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忆旧承宋韵,侨乡追梦绽新芳——中山市风俗画画家邓振铃先生的艺术人生

秦卫华 吴长勤秦卫华,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吴长勤,曾任开封市二商干部学校校长,曾兼职开封市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监事。

【摘要】邓振铃先生是中山市著名风俗画画家,从小跟着父亲学画,并广求名师,掌握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技法。从军15年一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转业后到河南省开封市工作,研读《清明上河图》。开封厚重的宋韵文化氛围,滋养了邓先生的文化气质。邓先生将自己牢牢地定位在民间,从开封调回家乡中山工作后,搜集素材,勤奋耕耘,创作了《故园忆旧图》《岁晚趁墟图》,两部作品均由中山市博物馆和中山市非遗博物馆收藏。邓振铃先生动态而流淌的、细腻而繁茂的、生动而醇美的风俗画作品,承担了历史走向未来、变迁走向心灵、生活走向审美的艺术使命。

【关键词】邓振铃 岭南风俗画 散点透视


邓振铃先生是中山市著名风俗画画家,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艺术不懈的追求、对故乡无尽的爱、几十年画坛的辛勤耕耘,终于使他成为岭南风俗画大家。打开邓先生的画集,浏览其丰富多彩的作品,仿佛在艺术长廊中穿越时空,百态千姿、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向我们走来;五行八作、古朴淳厚的风土人情生动展现;秀丽的青山绿水、壮阔的街市城镇、奇异的民间艺术、崭新的时代风貌,无不在功力深厚、技艺娴熟的画卷中熠熠生辉。

一 工多源自传承 艺熟积于创新

邓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中山石岐人,出生在石岐镇一个民间画师家中。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喜欢画“公仔”(画小人),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邓先生的父亲在石岐的戏院和影院中画广告画谋生,少年时期的邓先生除了上学,就是泡在画室里跟着父亲学画。耳濡目染,言传身教,邓先生不仅承继了父亲的画艺,而且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为了寻找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他在刘亦农先生的西山寺“沙龙”画室学艺,拜中山画师黄千山为师,跟日本美专毕业任教于中山市第一中学的黄敏之老师学习西洋画的透视、色彩、构图等基础知识,绘画水平有了迅速提高,能够用多维的角度和开阔的视野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从容地描绘对象。所谓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也叫“移动透视”,就是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能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自己的画作。采用这种中国绘画透视原理,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数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长卷。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就是这种绘画技法的典范。西洋画主要是焦点透视法,其特征是符合人的真实视觉,艺术与科学相结合,通过透视发现表现空间的规律,在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空间,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即焦点透视的典范之作。邓先生在早期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吸取了中国画和西洋画各自之长,打下了以后能够在中国画和西洋画之间信马由缰的基础,所以在邓先生后期的作品中既有意象万千、气势磅礴的宏大历史场景的叙事,又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各色人物造型。

1956年初,邓先生同时担任了当时的中山县人民电影院和模范电影院的美工,从事电影海报和广告画的绘制工作。当时,省、市、地、县各级政府都需要举办各种通俗易懂的图画展览。邓先生当年风华正茂,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之娴熟地掌握了中国画“散点透视”的作画方法,多大场面的绘画都敢于承担,因而常被上级抽调搞画展。邓先生形成了能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作画的硬汉风格,锻炼出了描绘和把握大题材、大场景的作画能力。

邓先生于1959年应征入伍,15年后,转业到河南省开封市工作。开封市地处中原腹地,“夷门自古帝王州”,是我国著名的“八朝古都”,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市文化积淀厚重,是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着“东京梦华”的美誉。悠久的文化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得开封书画家众多。河南省的最高学府河南大学也在开封,更增加了开封的文化魅力。这些,使邓先生进一步打开了文化视野。他广交艮岳书法名家,遍寻夷门画师,还多次到河南大学求教,他的绘画创作出现了重大转折。他调入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社,担任古版研究室主任、编辑部主任及副社长等职。他发现中国的传统年画与他小时候画的舞台“公仔”画,竟然惊人的一致,似乎衣钵相传,一脉相承。朱仙镇年画始兴于宋代的木板雕刻,吸取了传统绘画技法及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创作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特征是线条粗犷奔放,情节鲜明感人,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色彩浑厚强烈,极富装饰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北宋末期,金军入侵,京都沦陷,繁荣的市民文化逐渐萧条,大量年画艺人流落江南、岭南,成为客家人。邓先生觉得在这里找到了“公仔”画的根。在开封,邓先生怀着崇敬之心研读了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宋代画家张择端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中国式“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整幅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取景物,大到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井招幡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犹如在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通过这些情节和故事,把各种孤立的景物串联一起,组织得错落有致,情趣盎然。邓先生还发现,《清明上河图》里面的士、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形象,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人物画形象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民间年画的大集合。邓先生在开封工作达15年,开封厚重的宋韵文化氛围,滋养了邓先生的文化气质,为以后创作大型风俗画《故园忆旧图》和《岁晚趁墟图》等长卷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深入生活心旌动 植根民间画笔摇

