、《三宝感通录》、《弘赞法华录》等书籍中创作和转引的叙事作品有待透彻研究。

4.对游历冥界叙事作品的来源和成书体例,有待继续研究。此外,在问题讨论上只关注冥界观念,容易忽视由此生发的成熟且广泛流传的民间信仰;在研究深度上,对冥界观影响文学创作思想、主题、内容、模式及文学演进之研究并未展开,尚未形成体系。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论题做全面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本书从唐代叙事作品的冥界描写及冥界观对唐代文学的影响两方面入手,考察文学对宗教思想的传承和改造,力求将冥界观念和文学描写置于广阔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第一,通过文学作品深化对唐代冥界思想的认识。围绕唐代文学中的冥界作品——主要以游历冥界的叙事作品为主——试图把握唐代文献记载中冥界观的特征,考察冥界观对小说的影响。从冥界概念、主宰人物、地域等特征对冥界思想加以体认,力求深化对冥界思想的理解和探讨。第二,对佛教典籍中游历冥界叙事作品加以分析。佛教文献中游历冥界叙事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据此对唐代游历冥界的小说作品进行辑佚、辨伪、考订工作,并考察游历冥界文学创作体例、来源流变、成书年代等问题。第三,阐释唐代游历叙事作品中的文化现象。结合唐代社会制度、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知识,从唐代小说与宗教经典两方面勾勒冥界中的文化现象,以期阐释其文化内涵。

文学中的冥界观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观,故在研究时需要虑及多方面的因素:第一,冥界信仰的思想基础。冥界观作为一种有关生死的观念,有自己存在与发展的思想渊源。哲学思想是支撑冥界观存在的理论支柱,也是建构冥界空间的框架。不同民族的冥界观,其思想理论相距甚远,所以了解冥界观形成的思想渊源是触及冥界信仰的关键。华夏民族的冥界观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集合体。中国冥界观的形成是一个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锋、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孕育着新思想的产生与成熟。因此,要厘清中国复杂的冥界观,必须追溯冥界思想渊源。

第二,冥界的类型。冥界作为一种空间存在,具有空间结构、境界类型。冥界的类型,是指死后世界的具体形态,这包含冥界处所、空间范围、冥界与此界的沟通渠道等要素。明晰这些要素才能解构冥界,深入探析其理论内核。中国文学中所描绘的冥界有着合乎本民族文化的类型与结构。早先,主要有两种固定的模式,即天、地。死者的魂魄处于两种境况的选择之中,要么上天,要么下地。后来,佛教、道教等文化丰富了冥界类型,亡魂亦可以在天、地之间居住停留。

第三,冥界内部的基本特征。考察冥界,除关注其外部空间结构外,还应留意冥界领域内的相关特征,包括冥界的时空观、具体生活模式、社会结构等要素。

第四,冥界的主要人物。冥界活动的角色是考察冥界观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活动角色的身份、来历、权限及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是冥界研究需要考察的方面。尤其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冥界人物具有或显或隐的发展过程,理清人物变化脉络是解析冥界观演变的方法之一。

总之,研究唐代游历冥界文学作品,对文学、宗教及文化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对于全面认识唐代作品、唐人心理,以及唐代的宗教思想和观念都具有重要价值。


[1]据李剑国先生统计,今存和可以考见的唐小说有百多种单篇传奇和百多种专集(不包括笔记),总共约五千篇(条),参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2]余英时:《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3]余英时:《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4][日]诹访春雄:《日本的幽灵》,黄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5]谢明勋:《六朝志怪小说冥界观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92年。

[6]黄东阳:《唐五代志怪传奇之记异题材研究》,台湾东吴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7]陈玉萍:《唐代小说中冥界女性形象之虚构意义研究》,台湾成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

[8]林廷叡:《唐代的幽冥世界观:地狱十王信仰结构与流变的探讨》,台湾东海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9]台湾研究还涉及唐代之后文学中的他界观研究,如林真瑜主要探索《三言》中所描写的冥界形式与内容,著者参考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对相关主题进行层递式的解读,勾勒出中世纪民间叙事的特色。林真瑜:《〈三言〉冥界书写的时空型研究》,台湾中兴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0]许祥麟:《宇宙空间幻化思维与中国戏曲幽冥空间的塑造》,《戏曲艺术》1997年第1期。

[11]龚贤:《佛教宇宙观和生命时间观与南朝志怪小说》,《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2]于为刚:《中国地狱观念的形成与演变》,《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4期。

[13]静宜文理学院:《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4),(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第1—45页。

[14]孙昌武:《游学集录——孙昌武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251页。

[15]侯旭东:《东晋南北朝佛教天堂地狱观念的传播与影响——以游冥间传闻为中心》,《佛学研究》1999年。

[16]赵杏根:《论我国旧小说中的地狱和阎王》,《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3期。

[17]韦凤娟:《从地府到地狱——论魏晋南北朝鬼话中冥界观念的演变》,《文学遗产》2007年第1期。

[18]夏广兴:《冥界游行——从佛典记载到隋唐五代小说》,《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

[19]夏广兴:《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318页。

[20]范军:《唐代小说中的阎罗王——印度地狱神的中国化》,《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1]范军:《佛教“地狱巡游”故事母题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2]范军:《中国地狱传说与佛教伦理》,《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