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管理环境

任何组织都不是独立存在、完全封闭的。组织存在于由外部各种因素构成的环境中,在与环境中其他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谋求其自身目标的实现。要进行组织的管理,就必须了解和把握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环境要素的种类及特点等,就需要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

一、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

以大量存在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组织为例。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从属于外部环境的原料市场、能源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中去获取。离开外部的这些市场,企业经营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此同时,企业出售用上述各种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也要在外部环境中实现。没有外部市场,企业就无法销售产品、得到销售收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就不能得到补偿,经营活动就无法继续。

外部环境为企业生存提供了条件,必然也会限制企业的生存。企业只能根据外部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来决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既然企业的产品要通过环境中的市场才能实现,那么,在生产之前和生产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这些产品能否被用户所接受,是否受市场欢迎。因此,外部环境在提供了经营条件的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经营。

对组织活动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环境是静态的,那它的影响再大,对其研究也无需反复强调、高度重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研究可以是一劳永逸的;对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进行一次深入的分析,便可把握它的特点,制定相应对策。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外部存在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比如技术在发展,消费者收入在提高,教育在不断普及,就连执政者也在经常更换。

环境的种种变化,可能会给组织带来两种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机会,比如新资源的利用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的产品,执政者的变化可能导致环保政策的修订;另一种是环境在变化过程中对组织的生存造成某种不利的威胁,比如技术条件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可能会使企业产品不再受欢迎。组织要继续生存,要在生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就必须及时地采取措施,积极地利用外部环境在变化中提供的有利机会,同时也要采取对策,努力避开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威胁。

要利用机会、避开威胁,就必须认识外部环境;要认识外部环境,就必须研究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这种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外部环境今天的特点,而且可以使我们认识外部环境是如何从昨天演变到今天的,从而揭示外部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并据此预测它在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组织面对的环境非常复杂而且难以理解和预测,因此,如果能把环境区分成不同的部分,将十分有利于组织识别和预测环境的影响。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难以准确而清楚地区分,所以,管理学界有许多环境分类结果。这里采用较常见的一种分类,即把环境分成三大类: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

二、组织的一般环境

极端地说,外部世界存在的一切均会或多或少地对组织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在“外部环境研究”的对象范围内。但是,这个广义环境中存在的所有因素对组织活动的影响有直接或间接的区别,程度有深浅之分。因此,对于组织活动影响程度很低的因素似乎没有必要紧密跟踪、详细研究,同时,人力和经费的限制也决定了不能将外部环境的研究对象确定得过于宽泛,只能将这种研究集中于那些对组织活动影响程度较高、方式较为直接的因素。

就不同组织而言,环境中对其直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不同的,但一般来说,大致可归纳为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五个方面。

(一)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即使社会制度不变的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由于执政党的不同,其政府的方针特点、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这些变化,组织可能无法预测,但一旦变化产生后,它们对组织活动的影响,组织是可以分析的。组织必须通过政治环境研究,了解国家和政府目前禁止组织干什么、允许组织干什么、鼓励组织干什么,从而使组织活动符合社会利益,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二)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价值观念会影响居民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的态度;审美观念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

(三)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影响组织、特别是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1.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如人口众多既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决定了总的市场规模庞大,又可能因其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充分满足,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繁荣显然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而宏观经济的衰退则可能给所有经济组织带来生存的困难。

2.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个地区的就业越充分,收入水平越高,那么该地区的购买能力就越强,对某种活动及产品的需求就越大。一个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对其他非经济组织的活动也有重要影响。比如,在温饱没有解决之前,居民很难自觉主动地去关心环保问题,支持环保组织的活动。

(四)技术环境

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反映着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技术进步会影响这些物质条件的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从而影响利用这些条件的组织的活动效率。

