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的职业境界

如前所言,无论是柏拉图创建的“学院”,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学园”,都把发现和传播新知作为自己最高乃至唯一的追求,学者们将探究和传播新知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的。同样,在竺可桢看来,所谓教授,并不是一个头衔、一个职称、一种待遇,也不是一种向上爬的阶梯,教授是一群“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作育后进为无上职责”注72的人士。实用功利的东西不是科学,同样也不是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追求,但它又必然是高校教师劳动的副产品。

陈寅恪先生学贯中西、知识渊博,通晓20多种世界语言,当有人问他为何不读出一个博士学位时,他说:一旦为了读出一个学位而读书,必定会限制自己阅读的范围,影响自己饱览群书和畅快阅读。同样,主张“大学为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的英国学者纽曼,在他去世后,刻在其墓碑上的墓志铭是:“走出阴影,步向真理”,从中可见其一生对真理的执着和对学生理智培养的志向和努力。

在哈佛读书时有“哈佛三杰”之称的,除陈寅恪外,还有吴宓和汤用彤,他们也是不要博士学位,均以追求新知为根本,认为无须用“学位”来证明自己的博学,而后来都成为国内著名学者和优秀导师。注73傅斯年先生也是如此,他一生连个硕士学位都没有拿到,但是没有人不佩服他的学问,有人把他和陈寅恪比作“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真正全副精力、心无旁骛用来读书。

科研与教学是谷超豪教授“人生方程”的横轴与纵轴。他长期为本科生开数学基础课,也开设过许多专门课程。“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注74这是谷超豪20年前写的一首诗,抒发了他对数学的眷恋之情,也道出了他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与执着。

被称为“真正的大学教授”的顾颉刚,为了躲避身边的人事纷争,也为了更好地读书和教书,一生流转于多所大学。到燕京大学后,他对老师胡适说:“自来燕京生活比较安定,校中固然党派甚多,但我毫无实权,且除上课外终日闭门不出,人家也打不到我的身上……这样地做下去,过了几年,我的学问一定可以打好一个基础。”注75由此可以看出顾先生志在学问、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与这些大师淡泊名利的境界相比,在当前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氛围的侵蚀下,部分教师守不住清贫,耐不得寂寞;对工作敷衍了事,对金钱趋之若鹜;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有悖于高校教师应有的“敬”“静”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