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四大名著:中国文化的世情与心灵密码

张霁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世界的人们都被新的未来图景震撼: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全方位改变人类生活,人类再一次站在了历史巨变的边缘。即将到来的转型中,很多风靡一时、脍炙人口的东西,或许转瞬间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有些古老文明的瑰宝,则一定会历久弥新,继续引领人类前行。文学经典从来都是文明宝库中最灿烂的明珠,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感受历史的兴亡沧桑,家国的动荡,族群的习俗风貌,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同时,文学又是一门艺术,以其对人性的深刻认知,对人类情感的入微刻画,对精神世界不懈的探寻,为我们这仅有一次的生之旅程提供意义。因此,在新时代到来的时刻,回归文学经典便显得尤为必要。深圳图书馆南书房夜话这一季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系列来得恰逢其时,每一场讲座,读者的认真参与都让人感叹:在这座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之城里,人们是多么向往知识与智慧。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并不那么熟悉这些文学经典,但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殷切的求知欲,让人深受触动。几百年的时光倏忽而过,然而,总有些永恒的东西,依旧可以激荡每个易感而求知若渴的心灵。

不管是否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说出与四大名著相关的一些元素,然而很多人并不会想到,在这四大名著的背后,蕴含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密码。可以说,理解了四大名著,便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形态、精神气质和生存的状态,并且这种了解是全方位的。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是《三国演义》的开篇,浓缩概括了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大势,也预告了这部奇书的主旨。《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故事,书中大小战争不下百起,其间,权谋与计策,义气与江湖,庙堂与战场,功名与利禄……作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乱世图景,刻画了大大小小四百多个人物,情节与人物之生动,都是以往的中国小说不曾具备的。除此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小说作者欲借此书表达的观念。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和依据的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而落实到具体认知里,体现了国人种种现世规则理念的却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无论是在动荡的时代,还是在太平盛世,人们总是渴望有体恤百姓的明君,刘备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要求:出身正统,看重情义,礼贤下士,仁爱忠厚。哪怕因过度的仁慈有“作秀”的嫌疑,也让百姓衷心爱戴——这是明君的典范。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因“忠义勇武仁信”等美好的品德,在死后晋升为神仙,直到今天还被广泛叩拜,这是因为关羽代表了人们对武将和“兄弟”这两个层面的最高要求。而每每在戏曲戏剧舞台上表现最多的人物诸葛亮,同时也是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老百姓对于贤相贤臣的渴望。这些经典的楷模,也是儒家正统观念对政治人物的要求,几乎可以应用于各个时代。他们本身便是中华文化伦理凝结而成。家国秩序应怎样维护,战争与政治智慧要怎样应用,“大丈夫”为人处世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在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故事中娓娓道来,这是文学独有的潜移默化的魅力。于是可以看到,不只是在中国,在儒家伦理辐射到的整个东亚文化圈内,《三国演义》都有巨大的影响力,伴随着巨大的历史沧桑感,一直以来在改朝换代的政治文化里占据重要的位置。

如果说《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指点江山的帝王将相,那么,《水浒传》刻画的是底层和流民的江湖,但和《三国演义》类似的是,贯穿始终的“忠义”是作者最看重的品质,并出现在书中几乎所有“好汉”身上,《水浒传》最早的名字便叫作《忠义水浒传》,“替天行道”则成了日后所有江湖黑道白道共同认可的杀伐原则。只不过,此“忠义”与彼“忠义”的内涵并不全然一致。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农耕文明体系下,即便是在民间和底层,也并不推崇古希腊的那种悲剧性个人英雄,哪怕是贩夫走卒,也必定因彼此之间的忠诚义气而联结在一起。阮小二有言,这一腔热血,要卖与识货的。因此当仗义疏财、代表了“忠义”的宋江出现在大小豪强(多为手工农商和小吏等底层人群或流民)面前时,各路英雄纷纷拜倒,尊他为首领。书中众好汉纷纷投奔梁山而来,一起打家劫舍、快意恩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样的日子至少在李逵这样有代表性的好汉看来,因其没有束缚而不晓得有多快活。

这种无束缚从而也无政府的状态,恐怕也是长期以来《水浒传》在四大名著中受非议最大的原因。“替天行道”显然是强梁为自己找的借口,这种“道”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完全经不起推敲,从李逵、武松等人滥杀无辜的行为来看,梁山好汉们认可和崇拜的是强悍的武力,完全不遵从社会正常的法律法则,有很强的反社会性,只不过这种反社会性被群体性包裹,以“忠义”作为连接纽带,获得了广大百姓特别是流民阶层的衷心拥护。而更隐秘的一层是:梁山好汉的随心所欲反社会秩序,伴随着强有力的武力,契合了平民心中被压抑的愿望,君不见,日后盛行的武侠小说,无论打着怎样的旗号,骨子里依旧是要“华山论剑”,比赛武功,崇拜强者的吗?在中国这样一个专制皇权盛行两千多年的社会里,小民长期处于被压抑和无尊严的状态下,内心的反抗意识无从也不敢抒发,《水浒传》里的强梁身上强烈的冒险精神和积极主动的进攻性,在小百姓的眼中看,鲜血淋漓却生机勃勃,让他们在幻想的世界里终于可以快意恩仇,肆意以一己的好恶杀伐,特别是在家国动荡无安全感的时期,对这种强力会产生加倍的渴求。恐怕,这就是《水浒传》作为一部反社会、歌颂暴力的小说,却长期以来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真正原因。读懂了它,也就大概读懂了千百年来中国广大底层百姓内心的一重隐秘愿望。

