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1

B.3 上海环境治理发展历程回顾

艾丽丽 杨漪帆 裴蓓艾丽丽,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规划、污染源空间解析;杨漪帆,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地表水污染控制等;裴蓓,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规划、标准与管理。

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四十年中,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环保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其发展历程具有典型性。本文旨在通过回顾上海市40年来的环保工作,对环保历程中的里程碑和历史轨迹进行分析,探讨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变化,并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取得的经验,以指导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环境治理 改革开放 上海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同时,上海又是一个的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压力巨大的城市。通过持续多年高强度的环保投入,上海按照重点突破、系统谋划的原则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取得突出成效,环境管理体系日趋健全,在经济、人口、能源消耗和建设用地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总体持续稳定改善。上海环境保护和治理走过的奋斗历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息息相关。上海环境保护发展道路,从本质上讲,就是多年来从探索环保自身特点,向探索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二者的关系,并不断深化认识、正确把握客观规律的转变过程环境保护部:《开创中国特色环境保护事业的探索与实践——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30年》,《环境保护》2008年第15期。

一 上海市环境保护阶段分析

(一)第一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污染物排放仍呈无序状态,环境保护聚焦工业点源治理,主要围绕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开展综合治理,环境管理机构几经撤并,环境监督管理受到很大影响,环境问题渐趋严重。这一阶段,环境保护开始由消极治理向积极防治转化,污染防治由点源治理向区域治理推进,由单项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化。

1979年底上海市环境管理局正式成立,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也相继建立环境管理机构,全市性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形成。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环境法制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先后制订、颁布了《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上海市排污收费和罚款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一批地方性环保法规和政府规章,并以推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3项环境管理制度为重点,实施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实现了在国民经济大幅度增长情况下,到“七五”期末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低于1982年实际水平的目标。在专项领域治理方面,这一阶段水环境保护战略重点是优先解决上海市民的饮用水源保护以及黄浦江流域治理,动工建设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颁发了《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建立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黄浦江主要支流苏州河进行治理,1988年8月启动了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大气方面,深入开展消烟除尘行动,开展了“基本无黑烟区”和“烟尘控制区”建设,到1990年,上海市建成烟尘控制区341.4平方公里,覆盖率达98.3%,城区降尘量从1977年的41吨/月·平方公里下降到18吨/月·平方公里陆福宽:《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海环境保护二十年回顾》,《上海环境科学》1992年第8期。。工业污染防治方面,20世纪80年代重点整治了污染严重的工业街坊,1986年起,开始对和田路、新华路、桃浦等环境污染严重地区进行综合治理。这三个严重污染地区的废水处理,工艺废气、粉尘治理,不能就地改造的点源的搬迁,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有关综合治理工程,均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政府每年的环保实事项目。

(二)第二阶段(1991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

20世纪90年代,上海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亟须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亟须改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上海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一阶段,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转化为全过程控制,由区域治理向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发展,确立并实施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1年成立了市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由原副市长倪天增负责,由市人民政府委、办、局及区、县政府领导组成。环境法制向体系化方向发展,1994年完成起草上海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完成了上海地方环保法规体系框架研究,提出了基本法规范、组织法规范、程序法规范、污染防治法规范、监督管理法规范、资源保护法规范和标准等框架结构吕淑萍:《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国环保产业》1998年第2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在1994年首次进入全国前10名。在专项领域治理方面,水环境保护从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为重点转变为饮用水源保护、苏州河和中小河道全面推进的流域污染防治,2000年底实现了基本消除苏州河干流黑臭的目标。大气污染治理从烟尘控制转向调整能源结构和控制机动车尾气等综合防治。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全解决了居民用气普及问题,紧接着开展燃煤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和机动车尾气治理。1997年,上海在全国率先使用无铅汽油。工业污染防治向过程控制、集中控制、总量控制的战略转变。从侧重工厂企业的污染末端治理转变为布局优化和产能升级的全过程控制,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通过倒逼机制,大量“三高一低”的企业被淘汰或转产,保留的企业加快了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完善污染治理设施。1994年和1995年,先后摘除新华路和和田地区重污染帽子,2000年本市实现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绿化建设方面,1990年以后,上海绿化建设从“见缝插绿”逐步过渡到“规划留绿”,将绿化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规划布局,结合道路建设、旧区改造、河道整治、企业拆迁、拆除违章建筑和新城建设等,不断扩大绿地规模,大大加速了城市绿化景观建设,逐步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吴健:《上海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环境效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S1期。