在部队的15年,邓先生的美术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青春激荡、多姿多彩的军旅生活也给邓先生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因为是“特招”,邓先生在部队中一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曾任师部文化干事。为了部队的文化建设,经常要下连队为基层官兵服务,体验生活。钻深山老林,踏荒野海岛,入边防哨所,他的足迹遍及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河南等地。此间,也得到了广州军区及广州美院等地的专业画家的指导,绘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激发了邓先生的创作热情,他先后创作20多幅画作,分别在《南方日报》、《广西日报》、《贵州日报》、《广西文艺》和广州军区《战士报》等报刊上发表,成为小有名气的军旅画家。在文艺绘画创作喜获丰收的同时,邓先生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果实,与同部队的女歌唱家喜结良缘。

绘画与音乐相通。如果说人物形象是长卷绘画中的音符,而生活则是他品味人生、理解历史的基调。在邓先生晚年的作画感悟中,他深情地写道:“生活如歌,作画如歌,每一个人物造型都是歌里的音符,每组人物相互影映,各种动态相互呼应,形成一段优美的旋律。每段音乐都各具特色,或似高山流水音远缥缈;或似巨浪排山倒海。时而平静如镜,时而风狂水恶。各段音符和谐转换,跌宕起伏,构成一曲深远厚重的交响乐。这是我梦想的追求。”郑集思主编《故园忆旧——邓振铃中山风情画作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

在这样一部交响乐中,画家对身边的事物不仅要进行饱含深情的审美领略,更要坚持敏感地发现、细腻地观察、深入地感受。“在工作中,在休闲看戏、看电影、看电视及旅游的生活中感受到视觉新印象,就要随时在内心作画写生,记录下观察到的物体的黑白灰明暗对比;色调衬托印象、动态曲线变化,透视叙事规律、构图重心、设置轻重平衡感受,结合绘画章法进行取舍,进行线条点面加工,这种习惯可以不断积累创作素材。”郑集思主编《故园忆旧——邓振铃中山风情画作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

正是由于从生活原位出动,邓先生将自己牢牢地定位在民间。当他回到家乡中山市定居时,发现岭南民间有着开放包容的气度,有着创新求变的格调,有着秀丽多姿的山水,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情,这一切为画家艺术之树的繁茂枝叶提供了肥田沃土。于是,蒸年糕的老婆婆站在凳子上,榕树下鱼饼店生意红火,沙岗墟集市一片兴隆,小榄水上飞色,南头灯酒飘香,龙舟赛热气腾腾,狮子舞、鹤舞、麒麟舞、金龙舞欢乐祥和,莲山歌、咸水歌、东乡歌、三乡谣如闻其声……画笔随着心灵的镜头描向民间,描向普罗大众有滋有味、充满生机的生活与情趣。想象与夸张之中孕育着淳朴与悠然,集中与贯穿之中流淌着生动与纷繁,这样民间的、侨乡的风俗画文化形态,以民众的情感、体态、表情、娱乐等为基本素材,以绰约多姿的基本生活方式为描绘对象,以土生土长、道法自然的盎然生机为蓝本,让不熟悉岭南和侨乡的人如临其境,让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从自身领略到无限美感,让包括文人雅士在内的、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人们留住幽幽乡愁,也让在城镇化浪潮中隐退、消弭的历史风貌生动再现。

