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方言的“叫他/你莫”

辛亚宁 汪化云辛亚宁(1977~),女,汉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音史及汉语方言。汪化云(1954~),男,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和语言文字应用。

摘要:鄂西北方言的“叫他/你莫”是由反问句通过省略演变来的,在鄂东北、鄂西北方言中有它的阶段演变印记:叫他/你莫VP?→叫他/你莫?→叫他/你莫(动词)→叫莫(动词)→叫莫(连词)。这一结构在历时上的演变,从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中得以反映出来。

关键词:鄂西北方言;叫莫;语法化;词汇化

导语

鄂东北的江淮官话黄孝片、鄂中的西南官话武天片存在着兼做动词和连词的“叫莫”,许宝华、宫田一郎收录了其在两个方言点的不同用法:


②〈连〉任凭。江淮官话。湖北广济(引者注:今武穴市)[ʨiɑu35moʔ21]:~你去,我又冇把你绑起。③〈连〉尽管。西南官话。湖北武汉[ʨiɑu35mo213]:~他不肯,我还是劝他|~他不好,你还是莫见怪。[1](P1212)


但很明显,“任凭”只能是动词,而且其意义不是分别存在于两个地点,而是在两个片都存在。朱建颂记录了武汉方言“叫莫”[]的连词和动词用法:


①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用转折来反接:叫莫他不肯,我还劝他。叫莫他这样对我,我不记他的仇。②任凭。(表示无可奈何):他硬是不干,叫莫他。[2](P201)


从字面上看,“叫莫”的意义是“叫(他人)别(那样)”,两个语素是怎么样构成“听便、尽管”的意义的?童健认为,黄孝片黄冈方言“叫莫”的“叫”是“任凭、让”的意思,“莫”是代词,指代上文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即“叫莫”是个短语。[3]这个分析与认为“叫莫”是动词和连词的说法矛盾,且湖北境内的黄孝片、武天片方言的“叫、莫”根本没有上述意义,因而其分析是难以成立的。

这个词也存在于鄂西北的竹溪、竹山、郧西三县方言(以下简称“鄂西北方言”)中,最普遍的现象是:词的中间一般要出现人称代词“他/渠、你”,形成“叫他/你莫”的结构。这三县的居民,主要为清乾嘉时期来自鄂东北黄孝片的移民后代;其方言受周边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影响很大,与黄孝片渐行渐远,但张振兴等编写的地图集仍将其主要区域归入江淮官话。[4](P16)以下以竹溪县城关方言为主,兼及其他鄂西北方言,然后联系鄂东北方言分析其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

一 鄂西北竹溪县城关方言的“叫他/你莫”

竹溪县城关方言的“叫他/你莫”,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作为一个词可以在不同语境中重现,一定条件下可以省去其间的“他/你”,表达“听便/尽管(他/你)”义。

1.动词“叫他/你莫”,意思是“听便/任凭(他/你)”

其后常出现趋于虚化的单音节动词“去/说”,或者指代动作行为的“那儿地”,即构成动词性成分做宾语的动宾结构“叫他/你莫VP”。常用在对话中应答句的句首。


(1)甲:这娃子只晓得玩,不光大人的话听不进去,连老师的话也听不进去。乙:叫他莫去[khɛɜhiɜ],将来考不取高中,就晓得了。

(2)甲:我要在会上公开跟你提意见。乙:叫你莫说,我不怕。

(3)甲:我那个儿子读书比较虔心用功、吃苦,天天晚上熬夜。乙:叫他莫去。

(4)甲:他在背后说你的坏话。乙:叫他莫那儿地。

(5)你去不去我不管,叫你莫去,我反正是要去的。


“叫他/你莫VP”前的起始句,表达的多为消极的内容;应答句的“叫他/你莫VP”有“随便、听之任之”的意思,如例(1)、(2)、(4)。但起始句也可以表达积极的内容,此时应答句的“叫他/你莫VP”就有“应该的”、表示支持的意思,如例(3)。这样的用法少见。“叫他/你莫VP”也可以出现在非对话句中,表达中性的内容,亦较少见,如例(5)。

“叫他/你莫VP”中的成分可以省略。其VP省略,表达厌恶的感情,加重语气:


(6)甲:他总是怂恿一些人搞你。乙1:叫他莫去。乙2:叫他莫。


乙1和乙2都是“听便”的意思,但色彩有细微差别。乙1是一般语气,没有特殊的含义;乙2则表达轻蔑,凸显“无所谓”的感情色彩。

“叫他/你莫VP”中的“他/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省略,如:


(7)女儿:妈妈,这件衣裳我穿不得,但是我很喜欢。妈妈:叫(你)莫去。


例中的“你”可以省略,形成“叫莫”。这只限于特别熟悉的人之间使用,如例子中的妈妈和女儿之间,表示的意思也是“听便”。

2.连词“叫他/你莫”,意为“尽管(他/你)”

其中“莫”比在动词中的音长略长一些。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为转折分句。


(8)甲:他不爱这样说。乙:叫他莫尽管他不爱,我还是要说。

(9)那几年下都饿肚子,叫他莫尽管他们是弟兄伙的弟兄们,哪个也救不了哪个。


连词“叫他/你莫”必须出现在让步关系复句的让步分句之前:可以出现在应答句的句首,构成“叫莫+小句”充当让步关系复句的偏句,如例(8);也可以出现在其他让转关系复句中让步分句的开头,如例(9)。

3.“叫他/你莫VP”的歧义

这个结构有“听便/劝阻他/你VP”两义,都是动词用法。表“听便”义,“莫”的音长拖长;表“劝阻”义,“叫他/你莫VP”说得较快,“莫”的音长较短。


(10)甲:你看你儿子在玩水。乙:叫他莫—去。/叫他莫去。(听便他。/叫他别去。)

二 鄂西北其他方言的“叫他/你莫”

对鄂西北方言所有乡镇方言点的“叫他/你莫”进行用法普查,发现其有两点共性。一是“叫莫”的人称代词“你、他”极少有省略的现象,如例(17)。二是“叫他/你莫”一般为动词,表“听便”义,没有连词的用法;其后也常常出现VP做宾语,整个“叫他/你莫VP”结构表达“听便他/你VP”的意思。总体上,这个结构的构成和功能与竹溪城关方言的动词“叫他/你莫”相同,但在不同的地方有细微差别。

1.“叫他/你莫VP”中VP的词形和意义、隐显,各地不一

多数地方,VP都是虚化的动词“去”(可翻译为“那样地”)。


(11)竹山县得胜镇 甲:他总在背后说你坏话。乙:叫他莫去。听便他那样地。


有的方言点在虚化的动词“去”前须出现助词·in(像是“那样”的弱化形式):


(12)郧西县土门乡 甲:他总在说你的坏话。乙:叫他莫in听便他那样去。


竹山县的部分方言点中,“叫他/你莫VP”的VP是承前使用的实义动词“说”:


(13)竹山县宝丰镇 甲:他背后说你坏话。乙:叫莫去说,身正不怕影斜。


郧西“叫他/你莫VP”的VP为谓词性的指代词“这地/那样/那儿地”。如:


(14)郧西县城关镇吴家营村 叫你莫这地。

郧西县关防乡天门村 叫你莫那儿的。

郧西县土门镇 叫你莫那样。


竹溪桃源乡的VP虚化为仅具音节作用的“不得”,其后可加实义动词“说”:


(15)甲:他在领导面前说你脾气暴躁。乙:叫他莫不得说,我不怕。


但表示“听便”的不止一个事件时,“不得”后面不带任何成分:


(16)甲:张三这个人啦,不是打牌赌博,就是吵嘴打架,总不做正经事。乙:叫他莫不得。


竹溪县桃源乡跟城关相同,“叫他/你莫VP”中VP出现与否,意思不一样。如:


(17)甲:我那个儿子,读书真刻苦,天天晚上熬夜,叫他早点睡,就是不肯。

乙1:叫他莫,读书是要吃点苦,不然,将来考不取大学。

乙2:叫他莫去,将来眼睛坏了就知道了。


乙1的“叫他莫”是一般的语气,乙2的“叫他莫去”有不屑、鄙视、讽刺的意味。

2.“叫莫”中的成分各地不一

一般是根据“听便”对象的不同而分别使用“他/你”,如以上诸例。但在竹山县麻家渡乡、郧西县六郎乡只能是“他”不能是“你”。如:


(18)麻家渡乡 叫他莫去不去,我反正是要去的。


竹溪县城关以外的鄂西北方言,“叫他/你莫”只有动词的用法,后多出现其他VP做宾语,其“他/你”不可省略。少数方言点,如省略VP则会表达与非省略式不同的意义,其“叫他/你莫”常用于对话应答句的句首。同竹溪县城关一样,“叫他/你莫”有·34·时有歧义:可以表示“劝阻/听便”两义:表“听便”义,“莫”的音长较长;表“劝阻”义,“莫”的音长较短。

三 “叫他/你莫”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鄂西北方言“叫他/你莫”字面上的意义是“叫他/你别(VP)”;但其使用最广泛的“听便”义动词与之意义相反。这可能是由反问句失去反问语气产生的,如同普通话的“这不”来自反问句“这不是的?”[5]黄孝方言的指示叹词“接播”来自反问句“这不是的哦?”[6]但在鄂西北上述三县的方言中未见相关的反问句。向鄂东北黄冈市的团风方言、鄂西北的竹溪方言寻求根源,“叫莫”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轨迹就可以再现出来了。