(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

进入21世纪,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城市发展,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环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本市环境质量与举办世博会和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一阶段,上海将环境保护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内,以迎接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000年启动了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由市长挂帅、各委办局和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在全市建立了“沟通协调、检查督促、跟踪评估和信息反馈”的工作机制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5307/node25455/node25459/u21ai602117.html.。修订完善了《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落实了郊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绿化林业建设、畜禽养殖场关闭等补贴政策徐祖信:《2004年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暨本市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04年11月24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第7期。。在专项领域保护方面,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中心城区竹园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开始商业性运行,郊区建成了一批污水处理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全面完成,污水治理三期工程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实现了基本消除黑臭目标。大气环境治理全面推进,通过严格实施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任务,开展“基本无燃煤区”建设,对重点区域、企业逐步实现天然气替代,启动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提高新车排放标准,淘汰燃油助动车,将“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工作列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固体废物治理力度加强,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四期以及嘉定、崇明、青浦一期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等无害化处置设施相继建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废品回收利用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工业污染治理取得突破,吴淞、桃浦工业区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桃浦工业区彻底消除了恶臭,吴泾工业区整治全面启动;在上海化工区和漕河泾工业区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经济和环境效益逐步显现。农业污染治理逐步深入,重点关闭了一批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建设了一批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利用中心;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冬季闲田种植绿肥等措施,大幅削减了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生态建设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新城建设,绿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外环生态绿地、大型楔形绿地、公园等相继启动建设,实现市民出行500米有休闲公园的目标。此外,先后建成了松江佘山、崇明东平、上海海湾、上海共青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上海市被国家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四)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

作为超大城市、后工业化城市和经济转型城市的典型代表,上海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攻坚期,生态环境质量与全球城市定位和市民期盼仍有较大差距。这一阶段,上海提出了“优化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引领,以提升环境质量和总量减排为核心,聚焦源头防控、结构调整、绿色转型,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强化污染联防联控和协同控制。

环保参与城市综合决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融入了更多的绿色发展和环保要求,明确了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环境质量的红线要求,提出了“一条红线、一张图”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出台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法律法规;对照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研究出台了一批污染排放、能耗、用地、绿色制造等标准和准入条件。逐步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绿色金融、环境保险、信贷等政策工具正在成为推进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第三方治理成为污染治理的新趋势。长三角区域在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在专项领域保护方面,水环境治理以全面消除黑臭和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主。2010年建成了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工程,2016年底完成黄浦江上游金泽水源湖及相关工程建设,全市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污水处理等级不断提升,污水处理厂标准提至国标一级A标准。开展万河整治,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河道。大气环境方面,开展分散燃煤设施的整治、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等工作,全市基本实现无分散燃煤;全面开展企业VOCS治理;启动土壤污染场地修复试点,土壤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围绕“五违”问题,开展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吴泾、高桥、吴淞、桃浦区域整体转型加快推进。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焦炭、铁合金、平板玻璃、皮革鞣制等全行业退出,铅蓄电池、砖瓦完成行业整合。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大幅度削减养殖总量,全市不规范畜禽养殖场户全部关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态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外环生态专项工程,黄浦江45公里岸线贯通工程全面完成,6座郊野公园相继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享受绿色生态的重要空间。

二 环境保护主要成效分析

(一)持续高强度环保投入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环保投入逐年增加(见图1),全市环保投入占同年GDP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超过5000亿元。