前面说过,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里,并不推崇悲剧的个人英雄,而一旦具备这种气质类型的人物出现,不是被消灭,就是会被限制、束缚、招降,最终纳入严密的社会主流伦理秩序里。孙悟空作为神通广大的英雄,“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连阴司的生死簿都被他修改,天宫因对他不够尊重也被他大闹,这样一个酣畅淋漓的人物,有着极其勇武的力量,却有《水浒传》里强梁没有的天真单纯,同时又有强烈的个人意志。但依然难逃如来的手掌心,被压在了五行山下。的确,在中国古代漫长而森严的专制皇权体系下,任你如孙悟空般有上天入地的本事,在铜墙铁壁面前也会轻而易举败下阵来。落败的孙悟空等到了解救他的唐僧,赋予了他一定限度的自由(有紧箍咒束缚),同时也肩负起取经的使命。与前面两部作品相似的是,孙悟空对唐僧也可谓“忠义”贯穿始终,除却个人的恩情外,或许也是因为:即使唐僧有再多人性的弱点,但他对取经事业执着而坚定的态度,足以让孙悟空尊重。师徒四人求取真经的过程有重重艰难险阻,而所有磨难都不过是现世社会的写照,如李贽所云:“作《西游记》者不过借妖魔来画个影子耳”,妖魔鬼怪背后的腐败社会规则,是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哪怕到了西天,都不能摆脱佛祖身边人的索贿。

明清时代的批评家们普遍认为《西游记》与当时盛行的心学有关,在这一视域观照下,取经被看作明心见性、悟道的过程,而这部小说中蕴含的儒释道思想中,也的确数次强调“心”的概念。然而,不管作者吴承恩本人当初有怎样的创作动机,在后世读者看来,小说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修道修心,而在于个人英雄孙悟空的美好品质。即使是戴了枷锁(紧箍咒)的征途,也丝毫没有影响孙悟空坚毅勇敢、一往直前,为理想奋战到底的牺牲精神。他的忠义由感恩而来,他对自由的追求也超越了普通人类的感官需求,他的执着不是由欲望构成,他的品质也是抽象化了的英雄精神,所以作者将其称为“美猴王”,这大抵也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个人英雄品质的一种理想。

与前面的三大名著相比,最晚出现的《红楼梦》是不折不扣的异数,不仅没有“忠义”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守则,甚至连社会秩序怎样都不在所思范围。“修齐治平”,兼济天下,固然不被主人公考虑,生前身后之事都一并被抛弃了,主人公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个“情”字。中国文化发展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终于出现了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语)的小说,这部小说以孤绝的姿态横空出世,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国文学的标高,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在这里,中国人第一次将无关家国的个人情感写得如此缠绵悱恻,第一次将人生的诸种退路堵了个彻彻底底,第一次不要传统伦理思想给予的安慰,第一次将“人要怎样生存”这一命题从现实中抽离,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作为王国维笔下的“宇宙之大悲剧”,《红楼梦》描写了清代百年簪缨大家族的兴衰,集诸种传统思想之大成又超越之,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与民俗,内容之丰富堪比百科全书,塑造了几百个生动无比的人物特别是女性形象,语言和艺术手法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它的伟大还远不止于此,作品对人类个体的关注与尊重完全有别于此前的家国集体文化,其内部蕴含的美学哲学价值,及其对人类处境的探究,居然接近现代人的心灵。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是一部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贾宝玉代表的“新人”,在儒家的家国伦理范畴内可谓百无一用,但曹雪芹在是书的开端就已然给出了与儒家传统伦理不一样的价值体系,“清明灵秀之人物”是他所要表现的群体,贾宝玉便是这一群体突出的代表。

儒家精英文化构筑的现世功名之路对贾宝玉这样的人来说,全然不构成吸引,让他醉心的是爱情和艺术的世界,“诗意地栖居”在贾宝玉眼中远胜一切功名利禄。在大观园这一作者设置的桃花源里,贾宝玉舍弃了现世的儒家秩序和功利追求,心心念念女儿为代表的自然审美准则。木石前盟不只是对爱情的追求和结盟,在更高层次上,它指向一种对僵死社会秩序的质疑,对回归自然心性的渴望,和对人类生存自由的向往。如果按照四大名著的时间线来看,发展到《红楼梦》这里,个体情感和心灵的形而上需求,已经被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的先行者提出并实践,虽然终究以悲剧结局,但却将这些美好期冀本身尽最大可能铭刻与传扬。更难能可贵的是,是书又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审美背景之下写就,对传统的中国式东方审美有一个总结性的书写,是以成为本民族贡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最大骄傲。

行文至此,只是将四大名著的某些思想特质进行了概括归纳,将它们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做一管窥,而文学之所以传世,首先在于其为语言的艺术,在这个层面上,四大名著皆是极佳的样本,需要读者自行细细品读,而本书中若干场讲座实录,是诸位学者专家在继承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思想及劳动的凝结,希望能对广大热爱经典的朋友有所帮助。也感谢深圳图书馆南书房夜话这一平台传播经典文学的良苦用心,这在任何时代都是莫大的功德。

2017年7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