三 画笔忆旧酬桑梓 艺苑耕耘颂变迁

1989年,岭南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风起云涌,邓先生从开封调回家乡中山工作,多年的游子圆了落叶归根的梦。但是,久久缠绕心头的交响音画梦时刻冲击着心灵。邓先生在中山市文化稽查大队担任教导员,工作繁忙,暂时无暇专注绘画创作。1999年,邓先生退休了,但是作为“画家是不会退休的,除非永远闭上眼睛”。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发展腾飞的“四小龙”之一,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新城区建设日新月异。许多饱经时代沧桑又让人充满乡愁的旧街老舍在逐渐消失。邓先生认为用画卷留存即将消失的记忆,给后代留下乡愁,是最佳的选择。作为中山当地的画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用画笔记录历史的时代责任。退休以后邓先生不停地搜集和民俗、民居相关的旧照片、老档案史料,验证梳理自己的记忆;不断在老城区穿街走巷访民居,寻找童年的回忆;不停地寻访昔日的老工友、老街坊、老朋友,与他们闲话当年,启迪混沌的记忆。邓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多年绘画的淬炼、深厚的艺术涵养终于厚积薄发,经过一年多艰苦的绘画创作,一幅充满浓厚的侨乡韵味的长卷《故园忆旧图》问世了。2001年,这幅长达23米的鸿篇巨制在中山市“昨天、今天、明天”绘画作品展上展出。此画成为展览的最大亮点,参观的观众人山人海,最高一日达两万余人。海内外媒体纷沓而至争相报道,特别是港澳地区的媒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誉之为“中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故园忆旧”,画家刻意选取了岭南侨乡在巨变中承上启下,令人回味无穷的时光阶段:20世纪30~40年代。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运用鸟瞰式全景构图,大气磅礴地从东到西,真实而又集中地概括、展现了伶仃洋、翠亨村、五桂山、岐豪路、沙岗墟、月山公园、中山县立一中、县政府、仁山广场、华侨医院、西山寺、西门口、九曲河、步行街、咸鱼街、天字码头、张溪、三角围等地区的民俗生活图景。作者通过画面,揭示了中山从传统农耕文明,逐渐吸收近代工业文明,走向开放,走向广阔的大海,最终把自己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作者还突破了传统画卷对具体物象进行意向表达的常规手法,在具体人物和建筑物象方面采取了西洋画的透视和色彩技巧。长长的画卷,如历史奏响乐曲,沧桑舞出妙曼,时空抖出锦绣。青山绿水间白云缥缈,瀑布玉带悬天;极具岭南特色的植物浓浓淡淡,铺展环绕;侨乡特有的碉楼、东西合璧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寺庙、傲然挺立的古塔、鳞次栉比的商铺民宅织构着动态的跃动;或壮阔或平静的水域之上舟船穿梭,帆影重重……如果说画卷是一条风光旖旎的河流,人物则是其中最为生动的浪花。创造生活、品味生活、丰富生活的男女老少,形态各异,与其说我们观图而走入历史,不如说我们所熟悉和热爱的父老乡亲正与我们并肩而行,进而走入我们的心灵。画作是静态的,而我们却分明听到历史咚咚作响的脚步声,感受到上承千年、下启当今的跃动与流淌。

画卷以当时的中山县革命圣地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为开端。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作者在故居的周围加上了闪烁的霞光,表现了故居的神圣。东面是浩渺的伶仃洋,南面稻田碧绿、芭蕉成林、农夫劳作。从画面中似乎能听到“吱扭吱扭”的水车抽水声和叮当作响的牛铃,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画面正中的陆皓东烈士的墓碑和塑像,给此情此景留下了些许民主革命时期的战争硝烟。

进入群山连绵、层峦叠翠、飞瀑流泉的五桂山,怪石嶙峋,苦竹芦荻丛生。山民们深山中伐木、稼穑、养鹅,艰难地生活着。深山中古氏宗祠门前,五桂山游击队正在进行军事训练,大幅的抗日救亡的标语,演绎了流传至今的五桂山游击队的抗日故事。蜿蜒盘旋的山区公路上,一辆老式公交客运汽车在缓慢爬行,给山民带来了一种期盼,也给画面增添了动感。

穿过五桂山,巍峨的中山学宫展现在眼前。始建于宋代的中山学宫早已荡然无存,如今却在画中神奇地再现。学宫门前的大榕树下,一支浩浩荡荡的出殡队伍穿行而过,队伍前面燃放的鞭炮烟雾弥漫,树下路祭的祭礼、花圈、灵幡簇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殡葬习俗。画面设计很有寓意,送葬的队伍、逝去的学宫,是不是对传统文化逐渐落幕的哀悼?走进岐豪路十字街头广场,粮食、瓜果、小吃、牲畜、柴炭交易俱全。众多闲适的乡民在观看街头杂耍,辛勤的农人在榕树下编织稻草绳,农耕时代的乡村市墟图扑面而至。远处几栋西洋风格的建筑和高高的碉楼,点出侨乡的特征。

