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文化论丛(2012)
- 刘志山主编
- 2842字
- 2021-03-25 18:37:50
一 面对移民文化的特区思想道德教育
特区移民文化不仅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为特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如果说特区移民文化是凝聚特区广大移民的黏合剂,那么特区思想道德教育就是使这种黏合剂潜移默化于人们心灵深处、形成向心力的推动者和作用者。因此,特区建设者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特区思想道德教育与移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通过特区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特区学校教育,形成特区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并使之内化为人们的思想信念和现代化理念,促进特区人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
(一)特区思想道德教育与特区文化建设相结合
特区文化建设是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区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文化建设等。因此使思想道德教育与特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就是把特区思想道德教育精髓渗透于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旅游文化之中。
社区文化是社区人际关系的“调节剂”,社区文化的好坏集中体现于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特区的社区文化建设,根据社区环境和居民的特点,汲取和弘扬特区移民文化,形成自己的社区精神,并在居民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得到展现。如深圳莲花北小区,通过开展“为老人献爱心办实事”、“自愿报名当义工,乐为他人作贡献”等活动,拆除了社区内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篱笆”,以“近邻胜过远亲”取代了“老死不相往来”,彼此感受到挚友亲情。整个小区见不到一块“禁止”、“罚款”之类的警示牌,然而,题为“莲花北,我们的家园”的村报,通过刊登各类服务信息和评论文章,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在小区营造出一种和谐、文明、友好的氛围,成为全国优秀示范小区。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成熟的标志,是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因此特区企业文化的建设,根据企业和员工的特点,汲取和弘扬特区移民文化,提炼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核心,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如深圳的康佳集团,从最初的300多名归国难侨员工弘扬爱国情,到国内外公司员工以面向国旗的“康佳晨读”为企业的精神象征;从施行“爱国爱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好学上进”16字厂风,到恪守“我为你,你为他,人人为康佳,康佳为国家”,再到“团结开拓,求实创新,以振兴民族经济为己任”,“康佳为国家”的企业精神在广大员工中形成了一股牢不可破的凝聚力,促使员工不断创新、拼搏、奉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名列“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
旅游文化是旅游景点的文化意蕴和内在魅力。特区旅游文化的建设,根据旅游景点的具体情况,汲取和弘扬特区移民文化,充实和丰富其文化内涵。如深圳的华侨城,确立“文化旅游”的理念,走“文化—旅游—文化”的发展道路,兴建“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人文景点,以文化为出发点,经过旅游这个中间环节,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落脚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使人们在旅游中受到文化熏陶、耳濡目染,深得教益,因此虽为人工景点,却长盛不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特区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
特区思想道德建设是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深化和发展特区移民文化的重要渠道。特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提炼和形成富有特区特色的深圳精神、建构与特区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伦理,而且还制定和完善特区的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因此特区建设者们把特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融汇于深圳精神、市场经济伦理和市民行为道德规范之中。
深圳精神是深圳人精神面貌的反映,深圳特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历史证明,凡是社会处于深刻变革的转折关头,都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的产生。而这种新的思想观念一旦产生,其威力无穷,往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并且对整个社会起着一种内在的无形的支配作用。因此,特区人在总结和概括特区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吸收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以及外来先进观念,提炼出以“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团结奉献、务实高效”为主要内涵的深圳精神,成为特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特区市民中得到广泛宣传和提倡,并转化为特区人的行动准则和价值取向。
特区的市场经济伦理是特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的价值和理性,它本身也内涵伦理秩序;同时,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作为支撑。特区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不仅可以成为特区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还可以推动转型时期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完善。因此特区人在研究和整合特区移民文化与伦理道德观念的过程中,吸取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精华,建构具有民族特色、适合特区发展的市场经济伦理,丰富和发展特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市民行为道德规范是对特区市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深圳精神和特区市场经济伦理在特区道德主体身上的内化和体现。因此特区建设者们通过制定、宣传和普及特区市民行为道德规范,使特区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确保特区移民文化在广大特区市民身上得到发扬光大。
(三)特区思想道德教育与特区学校教育相结合
特区学校教育是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灌输和渗透特区移民文化的主要渠道。它包括学科教育、品德教育和课外教育等几个方面。因此,特区建设者们在弘扬特区移民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教育、品德教育和课外教育等主渠道的作用。
学科教育是特区各级各类学校所开设的、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教育,是特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特区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特区学科教育,不仅传授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充分发挥教书育人功能,适当地灌输和渗透特区移民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特区青少年真善美的心灵。
品德教育是特区学校教育中系统传授思想品德理论、培养和提高特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是灌输和渗透特区移民文化的主阵地。特区的品德教育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努力形成和发扬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
课外教育是特区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是灌输和渗透特区移民文化最宽松、自由、活泼的教育形式。如深圳特区教育部门组织和开展的“与贫困地区小朋友手拉手、献爱心”的教育活动,“与港澳台小网民交朋友、讲历史、谈国情”的教育活动,以华侨城“锦绣中华”、蛇口赤湾炮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岭南村为基地的“回顾历史、了解现实、畅想未来”的课外教育活动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中,特区青少年亲身感受到特区移民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和魅力,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自觉地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