图1 上海市1991~2017年环保投入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1.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上海污水处理起步较早,20世纪20年代,英租界当局先后建成了北区、东区、西区三座污水处理厂。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上海对这三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扩建,又陆续兴建了曹阳、彭浦、东昌、日晖等四座污水处理厂。同时,配合城市近郊和卫星城新兴工业小区的建设,建成了张庙、闵行等五座一级简易污水处理厂。1968年,为配合援外工程,又兴建了彭浦新村污水处理厂(今北郊污水处理厂)。20世纪70年代,改建、扩建了曹阳、闵行、彭浦新村污水处理厂。到20世纪90年代初,又先后建成了曲阳、龙华、天山、程桥、吴淞、泗塘、长桥七座污水处理厂。

1988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993年12月主体工程建成通水,对改善苏州河水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合流一期工程截流了原来每日排入苏州河的100多万立方米的污水,然而,却未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1997年,合流污水二期工程开工,这是20世纪末上海利用国际银行贷款建设的最大的污水治理工程。1999年底,污水治理二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上海南部和东部地区长久以来污染黄浦江的污水,被成功截流入输送管网内,每天集中排污处理100多吨污水,从而使上海市污水处理能力从原来的41%提高到60%;同时,还有效改善了黄浦江中、上游段和浦东地区河道的水质,保护了饮用水源,效益显著。

在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按照“中心城区集中治理、郊区相对集中治理”的战略,竹园和白龙港2个大型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合流污水三期工程启动建设,郊区按照“市场建厂、政府建网、同步推进”的原则,基本建成了一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吴健、黄沈发、王敏、胡冬雯、吴建强、唐浩:《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第9期。。至2017年底,上海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53座,总处理规模为831.7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4.5%(见图2)。目前,上海正在继续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积极提高污水处理等级,已有37座污水处理厂执行不低于国标一级A标准,竹园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以及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也将于2018年和2019年完成。

图2 上海市1999~2017年污水处理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上海水资源公报》。

2.电厂和锅炉污染治理情况

“十五”期间,上海以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和能源结构调整为根本举措,划定了“无燃煤区”和“基本无燃煤区”的范围和实施方案,全力控制煤烟型污染。制定了《上海市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方案》和《上海市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专项资金扶持办法》等一系列环保补贴激励政策,多措并举推进燃煤(重油)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环保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出现持续空气重污染过程》,《环境与发展》2015年第6期。。15年来,累计完成9000多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目前,上海市已全面完成经营性小茶炉、小炉灶等分散燃煤设施的整治工作,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以及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调整工作。除公用燃煤电厂和钢铁窑炉外,全市基本实现无分散燃煤。

从“十五”开始上海加快了燃煤电厂脱硫项目的步伐。2005年上海外高桥热电厂率先完成了燃煤机组烟气脱硫;2006年,制定和实施了《上海市“十一五”期间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施方案》,950MW燃煤发电机组完成了烟气脱硫工程。“十二五”期间,燃煤电厂脱硝工作正式启动,《上海市“十二五”燃煤电厂脱硝工程建设奖励办法》《上海市燃煤电厂脱硝设施超量减排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分别于2012年修订和2013年发布,对燃煤电厂脱硝超过基准排放量的减排量给予补贴。全市18家燃煤电厂(装机容量约为1.5万兆瓦)实现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和超低排放全覆盖,并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固废处理处置能力建设情况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固体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1985年老港垃圾填埋场开始建设,共有五期工程,由于未能严格防渗,一、二、三期现已封场。2003~2005年,老港卫生填埋场四期、御桥生活垃圾处理厂、江桥垃圾焚烧厂二期等一批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徐祖信:《2004年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暨本市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04年11月24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第7期。。随后,嘉定、崇明、青浦、奉贤、松江、闵行等各区也先后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截至2017年,全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24650吨/日,其中焚烧13300吨/日,全年清运生活垃圾899.5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15年起一直保持100%http://www.tjcn.org/tjgb/09sh/35333_3.html.(见图3)。同时,积极探索资源化利用方式,美商生化处理厂采用好氧堆肥处理技术、普陀生化处理厂采用厌氧发酵处理技术,为生活垃圾生化处理技术提供了实践经验。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居住区覆盖家庭累计达500余万户;“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覆盖400余万户。