熙熙攘攘的沙岗墟,在灰瓦大屋顶的中国式建筑群中,西式建筑风格的中山县立一中、中西合璧的县政府大院、遥远的碉楼和带有十字架的教堂钟楼,相互呼应。而戴礼帽穿西装的官员、大街上行走的修女、骑脚踏车的市民;画面远处激烈的篮球比赛、画面居中的纪念照现场、教育募捐活动,都显示了西风东渐,预示着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画面上的仁山广场,人山人海。广场早已不复存在,在原址上建设了中山纪念公园。而仁山广场给中山人留下太多回忆,当年多次举行抗日救亡集会,许多感人至深的救亡文艺演出在这里举行。画面上,大规模抗日救亡集会正在举行,手持彩旗和标语牌的民众络绎不绝,主席台中央悬挂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两侧是即将开场的文艺会演。火红的凤凰木花掩映着白色的三层西式建筑——华侨医院。门口左侧,救护队整装待发;右侧是乡亲们携带孩子来注射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过街横幅标语在风中摇摆。始建于明代,位于石岐西山的仁寿禅寺,香火正旺,香客们肩背着香袋,手提着供品,来西山寺祈求佛祖保佑平安。画面热烈有序,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红棉旧荫,福地重光”的西山寺侧畔,是西门口和九曲河。步行街街口,作者并没有直接描绘其繁华,而是独具匠心地铺垫街口的热闹气氛:打着各种彩旗的流动广告队伍,山墙上“嘴香饼”“天天饼家”“蛋大光酥”的广告,彩门上巨大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电影宣传画,鱼贯出入的顾客、人力车,交织着岁月流淌的五光十色。作者独具匠心地用一片建筑挡住了商业街,却分明让人感觉到里面是鳞次栉比的商店和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这种创作手法大有宋词中“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效果,留下无限遐思。九曲河在20世纪80年代变成了一条地下河,作者再现了九曲河的旧日风貌:河面宽广,舟楫繁忙,“以舟为居,浮家江海”的疍户在河道里面安居,船上简陋的锅灶,晾晒的衣物,是疍户生活的生动写照。在九曲河登瀛桥码头,作者又巧妙地设计了刚从船上下来的婚庆队伍,旗锣伞扇,鸣锣开道,八抬大轿中端坐凤冠霞帔的新娘,后面是抬着各色礼品的队伍和响器班子,生动展示了石岐传统婚礼的仪仗。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称孙文路。路旁南洋风格的建筑群落,中外交融、和谐统一,存系着中山人厚重的记忆和中山数十万华侨的浓浓乡愁。在这里,作者倾注了更多心血。骑楼下面游人如织,商店生意红火,大街上车水马龙,汽车、摩托车、脚踏车、人力车共行。著名的汇丰公司、福寿堂药店、思豪大酒店、四强大酒家均占据了画面的重要位置。在民居街巷一个逼仄的院落里面,普通人家正在围着木桌吃饭;酒店门前西装革履的门童挺胸而立,进出酒店的男顾客身穿西服头戴礼帽,手持文明棍,女人则身着时尚的旗袍。一个近代化的石岐跃然纸上,展现了中山人的集体记忆。

石岐商会门前锣鼓齐鸣,鞭炮震天,舞狮团以精彩的表演庆祝石岐镇市民大会的召开。郭氏兄弟创办的永安公司的大楼是石岐镇最高的建筑,四层楼上叠三层塔楼。金城旅社继续向西,是密布小吃店、炊烟缭绕且生意繁忙的咸鱼街。继续穿行,来到了极负盛名的中山天字码头。码头上待客的人力车、汽车一字横排在永乐大旅店门前;接客的乡亲站在港口驻足远望,期盼着即将归乡的游子;码头上是工人忙碌装卸的身影,水面上则是货船、渔船、疍户的百舸争流。最为显眼的是停泊在码头待客的民生公司的大型客运汽船,大批货仓映入眼帘。向西远眺,大烟囱和近代厂房傲然而立,这或许是今天中山发达的制造业的先驱。岐江河上,许多帆船扬帆出行,驰出石岐,驰出中山,奔向大海。

《故园忆旧图》全幅画卷以伶仃洋的大海为开头,画卷结尾历经百转千折又回到了大海。邓先生在画卷结尾充满深情地说:“华夏民族吸收西方文化,实行社会变革,先辈破旧立新、敢为人先,故园风貌如诗如画。”“20世纪上半阕,是华夏民族吸收西方文化实行社会大变革之火红年代,破旧立新,先辈浩气可歌可泣,古国风貌如诗如画,时光留影,记忆犹新。谨构此图表述余即同代乡亲对家国历史之自豪赞美。”郑集思主编《故园忆旧——邓振铃中山风情画作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