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一定的劳动者借助一定的劳动条件生产和销售一定产品的过程。不同的产品代表着不同的技术水平,对劳动者和劳动条件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技术进步了,可能使企业产品被那些反映新技术的竞争产品取代,可能使旧的生产设施和工艺方法显得落后,使生产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结构不再符合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关注技术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研究技术环境,除了要关注与所处领域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外,还应及时了解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该领域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

(五)自然环境

中国人做事,向来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天时”主要与国家政策相关的话,那么,“地利”则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资源状况等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是制约组织活动、特别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时尤其如此。比如,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开放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资,促进了投资环境的改善,给这些地区的各类组织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机会。此外,企业是否靠近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也会影响到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和交通运输成本等。

气候条件及其变化亦然。气候趋暖或者趋寒会影响空调生产厂家的生产或者服装行业的销售,而四季如春、气候温和则会鼓励人们到郊外远足,从而为与旅行或郊游有关的产品制造提供机会。

资源状况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的蕴藏不仅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而且为所在地区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没有地下蕴藏的石油,许多中东国家就难以在沙漠中建造绿洲。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初期也是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资源开采而逐渐积累资金的。资源的分布通常影响着工业的布局,从而可能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企业的命运。

三、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

组织不仅在一般环境中生存,而且在特殊领域内活动。一般环境对不同类型的组织均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而与具体领域有关的特殊环境则直接、具体地影响着组织的活动。

下面以企业为例来讨论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主要有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的竞争者、替代品制造商、原材料供应者以及产品用户等五种环境因素。

(一)现有竞争对手研究

企业面对的市场通常是一个竞争市场。从事同种产品制造和销售的通常不止一家企业。多家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用户,从而形成市场竞争。现有竞争对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的研究。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有多少?分布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哪些市场上活动?各自的规模、资金、技术力量如何?其中哪些对自己的威胁特别大?基本情况研究的目的是要找到主要竞争对手。

为了在众多的同种产品生产厂家中找出主要竞争对手,必须对它的竞争实力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指标主要有三类:

(1)销售增长率。指企业当年销售额与上年相比的增长幅度。销售增长率为正且数值高,说明企业的用户在增加,反映了相关企业的竞争能力在提高;反之则表明企业竞争能力的衰退。这个指标往往在与行业发展速度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时才有意义。如果企业当年销售额比上年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小于行业或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则表明经济背景是有利的,市场总容量在不断扩大,但企业占领能力相对地下降了。

(2)市场占有率。是指市场总容量中企业所占的份额,或指在已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本企业占领的。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不同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这是一个横向比较的指标。某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大,说明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多;消费者购买该企业而非其他企业的产品,说明该企业产品在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能力比较强。同样,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可以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变动。如果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本身虽然不高,但与上年相比有了进步,则表明该企业的竞争实力有所增加。

(3)产品的获利能力。这是反映企业竞争能力能否持续的指标,可用销售利润率表示。市场占有率只反映了企业目前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竞争实力,并未告诉我们这种实力能否维持下去;只表明企业在市场上销售产品的数量相对较多还是相对较少,并未反映销售这些数量的产品是否给企业带来了足够的利润。如果市场占有率高,销售利润率也高,则表明销售大量产品可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从而可以使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去维持和改善生产条件,因此较高的竞争能力是有条件持续下去的。相反,如果市场占有率很高,而销售利润率很低,那么则表明,企业卖出去的产品数量虽然很多,得到的收入却很少,在补偿了生产消耗后很少有(甚至没有)剩余,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是以较少的利润为代价换取的。长此以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无法维持的。

2.主要竞争对手的研究。比较不同企业竞争实力,找出了主要竞争对手后,还要研究其对本企业构成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力量雄厚、资金多、规模大,还是其他原因。研究主要竞争对手的目的是找出主要对手的竞争实力的决定因素,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3.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包括市场发展或转移动向与产品发展动向。要收集有关资料,密切注视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分析竞争对手可能开发哪些新产品、新市场,从而帮助本企业先走一步,争取时间优势,争取在竞争中的主动地位。

