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对石林圭山大糯黑村彝族撒尼支系的调查与思考
- 王玲编著
- 3402字
- 2021-03-29 20:45:35
第四节 经济生活
一 经济结构概况
1951年,大糯黑村开展清匪反霸。1952年,开展土改。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56年,实行棉布计划供应,正式发行布票,实行肥猪收购。1954—1955年,实行互助合作。1956年12月,成立高级社、互助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1960年,大量宜良人、路南人被集中到圭山来大炼钢铁,开办公共食堂,免费吃饭。据村民高文华回忆,后来因粮食吃光,大糯黑全村600多人一餐只能分食两升荞面搅和熬成的汤。1960年12月,食堂停办,开始搞规模调整,大队规模变小。1961年1月1日,该村原先的两个大队调整为8个小队,每个大队调整为4个小队。1971—1978年,实行大集体,队员靠工分吃饭,组长管理组员。每个劳动力每天上午算4个工分,下午算8个工分,一天共算12个工分,每个劳动力每个劳动日最高可以分到0.4元钱,一般可得0.35—0.38元钱,一户人家年收入最多将近500元,当时年终结算要一周时间才能做完。村民全年总工分的70%为基本粮,30%为公余粮。当时实行用粮票购买粮食。全村有两个生产队,每队有70多户,两个队不到150户,人口为700人左右。1979年,由于村民栽种烤烟的技术较差,除去从外地买进烟秧的成本外,每个生产队一年的烤烟收入将近5000元。村民的收入全靠余粮款和养猪、卖猪收入。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进一步落实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的基础上,1981年12月29日,中共路南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包干到户责任制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后,圭山地区开始实行联产(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3年,大糯黑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的土豆、玉米被分发给农户。从1987年开始,村民的生活逐渐好转。1989年,全村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此后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呈现,有自开地、承包土地多的农户粮食产量高,收入也高。1988—1992年,大糯黑村完成的订购粮任务为27854公斤。该村的烤烟连年丰产,2003年全村粮食和烤烟均获丰收。
2002—2003年,全村各家各户的玉米等粮食都有结余,人均年产粮约1000千克,人均年纯收入约2000元。据2003年抽样调查显示,村里每户平均纯收入为4500—5000元,农户最高年纯收入为17000—18000元,多数农户年纯收入为6000—8000元,1/3的农户年纯收入在5000元以下,也有少数农户年纯收入不到1000元。参看2003年大糯黑村所属的石林县、圭山乡的相关统计数据,全圭山乡总收入为369万元,但支出为580万元,入不敷出,仍需石林县财政补贴才能解决全乡的温饱问题,全乡人均年收入为1410元,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石林县人均年收入为2170元。
农户的生产成本包括购买化肥和玉米种子等的费用。2002—2003年,平均每户每年开支800元左右的生产费用,有的农户开支超过1000元的生产费用。2003年,每袋重5公斤的玉米种的价格为38—40元,每户需购5—6袋,购买玉米种需开销200多元。土豆种所需数量不大。每亩烤烟地约需价值100元的化肥、50元的农药、3元的育苗营养袋。每公斤覆盖用薄膜的价格为7.58元,一亩烟地需5公斤价值约40元的薄膜。每亩地种植1200株烟苗,每株苗的价格为0.02元,一亩地约需价值24元钱的烟苗,每亩地出产的烤烟约需价值70元的煤炭。以上各项累计,每亩烟地需投入307元成本,还需犁地、理搡、打塘、烤烟等投工30个,按2003年当地村民外出打工者一个工可挣15元钱的标准计算,种植一亩烤烟地还需投工450元。如上述投料费、投工费两项累加,每亩烤烟地需投入757元。2002—2003年,平均每亩烤烟的毛收入为800—900元,因此农户种植烤烟所得的纯收入不太多。此外,种植烤烟还需合适土质、合理施肥及一定的烤棚烤烟技术,才能保证烤烟的质量和等级,从而能被石林县烟草公司的烟叶站收购,最终种植户才能获得一些收入。
二 各产业详细情况考察
下面的统计数字均由糯黑村委会于2004年2月提供。
表1—7 大糯黑村择年经济结构及收入情况(单位:元)
2001年大糯黑村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
1.农业总收入2455555元,其中出售产品年收入2381666元。
2.总费用164067元,其中生产费用120000元,管理费用44067元。
3.可分配净收入1241933元。
4.国家税金14344元,其中农业税10504元,农业特产税2507元,其他税金1333元。
5.上交国家13333元。
6.乡村集体所得23482元。
7.农民(全村共990人)所得总额1241933元,农民人均所得1254.48元。
8.流动资产合计20000元。
9.货币资金20000元。
10.固定资产合计10000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20000元,减累计折旧10000元,固定资产净值10000元。
11.资产总值3000元。
2002年大糯黑村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负担情况统计
