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风及其类型

一、中风

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中风的传统定义是“24小时以上脑神经功能缺损,或在24小时内死亡”。这个24小时的定义是用来区别短暂性脑缺血(可在24小时内完全康复)。

中风若早期治疗,可以减少中风后遗症,现在很多人用其他概念来代替,如脑攻击或急性缺血性脑综合征,反映一旦出现中风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迫切性。

此外,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症状,现代医学对于中风是这样阐述的:中风是由于脑部供血受阻而迅速发展的脑功能损失,可因血栓或栓塞造成缺血或出血。

需要明确的是,中风属于急症,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并发症和死亡。在美国,中风是第三大死因,在美国及欧洲它是导致成人残疾的首因。在世界各地,中风是第二大死因,并可能快速成为死亡的头号杀手。

由于中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此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当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二、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急性脑血管病,中医称为中风。由于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因此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称其为“中风”。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较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薄厥”“偏枯”的论述,《金匮要略》更是提出了中风的临床分型。

在中医看来,中风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真中风”是由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导致;“类中风”是由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流窜经络,蒙蔽清窍而致。此外,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常见的病因包括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

三、中风的种类

中风可分为两大类:缺血性与出血性。脑缺血是因为血液供应中断,而脑出血是因为脑血管破裂或不正常的血管结构导致。80%的中风是由于脑缺血,20%是由于脑出血。

(一)缺血性中风

由于脑部供血不足,造成脑组织功能障碍及坏死。原因包括四个,即血栓(脑部形成阻塞血块)、栓塞(栓塞从其他地方形成,如图1-2所示)、系统性供血不足(一般性系统性供血不足,如休克)以及静脉血栓。未知原因的中风称为来源不明。

图1-2 缺血性中风发生机制

(1)血栓性中风,即血栓(血块)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附近形成。因为阻塞动脉是渐进的,血栓性中风发病症状比较慢。

(2)栓塞性中风是指来自动脉其他地方的栓塞、颗粒或碎片阻塞了血供。栓塞最常见,但它也可以是其他物质,例如脂肪(如骨折导致骨髓外溢)、空气、癌细胞或细菌群(一般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因为栓塞源自其他地方,局部治疗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所以,必须查明栓塞来源。因为栓塞是突然发病,症状往往开始时最严重。此外,栓塞可能被吸收,随血液流动至其他地方或完全消失,栓塞症状可能是暂时性的。

(3)系统性供血不足是身体部分血流量减少。常因为心脏泵功能衰竭,心脏骤停或心律失常,或因为心肌梗死、肺栓塞、心包积液,或出血造成血液从心脏输出减少。低氧血症(血中氧含量低)可能促成供血不足。由于全身供血减少,大脑的各部分均会受到影响。这些部位的血流不一定停止而是减少,引起脑损伤。这种现象也称为“最后草甸”,用以形容在灌溉的最后草甸收到最少水量。

(4)静脉血栓。脑静脉窦血栓导致中风是由于静脉压力超过动脉压力。失血性转变(漏出血液流到受损脑组织)比其他类型的缺血性中风梗死可能性更大。

(二)出血性中风(图1-3)

图1-3 出血性中风发病机制

颅内出血是颅骨内任何地方的血液积累。一般将颅内出血分为内出血(脑内出血)与外出血(头骨内,大脑外)。内出血是因为颅内脑实质性出血或脑室内出血。外出血又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与颅骨间出血),硬膜下血肿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大部分的出血性中风都有其特殊的症状(如头痛,头部外伤)。

脑出血是出血直接进入脑组织,形成一个逐渐扩大的血肿。脑出血通常发生在小动脉,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外伤、出血疾病、淀粉样血管病、非法使用毒品(如安非他明或可卡因)及血管畸形。血肿不断扩大直至周围组织限制它的扩大,或出血进入脑室系统、脑脊液或软脑膜而解压。脑出血30天之后的病死率为44%,高于缺血性中风,甚至高于非常致命的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