图3 上海市2002~2017年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环境统计年鉴》《上海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上海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上海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自2000年之后大都保持在95%以上(见图4),电子废物收集、交投、处置利用网络系统初步建立。自1998年起,上海对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实行许可证管理。目前全市形成危险废物安全填埋、焚烧处置、物化处理、综合利用等多样化经营,覆盖了44类危险废物。

图4 上海市1980~2017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三)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

近30年里,受人口增长的影响,上海生活及其他废水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5)。1996年上海综合生活污水排放量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比重首次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量,2017年比1987年增长近4倍,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重也从23.5%增至85%,已取代工业废水成为废水排放总量的最大贡献源。大气污染排放方面,随着民用燃气和清洁天然气的使用,尽管上海废气排放总量不断上升,但生活及其他废气排放总量相对平稳,占废气排放总量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吴健、胡冬雯、王敏、黄宇驰、吴建强、唐浩:《上海人口变化与资源环境效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见图6)。

图5 上海市1990~2017年废水及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图6 上海市1991~2017年废气及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与此同时,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下达了全国各地污染减排任务,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是近十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治理模式。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污染减排工作。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结构减排等措施多管齐下,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7)。2017年,上海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了35.2%、25.5%、50.6%和37.7%,污染减排成效显著。

图7 2006~2017年上海市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

(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00年以来,在全市人口数量增加近5成、经济总量增长4倍、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2倍的情况下,上海通过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的持续深化,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境内大小河流密布,河流密度高达6~7公里/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1%~12%。水环境质量对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境内主要水体包括黄浦江、苏州河、长江口等。2017年,全市主要河流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23.2%,IV~V类水质断面占58.7%,劣Ⅴ类水质断面占18.1%,较1991年有大幅改善,当前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氨氮http://www.sepb.gov.cn/fa/cms/upload/uploadFiles/2018-06-04/file3194.pdf.

2001~2017年长江口化学需氧量(COD)总体呈下降趋势,改善幅度达34%;氨氮下降趋势显著,降幅达到77.3%;总磷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长江口7个断面水质处于Ⅱ~ 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见图8)。1991~2017年黄浦江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其中氨氮浓度下降了71%,总磷和COD浓度改善了28%左右,目前黄浦江6个断面水质处于Ⅲ~IV类,沿程水质基本稳定(见图9)。苏州河水质总体改善显著,其中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从最高点的85.9mg/L降至当前的14.7mg/L;氨氮年均浓度从最高点的11mg/L降至当前的2.2mg/L左右;总磷浓度从最高点的0.8mg/L降至当前的0.3mg/L左右(见图10);目前苏州河7个断面中,4个断面水质为劣Ⅴ类,3个为Ⅴ类,总体处于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水平。

图8 长江口2001~2017年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上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图9 黄浦江1991~2017年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上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图10 苏州河1991~2017年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上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2.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上海长期以来通过推进燃煤锅炉改造、电厂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控制和扬尘污染控制等手段,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不断改善上海环境空气质量,取得明显成效。传统污染物SO2、NOx和PM10等浓度自2005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11),其中SO2年均浓度已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已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随着上海市对城区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的加大,全市NOx浓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近年来全市NOx年均浓度稳定在0.045毫克/立方米左右,未达到新国家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图11 上海市1990~2017年SO2、NOx、PM10年均浓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上海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2013年,PM2.5首次被纳入监测体系,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来评价空气质量状况。2017年底,上海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8%,较2013年(基准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见图12)。PM2.5日均浓度为0.039毫克/立方米,较2013年(基准年)下降38.7%(见图13)。

