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之道 明德至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 田爱丽
- 1331字
- 2022-09-02 23:46:56
四、有教无类、平等待人的教育关怀
不分贫富、愚智,都让学生受到适合自身的教育,得到合适的发展机会,是教师必备的素养。人人有差异,学生亦不同。每个班级都有聪明、机灵、可爱的孩子,也会有相貌、思维、行为方面不那么受人喜爱的学生。有的学生出身富豪或高官之家,有的则出身贫寒。但是在教师心中,他们在人格上应是一律平等的,都是可塑之才,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之处,都是正在接受教育、正在进步的学生,教师须平等对待。
在音乐教育大师周小燕的一长串学生名单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先后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他就是廖昌永——一位赤着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的农家孩子。他记得,第一次在校门口见到周小燕老师,紧张的心怦怦乱跳,“吓”得赶紧逃到马路对面,连照面也不敢打。他不仅钢琴、乐理基础差,而且一开口就有浓浓的四川口音,这是学声乐的大忌。周小燕把他带回家,一句一句纠正,生活中更像母亲般对他关心、照料。廖昌永学习十分刻苦,进步很大,本科毕业后,又成为周小燕的研究生。在廖昌永心中,周小燕不仅是自己的老师,更是母亲、朋友。因此,他在功成名就的今天,在众多演唱场合,最爱唱的一首歌是《老师,我总是想起您》。
在“有教无类、平等待人”方面,国外的一些教师表现得同样尽心尽力。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对于日本学生和中国学生同样用心对待,上课认真讲解,作业仔细批改,与之耐心沟通交流。鲁迅毕业回国多年后,依然还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当今我国著名的德育研究者朱小蔓女士,在回忆自己的导师——俄罗斯著名伦理学家阿·依·季塔连科教授时,专门撰文以“永恒的道德—无尽的思念”为标题,深情回忆她在俄罗斯学习期间,导师对于专业的深思与热爱,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指导。在与导师相处的过程中,她渐渐感悟到导师之于伦理学研究的使命与志趣,并影响了她的研究生涯。注60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多年后回忆起第一次和钱学森见面的情景:
我抬起头来,
对面前这个身材不高、神情严肃的青年打量了一下,
然后向他提了几个问题,
所有问题他回答得都异常正确,
顷刻之间,
我就为他的才思敏捷所打动,
接着我建议他到加州理工学院来继续攻读。
其实,“有教无类、平等待人”的教育关怀不仅仅表现在对待学生上,同时也表现在与同事的相处方面。当年,叶企孙能聘请那么多名师到清华,主要是因为他没有门户之见,不搞近亲繁殖,所以名师就聚集在他周围。清华物理系第二届毕业生、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冯秉铨,在毕业40多年后还写信给叶企孙,他深情地说:“40多年来,我可能犯过不少错误,但有一点可以告慰于您,那就是我从来不搞文人相轻,从来不嫉妒比我强的人。”冯秉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1930年毕业时,叶企孙对他们几位毕业生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各个都比我强。”注61这是何等伟大的胸怀!
相对于这些大师的爱无差等、博爱众生,不得不承认,今天有一些高校和中小学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区别对待、爱有差等,非常功利。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名和利有帮助的学生,爱就会更多一些;而对其他学生,则是另一种态度。这已经引起了学生和社会的不满,是值得高校教师深思和警惕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