根据波特的观点,在判断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时,要分析退出某一产品生产的难易程度。下列因素可能妨碍企业退出某种产品的生产:

(1)资产的专用性。如果厂房、机器设备等资产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则其清算价值很低,企业既难用现有资产转向其他产品的生产,也难以通过资产转让收回投资。

(2)退出成本的高低。某种产品停止生产,意味着原来生产线工人的重新安置。这种重新安置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比如新技能的培训)。此外,企业即使停止了某种产品的生产,但对在此之前已经销售的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负责维修的义务。职工安置、售后维修服务的维持等费用如果较高,也会影响企业的产品转移决策。

(3)心理因素。特定产品可能是由企业某位现任领导人组织开发成功的,曾在历史上对该领导人的升迁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该领导人可能对其有深厚的感情,即使已无市场前景,可能也难以割舍。考虑到这种因素,具体部门在决策时也可能顾虑重重。那些曾经作为企业成功标志的产品生产的中止,对全体员工可能带来很大的心理影响,因此人们在决定让其“退役”时必然会犹豫不决。

(4)政府和社会的限制。某种产品的生产中止,某种经营业务的不再进行,不仅对企业有直接影响,可能还会引起失业,影响所在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因而可能遭到来自社区政府或群众团体的反对或限制。

(二)潜在竞争对手研究

一种产品的开发成功,会引来许多企业的加入。这些新进入者既可能给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有厂家造成压力,威胁它们的市场地位。新厂家进入行业的可能性大小,既取决于由行业特点决定的进入难易程度,又取决于现有企业可能做出的反应。原有企业可能采取的反击措施,迫使那些对某种产品生产跃跃欲试的企业不得不认真思考,慎重决策。

进入某个行业的难易程度通常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实际上描述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经济现象。第一,它表明企业经营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收回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小于此规模,企业经营不仅不能盈利,反而会出现亏损。与之相应的经营规模称“保本产量”或“盈亏平衡产量”。这是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投入较高的固定费用所决定的。比如,在特定时期,不论某种产品的生产数量有多少,这种产品的生产都要占用一定的生产设施和厂房。实际上,不仅产品的生产,而且物资的采购、资金的筹措、产品的销售、营销渠道的利用等均存在这样的最小规模。产品的性质不同,技术的先进程度不同,生产和经营的最小规模也会不一样。第二,这个概念还表明,企业生产和经营在达到盈亏平衡点以后,在未超过某个上限之前(在产量的增加尚未引起生产设施的调整,从而追加投资之前),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规模越大,企业就越具有成本优势。显然,最小经济规模、达到此规模以后扩大产量的必要性都给企业进入该行业后的投资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非所有希望进入的企业都能满足这种资本要求。

2.产品差别。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并不是完全均质的,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既可能是由产品的材料性质、功能特点或外观形状决定的,也可能是由主观因素形成的,比如广告宣传等因素使得某种产品对消费者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果原已生产这种产品的厂家,其市场地位已确定,其品牌已经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同,甚至使用户对其产生了一定感情,那么新进入者要想把用户吸引过去,就需付出很大的代价。

3.在位优势。是指老厂家相对于新进入者而言所具有的综合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原有企业已经拥有某种专利,从而可以限制他人生产相关产品;原有企业已经拥有一批熟练的工人和管理人员,从而具有劳动成本优势;原有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进货渠道,从而不仅可以保证自己扩大生产的需要,甚至可以控制整个行业的原材料供应,限制新厂家的进入;原有企业已经建立的分销网络对新竞争者进入销售渠道也可能形成某种障碍。

(三)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

企业生产的产品,从表面上看是具有一定外观形状的物质品,但抽象地分析,它们是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或功能。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品,而是一种抽象的使用价值或功能。不同的产品,其外观形状、物理特性可能不同,但完全可能具备相同的功能。比如,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轮船、火车、飞机,是一些外观形状、内部结构以及物理性能等都有很大差异的产品,但它们都具有能够帮助人们在地球上两点之间移动的功能。产品的使用价值或功能相同,能够满足的消费者需要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相互替代,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之间就可能形成竞争。因此,行业环境分析还应包括对生产替代品企业的分析。