四 奋勉人生壮 追梦晚霞红

有梦的人就有无悔的追求,而邓先生,正是一位勤奋而充满爱心、充满创作激情的画界追梦人。

在传承家学、求教大师、拜访名士、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邓振铃先生经常反躬自问,发现不足,追求创新。邓先生认为:“人物造型在长卷画中的作用似音符,但他们之间各具特色,绝对不能雷同,每个形象都要认真刻画。人物形体小至面部表情的肌肉变化,大致身躯运动的轮廓曲线,从不同角度观察,美的展现千变万化。”——这是追求人物特色。“时代在发展,环境在改变,不断展现新的美,等着我们去描绘,要画好这个音符,是无止境的艺术追求,我永远是未毕业的小学生。”——这是追求时代特色。“希望作品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与当代人一起重温旧梦,加深年轻一代对乡土历史变化的感受。”郑集思主编《故园忆旧——邓振铃中山风情画作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这是追求风格特色。“故园忆旧承宋韵,侨乡追梦绽新芳”,传统文化的滋育和不懈的创新追求,结出独具特色的硕果,在记载一方水土历史变迁和描绘民间风土人情方面独领风骚。

邓先生常年坚持凌晨起床,在自己搭建的楼顶平台玻璃房画室中勤奋笔耕,精心创作的画卷迎来每天的第一抹朝霞。2001年着手创作《故园忆旧图》时,邓先生已经62岁,怀着饱满的创作激情“访老人,游旧地,翻故纸,爬屋顶,钻小巷,夜梦儿歌乡音绕耳,日摄山光水色入怀。且不管冬寒暑酷,废寝忘食于天篷画室,冷风摇墨,咸汗泼衫,苦在其外而乐在其中矣。”历经一年又八个月,“唯揣奉孝之心,把一腔乡情泼洒以报桑梓”。郑集思主编《故园忆旧——邓振铃中山风情画作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

艺术追梦嵌入生命,创作激情充盈肺腑。10年以后的2011年,邓先生又一幅民俗长卷《岁晚趁墟图》诞生了,这标志着他的民俗画创作又跃上一个新的高峰。这幅画不仅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更可以作为研究石岐镇以及中山地区民间商贸活动和民情民俗的重要参考资料。所以此画甫一问世,就被中山市非遗博物馆收馆珍藏。这幅画卷以20世纪40年代石岐人引以为傲的沙岗墟为题材,纤毫毕现地展示了八方云集、人潮如涌、生意鼎沸的生动场面。远自广州、佛山、江门、港澳的各方客商,肩挑车拉,辐辏而至,本地的乡里乡亲,疍家仔、老爷、小姐、市井子弟、手艺人,各色人等提篮携袋前来趁墟。乡间土特产、舶来洋货应有尽有;杂耍魔术、打卦算命、演艺买药粉墨登场;山货、食品、用具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画中各色人物均具动感,似乎能破纸而出,是一幅难得的经典之作。墟者,集市也;趁墟者,赶集也。中山市石岐镇沙岗墟集市贸易,早已被更为现代的市场经济所取代,然而那里的万种风情在画家笔端生动呈现时,引发了多少人的激情怀念。仅看服饰,旗袍、短打、马褂、礼帽、头巾、肚襟、草鞋、背带……已引起无限遐想;再看运载工具,汽车、自行车、小推车、三轮车、板车、洋车、担子、挑子、背篓、箩筐、包袱、麻袋、布兜、挎箱、木桶、腌缸、酒罐……无奇不有。古老的水井、琳琅满目的货架、五颜六色的瓜果菜蔬、活蹦乱跳的禽鱼猪狗、各种牌匾字号广告楹联……令人目不暇接。另一幅长卷《大庙下晚市梦华》将人带到夜幕之下,然而独具侨乡特色的建筑呈现东西合璧的风貌,大戏院的嘈杂、面馆的兴隆、商会的气派、酒楼的喧闹,呈现灯火辉煌之中一派豪壮的梦华。忆旧、怀旧,是人之常情,然而其中有对旧时的温馨回忆,有对变化的切身体验,有对美好的珍惜,有对未来的憧憬。

《故园忆旧图》和《岁晚趁墟图》,不啻传承与创新的辉煌结晶,两部作品均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印制成精美画集,面向全国发行,并且已被中山市博物馆和中山市非遗博物馆收藏。特别是《故园忆旧图》,这幅长达23米的历史风俗画长卷,被海内外誉为“中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今天的邓先生已经78岁,步入晚年依然锲而不舍。饱经沧桑的丰富阅历,一直蕴含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邓振铃先生动态而流淌的、细腻而繁茂的、生动而醇美的风俗画作品,承担了历史走向未来、变迁走向心灵、生活走向审美的艺术使命,赢得人们的赞誉和敬重是理所当然的。画家是长青的桑榆,作品是灿烂的霞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邓先生以自己不懈的艺术追求和充满激情的精神状态,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句做出了精彩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