1.国家税金14344元,其中农业税10504元,农业特产税2507元,其他税金1333元。
2.种植业生产费1202308元,其中粮食生产费480924元,林业生产费6548元,牧业生产费21598元,渔业生产费7858元。
3.净收入1064304元,可分配净收入1064304元;其中工业收入42000元,建筑业收入33333元,运输业收入6667元,餐饮业收入13333元,服务业收入13334元,其他收入31372元。
4.总费用1661206元,其中生产费用1311634元,管理费用44067元,其他统筹费用1146元。
5.农村经济总收入2673507元,其中现金收入1780823元。
6.农民经营所得总额1013134元,其中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所得93333元。
7.管理费11366元,手续统筹费12080元;上交国家有关部门13333元;乡村两级办学费9554元,优抚费1433元。
8.乡村集体所得23492元,其中乡村提留统筹23492元,村提留11360元。
9.出售产品收入1903769元,其中出售种植产品收入1825103元,出售林业产品收入33333元,出售牧业产品收入40000元,出售渔业产品收入5333元。
10.农民家庭经营收入2673507元,集体所有13334元,农民家庭共有1986667元。
11.汇总村民小组数2,农户数226,人口数998,劳动力人口数600,其中从事家庭经营人口数532。
12.货币性收入所得971334元,实物性收入所得41933元;第一产业所得948694元,其中种植业所得883120元,牧业所得26817元。
13.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份数226,农业承包合同份数226,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226。
14.流动负债合计15000元,应付款15000元,流动资产合计20000元,货币资金20000元,农户上交乡镇统筹款12080元。
2003年大糯黑村年终报表(制表人:曾毕华)
1.总人口990人,劳动力600人,其中男320人,女280人。
2.农业经济总收入2673507元。
3.总费用175229元,其中生产费用131163元,管理费用44066元。
4.净收入1121333元,可分配净收入114133元。
5.农民外出劳务收入20000元。
6.国家税金14344元,其中农业税10504元,农业特产税2507元,其他税金1333元。
7.上交国家有关部门13333元。
8.乡村集体所得23492元。
9.农业两税附加13010.6元;村组干部报酬8933.2元,五保户供养费1072元,办公经费8933.2元。
10.农民经营所得1333656元,农民所得总额1158951.8元。
11.流动资产合计15000元,货币资金15000元,固定资金100000元。
2003年12月20日糯黑村委会填报的2003年农村统计基层年报表
1.主要能源及物耗情况如下:用电量5.2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法计算)158.95吨,其中氮肥35吨,磷肥59吨,钾肥0.45吨,复合肥64.5吨;农用塑料薄膜用量3.8吨,其中地膜使用量3.7吨,地膜覆盖面积112公顷;农药使用量0.5吨。
2.主要农产品:玉米面积31.3公顷,单产5.25吨,总产164.325吨;马铃薯面积23.5公顷,单产15吨,总产352.5吨。
3.水果生产情况:园林水果27.45吨,其中苹果20.5吨,梨6.95吨;年末果园面积9.66公顷,其中苹果园7.2公顷,梨园2.4公顷。
4.畜牧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当年黄牛出栏30头,期末存栏487头,肉产量5.7吨;当年出栏猪690头,期末存栏694头,其中能繁殖母畜13头,肉产量51.75吨;当年出栏山羊412只,期末存栏847只,其中能繁殖母畜372只,肉产量8.24吨;当年出栏鸡2267只,期末存栏1867只,肉产量1.36吨,禽蛋产量3.6吨。附记肉类总产量67.05吨,奶类总产量58吨。
5.蔬菜及特种作物生产情况:蔬菜播种面积合计183.6公顷,总产量196.98吨。
(1)叶菜类面积39公顷,产量61.4吨。其中菠菜面积1公顷,产量1.3吨;芹菜面积1.3公顷,产量1.3吨;大白菜面积28公顷,产量44.7吨;圆白菜面积2公顷,产量3.4吨;油菜面积6.6公顷,产量10吨。
(2)瓜菜类播种面积13.4公顷,产量13.4吨。
(3)块根块茎菜面积113.4公顷,产量110.1吨。其中白萝卜面积83.4公顷,产量83.4吨;胡萝卜面积30公顷,产量26.7吨。
(4)茄果菜类面积4公顷,产量4吨。其中茄子面积4公顷,产量4吨。
(5)葱蒜类面积5.4公顷,产量6吨。其中大葱面积3.4公顷,产量4吨;蒜头面积2公顷,产量2吨。
(6)菜用豆类面积8.4公顷,总产0.54吨。其中四季豆面积1.4公顷,产量0.14吨;豇豆面积7公顷,产量0.4吨。
(7)其他蔬菜总产0.14吨。
(8)鲜蘑菇总产1.4吨。
随着大糯黑村发展起市场农业,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如村中种植有200多亩高产玉米,村民使用科学方法种植和管理,亩产达到687公斤。多数农户自种烤烟,从引进良种、营养袋育苗、化肥供应到烟叶的销售,都有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所需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各家各户的经营与石林县内外、云南省内外的市场接轨。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下,大糯黑村的经济迅速发展,彝族撒尼农户与石林当地坝区的汉族农户在文化、经济方面的差别在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