图12 上海市2013~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

图13 上海市2012~2017年PM2.5浓度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

近30年来,上海酸雨频率显著提高,2012年达到高峰,比1990年提高了近60个百分点,与之对应的是降水pH酸碱度也从1990年的5.38下降为2012年的4.64。从2010年开展总量减排以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替代,二氧化硫浓度大幅度下降,随之上海的酸雨频率大幅下降,pH酸碱度也逐步提高,基本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见图14)。

图14 上海市1990~2017年pH酸碱度和酸雨频率变化

资料来源:《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

三 攻坚克难,有针对性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

(一)工业区综合整治成效突出

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等导致了新华路、和田路、吴淞、桃浦、吴泾等地区污染特别严重,厂群矛盾非常尖锐,危害居民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和城市形象。这些地区规模大,情况复杂,治理难度高,是上海环境保护的“硬骨头”。自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市政府将这些重污染地区环境整治列为市重点项目,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实行政策聚焦,有计划地开展环境整治,全力完成治理任务,区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谱写了新时期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1.桃浦、吴淞工业区整治

(1)桃浦工业区

桃浦工业区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位于上海市西北角,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重要医药化工工业基地,工业区内原有上海染化八厂、上海化纤一厂、上海第六制药厂等30多家中型国有企业,每天3万多吨工业废水任意排放,致使区内河道常年黑臭,还使桃浦镇4000多亩土地几乎无法种植;大量恶臭气体排放,导致附近地区经常气味难闻。群众反映强烈,人大代表年年有提案要求解决工业区污染问题。

1987年上海市政府批准实施市计委、市经委《关于上海市桃浦工业区总体规划实施计划的报告》。经过10年治理,投资7.26亿元,完成46个单位、99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建成80吨/时集中供热站,进行除尘脱硫,拆除34台分散锅炉,建成日处理为6万吨的桃浦污水处理厂,动迁居民303户,新建绿化面积660亩。1997年桃浦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阶段性任务,摘去了重污染帽子。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发展,桃浦工业区周围已形成30万人口规模的居民区和同济大学沪西校区、上海信息学校等教学科研机构。为此,上海市政府明确桃浦工业区功能定位为都市型工业区,要求进一步进行环境综合治理,调整工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桃浦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被连续列为2000~2002年和2003~2005年两轮环保三行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经过三年整治,桃浦工业区关停和治理了21家企业27个恶臭气体污染源,消除了恶臭影响,达到了既定的整治目标。目前工业区内所有工厂都实现了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主要产生恶臭的生产厂或生产线已停产,部分工厂已转为都市型工业,厂界臭气浓度和管道有组织排放监测全部达标,居民关于恶臭等方面的信访投诉明显减少。

(2)吴淞工业区

吴淞工业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北部,宝山区的东南部,总面积为21平方公里,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建设,聚集了包括冶金、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在内的近120家企业(据1997年统计),集中了全市10%的污染大户,排放工业粉尘占全市总量的27.1%,全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排出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的量是全市平均排放量的9.3倍、6.1倍、75.8倍;区内河流年黑臭天数达200天;区内布局不合理,居民区和工厂用地混杂,有1150户居民住宅处于区内严重污染地段;绿地严重不足,绿地率仅为2.8%。

2000年7月,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市政府成立了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批准了《上海市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上海市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计划纲要》《上海市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配套政策的实施意见》3个文件,要求2005年完成整治任务,并列为2000~2002年、2003~2005年两轮环保三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经过努力,吴淞工业区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淘汰了16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和40条污染严重的生产线,完成了43个重污染源的治理任务,建成了工业区集中供热网,加强了绿化建设和道路扬尘整治,基本实现了用地布局合理、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和生产工艺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彻底改变吴淞工业区重污染的形象徐祖信:《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大突破》,载徐祖信主编《上海环境年鉴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工业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环境质量改善显著:2005年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68毫克/立方米,较2002年下降了17.6%;2005年降尘为13.5吨/平方公里·月,较整治前下降了2.7吨/平方公里·月,区域环境质量在国内同类工业区中处于领先地位。