波特认为,“替代产品通过规定某个行业内企业可能获利的最高限价来限制该行业的潜在收益。”也就是说,由于替代品的存在,即使行业内只存在少数生产企业,几乎垄断行业市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价格,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替代品生产厂家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确定哪些产品可以替代本企业提供的产品。这实际上是确认具有同类功能产品的过程。相对而言,这项工作是易于进行的。第二,判断哪些类型的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行业)经营造成威胁。这项工作较为复杂。为此,需要比较这些产品的功能实现能够给使用者带来的满足程度与获取这种满足所需付出的费用。如果两种相互可以替代的产品,其功能实现可以带来大致相当的满足程度,但价格却相差悬殊,则低价产品可能对高价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造成很大威胁。相反,如果这两类产品的功能/价格比大致相当,则相互间不会造成实际的威胁。

(四)用户研究

用户在两个方面影响着行业内企业的经营。其一,用户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市场潜力,从而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其二,不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用户研究也因此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用户的需求(潜力)研究以及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

1.需求研究

(1)总需求研究。包括以下分析:市场容量有多大?总需求中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多大?暂时没有支付能力的潜在需求有多少?

(2)需求结构研究。需要回答的问题是:需求的类别和构成情况如何?用户属于何种类型,是机关团体,还是个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各地区比重如何?

(3)用户购买力研究。需要分析以下问题:用户的购买力水平如何?购买力是怎样变化的?有哪些因素影响购买力的变化?这些因素本身是如何变化的?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的变化,可以预测购买力的变化,从而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

2.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

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

(1)购买量的大小。如果用户的购买量与企业销售量比较相对较大,是企业的主要顾客,他们则会意识到其购买对企业销售的重要性,因而拥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时,如果用户对这种产品的购买量在自己的总采购量以及总采购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必然会积极利用这种讨价还价能力,努力以较优惠的价格采购货物。

(2)企业产品的性质。如果企业提供的是一种无差异产品或标准产品,则用户坚信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其他供货渠道,因此也会在购买中要求尽可能优惠的价格。

(3)用户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将其经营范围扩展到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生产。如果用户是生产性企业,购买企业产品的目的在于再加工或与其他零部件组合,又具备自制的能力,则会经常以此为手段迫使供应者压价。

(4)企业产品在用户产品形成中的重要性。如果企业产品是用户自己加工制造产品的主要构成部分,或对用户产品的质量或功能形成有重大影响,则用户可能对价格不甚敏感,这时他们关注的首先是企业产品质量及其可靠性。相反,如果企业产品在用户产品形成中没有重要影响,用户在采购时则会努力寻求价格优惠。

(五)供应商研究

企业生产所需的许多生产要素是从外部获取的。提供这些生产要素的经济组织,对应于用户的作用,也在两个方面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其一,这些经济组织能否根据企业的要求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所需生产要素,影响着企业生产规模的维持和扩大;其二,这些组织提供货物时所要求的价格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的研究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或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以及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综合起来看,需要分析以下因素:

1.是否存在其他货源。企业如果长期仅从单一渠道进货,则其生产和发展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后者。因此,应分析与其他供应商建立关系的可能性,以分散进货,或在必要时启用后备进货渠道,这样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供应商提高价格的倾向。

2.供应商所处行业的集中程度。如果该行业集中度较高,由一家或少数几家集中控制,而与此对应,购买此种货物的客户数量众多,力量分散,则该行业供应商将拥有较强的价格谈判(甚至是决定)能力。

3.寻找替代品的可能性。如果行业集中程度较高,分散进货的可能性也较小,则应寻找替代品。如果替代品不易找到,那么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将是很强的。

