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的稳固

帝国初期的制度建设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初期,历代皇帝励精图治,在制度上推出了一系列稳固皇权的措施。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用家族政治与王室联姻的手段抑制公爵势力的扩展。在东法兰克王国向德意志王国的转变中,四大公爵(法兰克尼亚、萨克森、巴伐利亚和士瓦本)扮演着决定性角色。然而在帝国初期,公爵势力的存在却成为威胁皇权的重要因素。自亨利一世起,萨克森王朝(919—1024)诸皇(王)用恩威并重的方式应对公爵们的离心力量。一方面,他们严厉镇压公爵们的反叛行动,另一方面,又任命皇室成员为各地公爵,或建立皇室与公爵之间的联姻关系,如士瓦本和巴伐利亚两大公爵多由外族人或皇室姻亲担任。如此一来,至少在短期内,萨克森皇室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于中央权力的威胁。

其次,奥托大帝推行的帝国教会制度进一步分化了公爵势力,并建立起皇权与教权之间的同盟关系。政教合作本是法兰克王国的传统,历代国王掌握着任免主教的权力,教会也用涂油礼确认王权的神授性。奥托大帝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更增进了教会的特权。他让教会连同所辖土地脱离地方权力的控制(即“豁免权”),直接处于皇室控制之下,并向教会封授大量土地,以增强教会的物质势力。此外,他还授予教会首脑以世俗管理权,变主教为政府的行政长官。这便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主教叙任权”。帝国教会制度促成了神权政治的定型,并在事实上巩固了中央权力。

地图2.1 奥托大帝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

原始文献

亨利二世拒绝接受教皇的赠礼

公元1014年,亨利二世(Heinrich II., 973/978—1024)在罗马加冕。教皇本笃八世(BenediKt VIII, ? —1024)向他赠送镶有珍珠的皇权金球。皇帝没有接受这份礼物,而是转赠给克吕尼修道院。


很有意义,噢,圣父,是你准备了这份厚礼,是你用这个球形来表示我的政权,要按什么样的原则办事。但是只有那些远离尘世光辉,只愿追随基督十字架的人才配占有这份礼品,除此之外别无他人。


《德意志皇帝列传》,阿·米尔著,李世隆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 为什么亨利二世拒绝了教皇的赠礼?

最后,用废立教皇的方式证明皇权的至高无上。萨克森皇帝们笃信上帝,但把自己视作上帝在尘世中的最高代表,因而教皇只是皇权的附属。他们多次出入罗马,以自己的喜好废立教皇,甚至还有意安排皇室成员、一位德意志人历史性地担任教皇(即格雷高利五世,Gregor V., 972—999)。

皇权的巅峰:亨利三世的统治

公元1024年,萨克森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亨利二世无嗣而终。奥托大帝的玄外孙、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二世当选,开启了法兰克尼亚—萨利安王朝。但是,王朝更迭并没有中断各项制度的延续性。皇权上升的趋势在萨利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亨利三世(Heinrich III.,1017—1056)当政时达到巅峰。

亨利三世被誉为“上帝在地球上的总督”。阿·米尔:《德意志皇帝列传》,李世隆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89页。他不仅用武力平定内乱,还更为巧妙地用身兼法兰克尼亚公爵和士瓦本公爵的方式,扩大皇权的统治基础。在西边,他以决斗吓退了法国国王,夺回了洛林。在东边,他接连攻打匈牙利人、波兰人、斯拉夫人,稳定了帝国的东部边界。赫伯特·格隆德曼等:《德意志史》,第1卷(上),第399页。在罗马,他还支持教会改革,严禁圣职买卖,连续废黜三位涉嫌贿选的教皇。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上,亨利三世成为最后一位君临天下的实权皇帝。

地图2.2 法兰克尼亚—萨利安王朝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

亨利三世的英年早逝通常被视作帝国发展的转折点。早期制度建设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政教关系随着教会改革运动的深入而广受质疑。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也由于个人效忠度的降低和封建化的铺展而出现逆转。帝国陷入狼烟四起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