2.吴泾工业区整治

吴泾工业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南部,闵行区中南部沿黄浦江区域,面积为12平方公里,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上海重要化工能源基地。区内集中了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氯碱有限公司、上海吴泾热电厂等一大批大中型化工企业和大型电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对环境影响也大,有一部分产品和生产线工艺设备落后,污染排放严重,需要淘汰更新。区内有居民3051户,厂群矛盾尖锐。

2005年,吴泾工业区整治全面启动,成立了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机构,明确了吴泾工业区整治规划和有关政策,完成了拦焦除尘、氯化氢气体治理等污染治理项目,完成了第一批352户受污染影响严重的居民搬迁工作。近年来,上海市进一步加大了吴泾工业区的整治力度。2006年2月,华谊集团下属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一号焦炉正式关闭。之后,4号焦炉和6台煤气发生炉也相继关停,每年可减少用煤量约44万吨,减少废水排放44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50吨、COD排放40.4吨和苯并(a)芘排放226公斤,对吴泾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整体关停爱国热轧厂,华谊集团公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出规划外新增治理和关停项目11项刘家欣、喻文熙:《产业转型下的环境思路——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的探索和实践》,《环境经济》2009年第Z1期。

3.南大工业地块综合整治

南大地区位于上海市西北角,30年前,南大地区是上海中心城区化工、皮革产业转移的基地,承载了10家央企、20家市属企业、34家转制企业以及3000余家租赁企业;化工、仓储、皮革等重污染产业和大量违章厂房遍布6平方公里土地http://city.eastday.com/gk/20170718/u1ai10725227.html.。因为污染状况严重,一度在国家环保网格色块中呈现“黑色”,南大地区整治势在必行。在第四轮和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南大地区综合整治均列为重点任务,并连年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整治工作也从专项治污逐步过渡到产业能级提升和带动周边区域整体转型。经过多年综合治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环境难点得到妥善解决,南大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南大在全市率先开展土壤修复试点,在土地开发的规划阶段就统筹考虑污染场地治理,目前已实施了40个区域、累计123个地块的土壤修复试点,对全市工业区土壤修复提供借鉴http://city.eastday.com/gk/20170718/u1ai10725227.html.

4.金山地区综合整治

位于金山地区的杭州湾北岸化工产业带是我国石化产业集中区,其中分布着上海化工区、上海石化、星火开发区、金山第二工业区、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区等诸多化工石化产业园区或大型企业。区域化工特征污染较为突出,恶臭污染、水体黑臭是群众投诉的焦点。

2015年,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环境问题,金山区启动了首轮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化工产业核心区、生态整治区和辐射区,确立了511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并严格按照“可感受、可评估、可考核”的要求,全力推进金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经过首轮三年的环境综合整治,截至2017年底,511个项目顺利完成。化工特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提升绿色转型和深化治理,2018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2018~2020年)》,相比首轮三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效率、要求都越发严格,在整治范围上进一步聚焦金山卫区域,分为产业核心整治区及生态综合整治区两部分,重点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社会源污染治理、河道整治、绿化和防护林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苏州河的“复活”