1.从团风方言看动词“叫他/你莫”的产生

团风方言存在动词“叫他/你莫”产生的痕迹。表达“任凭”的意义,团风方言存在以下完全同义的四个句子,反映出“叫莫”这个词可能经历了这样的形成过程:


叫他/你莫VP?→叫他/你莫?→叫他/你莫。→叫莫。


上述演变链的四种表达形式,存在语形上的联系。其前两句是反问句,后两句是陈述句,可以互换使用而基本意义不变。但是,其所构成的三个演变环节具有不同的性质:

第一环节:由“叫他/你莫VP?”演变为“叫他/你莫?”。前一句子是以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义,强调不能叫他别那样(难道能叫他/你别VP?);后一句子是在对话中省略了不言自明的VP,整个句子的语气、意义不变。这是语用的省略,从结构上为进一步演变准备了条件。但是由于整个句子仍是反问句,而“叫他/你莫”多用于对话,其后VP的省略仍可以意会,因此不可能发生重新分析。

第二环节:由“叫他/你莫?”演变为“叫他/你莫”。后一句失去了反问的句调,其中包含的肯定因子丧失,于是只能用陈述的语气进行肯定。“叫他/你莫”从结构上看不再是合格的句法结构——“莫”在结构上修饰的VP省略了。句子没有反问语气了,因而失去了省略的语境,不能进行正确的语法分析,只能重新分析为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句子。可见,这个“叫他/你莫”继承了其前身的反问句的意义,已经基本完成了词汇化。

第三环节:“叫他/你莫”进一步演变为“叫莫”。后者为双音节,显然是词汇化在词形方面求简和汉语词汇在近代双音化的结果。

2.从鄂西北方言看动词、连词“叫莫”的产生

虽然由反问句“叫他/你莫VP?”到动词“叫莫”,不能从鄂西北方言找到具体的演变过程,但仍可以看出其词汇化的蛛丝马迹。第2、3两节提到,“叫他/你莫”有表示劝阻和“听便”的歧义,但是口语中用加长“莫”音长的手段表示“听便”,以区别于念短音的劝阻义“莫”。这种词汇化反映出它经历了跟团风方言类似的演变。

连词“叫莫”虽然只存在于竹溪城关,但是“叫莫”由动词演变为连词的条件,在该方言中清晰地存在着。从第2节的举例不难看出,动词“叫莫”大都出现在这样的语境中:起始句提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现象,应答句先用“叫他/你莫”表达“听便”的意思,然后用转折分句表达具体原因。


(19)甲:他背后常说你的坏话。乙:叫他莫去,身正不怕影子斜。


“叫他/你莫”和“叫莫”用作动词表示“听便”的意思,其后就可以出现宾语(即“听便”的具体内容)——例中的“叫莫”后面可以出现VP。这种用法涉及两个分句:“听便VP1”和“但是VP2”,两个分句正构成了让步和转折的关系。这是使“叫他/你莫”和“叫莫”重新分析为表示让步的连词的语法化条件。口语中连词“叫莫”的“莫”音长更长,也是固化语法化成果的手段。

结语

以上描写了鄂西北方言“叫莫”的情况,讨论了其语法化、词汇化的阶段、形式:


(20)叫他/你莫VP?→叫他/你莫?→叫他/你莫(动词)→叫莫(动词)→叫(他/你)莫(连词)


连词“叫他/你莫”显然是从动词“叫他/你莫”直接虚化而来。以上各种形式在鄂东北、鄂西北方言不同地方并不一样,体现出“叫莫”一词在地域上语法化、词汇化的不同步。大多数鄂西北方言中,“叫他/你莫”演变为动词,在极少数方言点未进一步虚化。这说明黄孝方言至少在400年前的乾嘉大移民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叫他/你莫”的动词用法,并由移民带到了鄂西北,而且,语法化进程在鄂西北多未继续。江淮官话黄孝片、西南官话武天片(汉口等地方言本属江淮官话黄孝片,在近代演变为西南官话)[7]方言普遍发生了语法化,产生了连词的用法。鄂西北方言比较保守,只有竹溪城关方言与母体方言发生了基本同步的演变。

参考文献:

[1]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童健.黄冈方言特殊代词“莫”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6(4).

[4]张振兴等.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于宝娟.论话语标记语“这不”、“可不”[J].修辞学习,2009(4).

[6]汪化云.“黄孝片”方言的指示叹词[J].中国语言学报,2012(15).

[7]汪化云.汉语方言文读的来源[J].中国语文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