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风基本知识

第一节 脑与脑血管的基本知识

一、脑

脑位于颅腔内,经枕骨大孔和脊髓连续。脑发生于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前部,由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髓构成(图1-1)。一般将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脑干。神经管的管腔,随着脑的发育而变化,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诸脑室。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凸出的部分称为“脑回”,凹下的部分称为“脑沟”,大脑最表浅的一层称为大脑皮质,皮质下面的部分称为皮质下部。

图1-1 大脑结构图

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脑的重量虽然仅占体重的2%~3%,但脑的需氧量却占人体总需氧量的20%左右,所以有人称脑细胞是细胞中的“贵族”。因此脑的血液供应异常丰富。脑细胞每分每秒都在紧张地工作着,必须耗用大量的氧和糖来保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可是脑细胞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会制造及贮存任何营养物质,一切营养来源全靠“外援”——血液供应。所以只有不停地向脑内输送血液,才能维持脑的正常功能。脑细胞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氧与葡萄糖。脑细胞每分钟消耗的氧约占全身的1/4,消耗的葡萄糖约占全身的1/5,这么大量的氧和葡萄糖均是依靠血液输送到脑内,可以设想一旦发生出血或缺血,这条运输线中断了,受这条血管供应的脑细胞就会立刻缺氧、缺葡萄糖,血液好比是粮草饮水,一旦血流不畅、中断或血管破裂,脑部的养分减少甚至消失,也就是出现“缺粮断水”时神经细胞的功能将出现“故障”,甚至于在几分钟内死亡;这时“司令部”的指挥失灵,本来由其支配的身体器官也会随之失去控制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二、脑血管与脑供血的特点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进入脑的动脉可分为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颈动脉系统支配大部分大脑,而椎-基底动脉系统则分布在小脑、脑干及大脑的后部。脑血管的分布就像茂盛的大树一样,分支不计其数,分了又分,越分越细。

颈动脉入颅后依次分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由两侧的锁骨下动脉发出,在第6到第1颈椎横突孔内上升,经过枕骨大孔入颅后,在脑桥下缘联合成为基底动脉。基底动脉前行到中脑处又分为两条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在颅内先后分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以及小脑上动脉等。两侧大脑前动脉之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由后交通动脉连接起来,形成脑底动脉环(又称Willis环)。当脑动脉环的某一处血供减少或闭塞时,可互相调节血液供应。另外,颈动脉尚可通过眼动脉的末梢分支与颈外动脉的面、颞浅及脑膜中动脉的末梢分支吻合。椎动脉和颈外动脉的末梢分支之间以及大脑表面的软脑膜动脉间也有多处吻合。脑底动脉环与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相沟通,使两大动脉系统得到连通。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对调节、平衡上述两大动脉系统之间、大脑半球之间的血液供应以及当此环某处血管狭窄或闭塞时从对侧得到血供,确保大脑的血液供应极为重要。

颈动脉系统,又称前循环,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底节等),当发生中风时典型表现为偏瘫、感觉减退和视觉障碍,有时出现单瘫或失语。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后循环,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枕叶和颞叶的基底面、枕叶的内侧面及丘脑等)以及小脑、脑干,当发生中风时,最常见的症状为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以及眩晕。

三、脑动脉的解剖特点

脑的血管比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及梗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它本身的解剖特点导致的。

(1)脑动脉的管壁结构和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不同。它的动脉壁内膜层厚,有非常发达的弹力膜,中层和外层壁较薄,没有弹力膜。所以,脑动脉几乎没有搏动,这样可避免因血管搏动而影响脑功能。

(2)脑动脉不像其他部位的血管那样有静脉伴行。脑静脉和颈静脉之间有静脉窦形成,它是颅内所特有的结构,这就导致了中风症状表现比较复杂多样。

(3)脑动脉细、长、弯曲度大,缺乏弹性搏动,因此它不易推动和排除随血液而来的栓子,故易发生脑栓塞。脑血管内膜厚、无搏动,又易引起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脂类物质沉积,使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栓形成。此外,因脑动脉壁较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又容易破裂出血。如支配基底节、内囊部位的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豆纹动脉破裂,造成的脑出血约占55%,所以有人将其称为出血动脉。

