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古典文献学基础
- 董洪利
- 1720字
- 2020-07-09 17:13:56
第二章 古籍版本学
第一节 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 “古籍”
讲古籍版本学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古籍”?
简单地说,我们一般所称的“古籍”,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各种形式的书籍。
二 “版本”
再来看什么叫“版本”,从字面上作解释,它的本义是什么?
“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七上:“判木也,从半木,凡片之属皆从片。”清段玉裁注:“谓一分为二之木。”
“版”,《说文解字》卷七上:“片也,从片,反声。”段玉裁注:“今字作板。”
即版、板为古今字;版就是片,是已经解析的“半木”,而不是完整的“全木”。
另外,“版”又可以解释为“牍”或“方”:
“牍”,东汉王充《论衡》卷一二《量知》:“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力加刮削,乃成奏牍。”《说文解字》卷七:“牍,书版也。”即经过刮削加工的木版成为“牍”片。
因为供书写用的木版呈方形,所以有时又称“方”。《仪礼注疏》卷二四《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东汉郑玄注:“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策,简也;方,板也。”这里解释一下:可以书写一行字的竹片或木片称为“简”,许多简编连而成“策”,而可以容纳数行文字的木片则称“方”,所以字数少就写在简上,字数稍多就用方,超过一百字就写在策上。
再讲“本”字。《说文解字》卷六上:“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即树根称为本,故有“根本”之说。
“本”,什么时候用来指称书籍的呢?最早见于汉刘向《别录》:
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梁萧统《文选》卷六《魏都赋》唐李善注引)
这里的“书”和“本”指的什么?前人说法不一,简单点,我们理解为“本”指需要校定的原本,即国家藏书,而“书”则指据以校对的他书,即刘向所称的“臣向书”、“长水校尉臣参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等等中外藏书,二者稍微有所区别。后来逐渐通用,书即是本,本即是书,“书本”便常常连用,就与今天一般无二了。
至于“版本”二字的连用,则始于宋代。《宋史》卷四三一《崔颐正传》:
咸平初,又有学究刘可名,言诸经版本多舛误,真宗命择官详正。
真宗咸平初,当公元998—1003年。
其他见于宋人笔记、文集记载的尚有多处,如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
板本初不是正,不无讹误。世既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朱熹《上蔡语录》后跋:
熹初得友人括苍吴任臣写本一篇,后得吴中版本一篇。
需要指明的是,宋人所谓的“版本”(或作“板本”)是专指雕板印刷的书籍。沈括讲得很明确: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梦溪笔谈》卷一八)
非雕版印刷的书籍,就称写本、藏本,而非“版本”。这与我们后世的“版本”概念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所称的“版本”范围要广泛得多,它不但包括刻本,还包括写本、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石印本等等各种形式,是个综合的概念。正如清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一《板本之名称》所总结的:
雕版谓之板,藏本谓之本。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自雕板盛行,于是板本二字合为一名。
我们下面要论述的“古籍版本学”的最基本概念“版本”,就是这么演变来的。
三 “古籍版本学”
狭义的古籍版本学,其研究对象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纸质图书,而广义的古籍版本学还包括先秦的简策图书等。
版本学现象出现得很早。有了成形的书籍,应该说便有了版本;对版本与版本之间的歧异现象加以留意、比较、推断,这就是一种萌芽状态的版本研究之学。它是伴随着书籍流传、同书异本的出现而自然萌生的,比如传说中先秦时孔子的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之举。
现在一般认为版本研究之学在西汉已经诞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是其向上发展时期,宋时正式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元、明持续发展,清代则达到鼎盛。
但是版本学正式定名却迟至清末,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一《版本之名称》中指出:
近人言藏书者,分目录、板本为两种学派……私家之藏,自宋尤袤遂初堂、明毛晋汲古阁及康雍乾嘉以来各藏书家,龂龂于宋元本旧抄,是为版本之学。
简单地说,所谓“古籍版本学”,就是研究有关古籍版本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形式尤其以刻本、写本为重点的古书版本,是一门研究古籍版本源流演变及其鉴定规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