苏州河是上海市的母亲河,横贯中心城区,也是上海城市文化尤其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两岸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造成苏州河黑臭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初,苏州河污染治理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8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正式启动,2002年底全部完成,总投入约为70亿元人民币。主要工程包括支流截污、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上游支流建闸控制工程、综合调水、河道曝气复氧、环卫码头搬迁及水域保洁、虹口港和杨浦港旱流污水截流、虹口港水系整治、防汛墙改造和疏浚等10项。一期整治完成后,苏州河干流基本消除黑臭,水质主要指标逐年向好。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武宁路桥断面,氨氮从1998年的12mg/L以上降至2002年的5.9mg/L,溶解氧增长近一倍,水质基本达到了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河道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下游着生动物种类增加了近一倍朱石清、朱锡培:《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和启迪》,载张仲礼、王泠一主编《2006~2007年: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03年4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开工,主要工程包括苏州河河口水闸建设、梦清园二期工程、苏州河上游地区——黄渡镇污水收集系统工程、苏州河中下游水系截污、苏州河沿岸市政泵站雨天排江量削减工程、绿化工程、市容环卫工程、西藏路桥改造8项。2005年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二期整治完成后,苏州河干流水质进一步好转,除氨氮和溶解氧外,其余指标基本稳定达到Ⅳ类,并且上下游之间水质指标差距逐步减小,主要支流也已基本消除黑臭。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2006年开工,工程为期两年,投资约34亿元人民币。三期整治主要聚焦底泥疏浚以及沿岸直排污染源的截污。底泥疏浚后,苏州河的水质进一步改善,2008年武宁路桥断面主要水质指标优于上游来水赵屯断面。

今天的苏州河,两岸居民打开窗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河畔两边丰富的生态景观廊道成为市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原有河边的很多工业旧址厂房经过改造成为上海新的时尚艺术地标,苏州河真的焕发了新的生机。

(三)打造世界级崇明生态岛建设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我国面积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的第三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总面积为1200.68平方公里。长期以来,受崇明交通相对闭塞、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吸引力弱等因素制约,崇明全岛并未全面开发,也正因如此,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良好,发展潜力很大。2003年,“生态绿岛”的发展定位首次提出,这也为崇明岛的建设明确了方向。2006年11月,《崇明三岛总体规划》发布,规划中确立了建设现代化生态岛的总体目标及具体指标;2010年1月,《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发布,提出了建设崇明生态岛的六大专项行动领域及保障措施体系;2011年启动实施为期三轮的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崇明生态岛建设迈上了新的征程http://cmb.shcm.gov.cn/html/2018-04/04/content_4_1.htm.

四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总体发展定位不断转变,城市功能布局持续优化,在城市高速发展、人口规模快速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上海的建设用地规模接近底线,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一直以来,对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和各阶段所亟须解决的资源环境问题,上海致力于探索符合特大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保护战略也相应发生了转变。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通过多年持续高强度的环保投入,以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聚焦水、气、土、固体废弃物等领域亟须解决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系统谋划了一批带动性强、具有针对性、能解决突出问题、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大任务项目,切实解决了一批重大的环境问题。作为超大城市、后工业化城市和经济转型城市的典型代表,上海当前面临着人口、土地和环境等约束更加趋紧的挑战,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攻坚期。在《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到203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但当前生态环境质量依然是影响城市整体发展的一个突出短板,与市民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和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向2035年目标,上海要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更大力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早日建成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

参考文献

环保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出现持续空气重污染过程》,《环境与发展》2015年第6期。

环境保护部:《开创中国特色环境保护事业的探索与实践——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30年》,《环境保护》2008年第15期。

刘家欣、喻文熙:《产业转型下的环境思路——上海市闵行区环境保护的探索和实践》,《环境经济》2009年第Z1期。

陆福宽:《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海环境保护二十年回顾》,《上海环境科学》1992年第8期。

吕淑萍:《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国环保产业》1998年第2期。

吴健:《上海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环境效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吴健、黄沈发、王敏、胡冬雯、吴建强、唐浩:《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第9期。

吴健、胡冬雯、王敏、黄宇驰、吴建强、唐浩:《上海人口变化与资源环境效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

徐祖信:《2004年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暨本市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04年11月24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第7期。

徐祖信:《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大突破》,载徐祖信主编《上海环境年鉴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朱石清、朱锡培:《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和启迪》,载张仲礼、王泠一主编《2006~2007年: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