四、脑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在心、脑、肾、四肢和肠系膜等任何动脉部位,引起相应部位的各种病变。某些部位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就像在体内埋藏了一枚“定时炸弹”,一旦破裂或被阻塞,则可立即置人于死地。如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则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发生在脑动脉,则容易诱发脑栓塞或脑出血(或称中风);发生在肠系膜动脉,则可产生一系列腹部症状,严重者则会发生“腹中风”;发生在四肢,则可引发四肢动脉破裂出血等症。

脑动脉硬化时,脑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弹性下降或消失,脑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速度变慢,脑供血不足,进而造成脑细胞营养不良,代谢障碍,或狭窄管腔引发脑梗死,或硬化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所以,脑动脉硬化是中风的前提,预防及治疗脑动脉硬化是减少中风的重要措施。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全身各处动脉的硬化程度不同,各个部位动脉硬化的危害对健康的影响也不相同。全身包括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硬化区:一是心脏动脉硬化;二是脑组织的动脉硬化;三是颈动脉硬化。心脏动脉硬化可引发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可引发脑出血。那么,颈动脉硬化会引发什么后果呢?

颈动脉比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当颈动脉硬化时,就像两只手掐住了颈部,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感到头晕、目眩,思维能力显著降低。时间长了会造成脑萎缩。如果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会阻塞动脉血管,造成失明、偏瘫,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颈动脉硬化会严重降低人的生存质量,的确是最危险的动脉硬化之一。

五、血栓

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内任何部位的血液发生凝固,称为血栓。血栓的形成包括三个基本因素:一是血管壁损伤;二是血流减慢;三是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如产生高凝状态等。对血栓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血管壁损伤,而动脉硬化又是造成血管壁损伤的最主要因素。动脉硬化斑块导致血管壁结构的改变,并吸引血小板黏附在血管壁。血管狭窄和血黏度增高又可造成血流变慢,进一步促使血小板积聚。

附着在心脏或者动脉壁上的血栓以及动脉硬化斑块,本身结构上非常不稳定,在某些情况下会从管壁上脱落,成为伺机作案的“流窜犯”——栓子。栓子沿着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的方向顺着血液流动,当前方血管口径细到栓子无法通过时,栓子就被卡住了,于是造成动脉栓塞。栓塞处的动脉随即发生痉挛,使血管口径更小,栓塞更紧密。在栓子后方,因为血流停滞,随即出现血液凝固,并与前方栓子连接构成血栓,犹如彗星的尾巴,逐渐延长,有时竟长达1米。若栓子“流窜”到脑血管的分叉处就可发生脑梗死或脑栓塞;“流窜”到心脏则可发生心肌梗死。

(一)血管血栓形成需具备3个因素

(1)血管壁的改变,就是动脉硬化而造成血管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内膜受到损伤等。

(2)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纤维蛋白、血细胞比容、血脂、血糖等升高均会使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和血小板的聚集性、黏附性发生显著的改变。

(3)血液流动速度减慢。

(二)血管血栓形成分3个阶段(过程)

(1)血栓前状态(也称高黏血症):在这一阶段产生头晕、头痛、疲乏无力、记忆力降低、工作效率低、失眠等症状。高凝血症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2)附壁血栓:因为动脉硬化、血液黏度增高及血液流动速度缓慢,使得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纤维蛋白、胆固醇等)沉积在血管内膜上,引起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供血不足。如冠状动脉有附壁血栓,造成血管狭窄则可引发冠心病,随之产生各种症状,如心前区疼痛、心律不齐等;如脑血管有附壁血栓(即狭窄),血流减少,发生明显的供血不足,除了有头晕、头痛症状外,同时会发生一侧肢体麻木、肌张力降低,而且逐渐加重,如在这时采取溶栓治疗,就可以防止脑血栓形成。当血管完全堵塞,血流完全中断,就会造成偏瘫,昏迷等严重后果。

(3)血管血栓形成(即血管腔完全堵塞):血管完全堵塞是因为在附壁血栓阶段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防治,造成血管完全堵塞,血流中断,出现如昏迷、偏瘫等临床症状。

预防血栓形成,首先需解决血栓形成的3个因素及血栓形成中的血栓前状态和附壁血栓阶段,这样就避免了血栓形成和血管完全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