4.企业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如果供应商垄断控制了供货渠道,替代品又不存在,而企业对这种货物的需求量又很大,则应考虑自己掌握或自己加工制作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如果不存在,或者企业对这种货物的需求量不大,那么,这时企业只能对价格谈判能力较强的供应商言听计从。

除了波特提出的五项具体环境要素之外,管理学界还有人提出其他要素,如管制机构、战略同盟伙伴等。管制机构与宏观环境中的政治环境不同,它主要指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企业行为的机构,如行业协会、工商行政部门、消费者协会、新闻机构等;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结成战略联盟,企业与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也可以在某一共同利益的联系下结成战略联盟。

概念应用1-5

外部环境

指出各题所描述的是哪一种外部环境因素。

A.顾客

B.竞争

C.供应商

D.劳动力

E.股东

F.社会

G.技术

H.政府

I.经济

_________1.宝洁公司开发了一种生物降解材料来取代其原有尿不湿产品的塑料衬垫,从而用过的尿不湿就不会长期占用大量的空间。

_________2.中国电信曾经是国内唯一的电信公司,但是后来成立了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以及其他的电信公司,它们分走了一部分原中国电信的顾客。

_________3.“我想开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但是可能申请不到贷款。因为虽然利率不低,但是银根依然很紧。”

_________4.公司的所有者们向CEO提出警告。他们声称如果今年公司的业绩还得不到改善,就要解雇这位CEO。

_________5.“管理者们要把公司卖给可口可乐公司,但是政府认为这样做违反了反垄断法。不知道我们公司下一步会怎么做。”

四、两种环境分析方法介绍

(一)识别环境不确定程度的方法

对环境进行管理的核心是环境中蕴涵的不确定性。分析环境首先要识别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美国学者邓肯(Duncan)提出从两个不同的环境层面来确定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程度:一是环境变化的程度,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层面;二是环境复杂性程度,简单复杂层面,进而得出一个评估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模型,见图1-8。

图1-8 评估环境不确定性模型

资料来源:转引自饶美蛟、刘忠明主编:《管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如果组织面对常规的需求环境,如为相同或极其相似的顾客生产同一种产品或提供相同的服务,则组织面对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例如公用事业行业。反之,如果企业面对变化极其快速的环境,而且不同的环境要素都在发生变化,则组织面对的是动态的、不稳定的环境,如计算机行业。

如果一个组织只与很少的外界部门相关,其面临的环境属于简单类型;如果组织必须面对许多外界部门,其面临的环境属于复杂环境。一般而言,组织规模越大,面临的环境越复杂。

(二)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管理要通过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来实现,因此,组织在分析外部环境的同时,必须分析其内部环境,即分析组织自身的能力和限制,找出组织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

任何组织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在其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及其经营目标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绝对不能割裂开来。如果一个企业能力很强,竞争优势十分明显,那么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对该企业便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相反,不具有任何经营特色的企业,外部环境再有利,也不会有快速发展。因此,应对比分析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与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把握住外部的机会,避开内部的劣势和外部的威胁。

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SWOT分析是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分析法的简称。这种分析方法把环境分析结果归纳为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四部分,形成环境分析矩阵,见图1-9。

图1-9 SWOT分析矩阵

用SWOT分析模型进行管理环境分析,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它把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时地调整组织的经营策略,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2)它把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关系用一个二维平面矩阵反映出来,直观而且简单。(3)它促使人们辩证地思考问题。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都是相对的,只有在对比分析中才能识别。例如,一般意义上讲,耐磨程度是衡量鞋的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制鞋商会因自己生产的鞋经久耐用而骄傲,并将其看成是自身的优势。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顾客已不关心鞋的耐用性,而是更关心款式。在这样的环境下,这家制鞋商原有的优势便不再是优势。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陷入“高质量的产品”没有人买的困境中,他们所谓的“高质量”大都是企业自我的感觉和判断。(4)SWOT分析可以组成多种行动方案供人们选择。由于这些方案是在认真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SWOT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实践中,成为最常用的管理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