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阅读书目

在西方学术界,对于德国简史的研究,建议阅读Hagen Schulze, Kleine deutsche Geschichte:mit Bildern aus dem Deutschen Historischen Museum(München: Beck,1996),该书已被翻译为英文,题为Germany: A New History(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较为翔实的德国通史,可参见由Pleticha Heinrich主编的6卷本Deutsche Geschichte(München: Bertelsmann Lexikon Verlag,1998)。在近代历史方面,比较权威的著作可参见Thomas Nipperdeys的3卷本Deutsche Geschichte 1800-1918: Arbeitswelt und Bürgergeist.Machtstaat vor der Demokratie(München: Beck,1998)、Hans-Ulrich Wehler的5卷本Deutsche Gesellschaftsgeschichte(München: Beck,1987、1995、1996、2003、2008)以及Heinrich August Winkler的2卷本Der Lange Weg nach Westen(München: Beck, 2002)。

对于中国的德国史研究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见山东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编写的《德国史论文资料索引:1904—1983》(济南,1985年)和黄正柏的论文《近年来国内德国史研究》(载《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对于德国的汉学研究感兴趣者,可参见夏瑞春编的《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张西平等主编的《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的部分章节、张西平的《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和《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等。

关于德国历史的通史类著作,均为本书的参考对象。建议有兴趣者可阅读以下译著:维纳·洛赫《德国史》(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艾斯勒《德国的教训:德国史指南》(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梅林《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拉甫《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波恩:Inter actions,1987年)、赫伯特·格隆德曼等《德意志史》(北京:商务印书馆,4卷,1986、1991、1998、1999年)、埃里希·卡勒尔《德意志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赖丽《德国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艾米尔·路德维希《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米夏埃尔·施蒂默尔德《德意志:一段找寻自我的历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和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0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或参见以下专著:杜美《德国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丁建弘等《德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孙炳辉和郑寅达《德国史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姚宝《德国简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费佩君《德国史话》(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吴友法和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李伯杰《德国文化史》(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马桂琪和黎家勇《德国社会发展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周惠民《德国史:中欧强权的起伏》(台北:三民书局公司,2003年)、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蒋劲松《德国代议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等。

关于德国文化的分析作品中,可阅读戈登·A.克雷格《德国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卡勒尔《德意志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马树德和顾彬主编《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德国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邢来顺《德国文化解读——人类文化苍穹的双子星座》(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年)、陆世澄《德国文化与现代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邸文《莱茵河:走进德意志》(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年)、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范大灿《德国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沃尔夫·勒佩尼斯《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傅安洲等著《德国的政治教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关于中德交往的历史,可参读张星烺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的部分资料、施丢克尔《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郭恒钰等编《德国外交档案:1928—1933年之中德关系》(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吴景平《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中德关系1861—1992》(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陈铨《中德文学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顾俊礼《世纪之交的德国、欧盟与中国:中德建交二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杜继东《中德关系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何兰《政治游戏中的一张王牌:德国对伪满州国政策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王殊《中德建交亲历记:从记者到大使的传奇人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陈仁霞《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1936—1938》(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刘立群《新世纪的德国与中国:纪念中德建交三十周年》(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卫茂平的《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叶隽《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和《主体的迁变:从德国传教士到留德学人群》(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及《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为框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周建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中德贸易》(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潘琪昌《百年中德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柯伟林《德国与中华民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单世联《辽远的迷魅——关于中德文化交流的读书笔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及《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