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既有研究没有将服务组织与农户关系置于构建体系的核心

虽然我们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伴随实践的发展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成果,但对研究现状已经有学者表达出不满(龙书芹,2009;楼栋、仝志辉,2014)。与本文在引论中提出的问题有关,本节主要对有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或组织的分类及其分类别的发展政策的研究进行评述。

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学者提出了以下代表性观点。孔祥智等(2009)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化指农业生产的服务依赖于生产部门之外的部门提供;二是组织的系统性,组织的系统性指不同服务组织有机结合,为农业提供综合配套的服务。李春海(2011)指出,作为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龚继红(2011)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定义为现代农业内涵的一部分,它是因农业产业内分工和外部关联而产生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生产和非生产性服务。孔祥智等(2012)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体化,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服务的各类机构和个人所形成的网络,其具体服务内容十分宽泛,包括物资供应、生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农产品的包装、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方面。综合上述研究,学者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户、生产部门、现代农业等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但是他们基本上认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外在于农户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一词典型地反映了学者的看法,农户(或农业生产者)生产劳动环节之外的其他环节被归于社会化,社会是相对于生产部门的边界而言,“社会化”兼有着生产部门边界之外和家庭经营边界之外的含义,只要在这两者边界之外的,就和生产部门和家庭经营构成一种“服务”关系,而只要农户或生产者被服务,似乎就一定有利于农户或生产者。

以上这些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内涵的研究支撑了学者对如何对体系内部的组织分类的研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类别,学者们提出了以下几种分类标准,第一种是按照是公益性还是营利性来分类,分为公益性、营利性、非营利性三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宋洪远,2010);第二种是按照服务内容分类,将服务组织分为流通、科技、金融等各类服务机构(仝志辉,2007);第三种是按照供给主体进行分类,分为政府部门主导、教育科研部门依托、龙头企业依托和农民合作组织依托(杨凤书等,2011)。提出这些分类的基本目的是根据各种类别的特点实行有区别的发展政策。但目前分类研究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结合特定区域、特定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研究,使得分类更多是逻辑上的,部分结合事实的分类也只是立足于现有的服务机构进行分类,而并不结合具体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客观地说,这种分类研究在潜意识里表现了一种政府本位意识和管理本位意识,受到了现有服务机构分类及其作用的视野限制,无法真正发现服务对象的需求及其对服务机构的要求。在潜意识里,学者们已经认为,不同类别的组织提供的服务是有区别的,根据不同的类别就可以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这也使得基于这种分类研究提出的对不同类别服务机构有区别的发展政策还是仅仅立足于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于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来说,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的相互关系才是根本性的,基于服务对象需求,各服务机构的相互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

以这些研究为依托,形成了2014年“一号文件”中所说的“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五句话。这五句话各有侧重。其中第一句和后面三句,体现出分类发展的思路,涉及对具体的组织或服务的发展政策,即公共服务机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乡村内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气象服务等的发展政策,在此不予评论。第二句涉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策略,值得重视。这一句说:“采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对如何推行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国家还通过国家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形式进行试点,但是对于提供服务的原则,在这里的政策表述中似乎已经确定无疑,那就是所谓“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我们需要问不同主体、不同形式的服务组织都要发展,考虑到它们同农户的不同关系了吗?同农户是纯粹市场交易关系的服务机构,仅仅促进其发展就能保证农民获得优质低价的服务吗?这些服务组织通过充分竞争就能竞争出一个社会化服务体系吗?如果成为体系,体系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保证做到“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供给的呢?我们上述质疑的根本点在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分类研究应该同时关注它们共同的服务对象的需求,应该同时关注由于这种需求所决定的不同类别的对农户服务内容和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