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贤妃嬖宠:唐代后妃史事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 陈丽萍
- 4579字
- 2020-08-29 08:43:22
肅宗后妃
肅宗有十四子、七女。其中十二子、三女生母姓氏存。肅宗后妃兩《唐書》入傳者有章敬吴皇后、張皇后和韋妃。
(一)吴皇后(章敬)(建陵)
長子代宗、和政公主生母。
寶應元年五月庚寅,代宗追尊生母吴氏為皇太后。廣德元年(763)正月己卯,為吴皇后上謚曰“章敬”;三月二十七日,章敬皇后遷祔建陵。大曆二年(767)七月丁卯,宦官魚朝恩獻長安通化門外宅為章敬寺,以資章敬皇后冥福;大曆三年(768)正月乙丑,代宗幸章敬寺,度僧尼千人。
章敬皇后忌日,據敦煌文書S.6537v14號載為“廿?月廿二日”。
按:
(1)章敬皇后之生平,兩《唐書》記載皆有錯訛,具體當為:開元十三年,玄宗賜吴氏等五名宫人與忠王(肅宗)。吴氏開元十四年生代宗、開元十七年生和政公主,開元二十年卒。關於其母子(女)的各種神異傳聞,當是其族人的杜撰和附會。
(2)章敬皇后是唐代第一位以“掖庭衣冠子”身份得幸、母以子貴的追封皇后,因其生前僅為太子侍妾,很可能没有正式后妃名號。開元十三年,玄宗始置十王宅、百孫院,諸王子、王孫皆不再居於内宫,此制大致為後世諸帝沿襲,時以十王宅每院四百、百孫院每院三四十宫人分撥侍奉,唐代皇室王族婚嫁對象的平民化始於此。唐後期諸王子、王孫與縣主多婚嫁不時,王宅宫人即成為王子們生活的伴侣,而唐後期諸帝也多為宫人所生。
(3)章敬皇后弟吴漵、湊、澄等皆循規守法、為官善政。吴漵子吴士平娶宗室李齊運女;吴澄尚玄宗女壽春公主,子吴士彦尚代宗女普寧公主。章敬皇后族叔吴令璲女嫁張季陽。
章敬皇后弟吴溆、湊,入舊書《外戚傳》;吴湊及(吴溆子)吴士矩新書别有傳,吴溆入新書《忠義傳》。
(4)和政公主天寶九載降(柳岑子)柳潭,公主第三子柳杲尚代宗女義清公主、第四子柳昱尚德宗女宜都公主,分别為同輩、異輩重親婚;公主某女嫁寧王子李杆,得封“河東郡夫人”,亦為異輩重親婚。和政公主子柳晟入舊書《外戚傳》;新書别有傳。
(二)張皇后(庶人)
第十二子興王(恭懿太子)佋、十三子定王侗生母。
至德元載(756)七月甲子,肅宗於靈武城南樓即位,太子嬪妃最高階的張良娣並未隨時册為皇后。肅宗曾與宰相李泌商議“良娣祖母,昭成太后之妹也,上皇所念。朕欲使正位中宫以慰上皇心”。李泌以“至於家事,宜待上皇之命,不過晚歲月之間耳”勸阻。故直到至德三載(758)正月庚子,肅宗才册張良娣為淑妃;乾元元年(758)四月己酉,晋張淑妃為皇后,命内外命婦於光順門朝皇后。乾元二年(759)三月己巳,張皇后親蠶於苑中。上元二年正月甲午,張皇后為肅宗病刺血寫佛經。寶應元年四月乙丑,張皇后矯詔傳召太子入宫,暗中又命越王係、内謁者段恒俊等埋伏在長生殿,欲誅滅太子及李輔國等,内射生使程元振密告於李輔國。丁卯夜,李輔國等以兵送太子至飛龍廄軟禁,又以太子之名遷張后於别殿;當夜,幽殺張后並越王係、兗王僴及宦官段恒俊等百餘人;六月辛亥,追廢張皇后與越王等為庶人。
按:
(1)張皇后是唐代第一位死於非命的當朝皇后,之前有高宗王皇后廢後被殺、中宗韋皇后以太后身份被殺。張皇后與肅宗的關係類似中宗和韋后,肅宗為太子及初登基時雖處境艱難,但夫妻情深、患難與共。但隨着肅宗登基,張皇后的權利慾也不斷膨脹,不僅謀立己子為太子,乾元二年二月,張皇后還欲模仿武則天、中宗韋后,慫恿百官為己上尊號“輔聖”,為中書舍人李揆所阻。張皇后先與李輔國相為表裏、插手朝政,如同謀遷玄宗於西内居住,後又因利益之争決裂而被其所殺。張皇后之死,一是因為其子年幼無法援助;二是以李輔國為首的宦官勢力左右朝政,從而使宫廷鬥争激烈化的結果。
(2)張皇后為玄宗親姨之孫女,與肅宗為同輩重親婚。竇、張兩家與皇室的聯姻,可參見睿宗“昭成皇后”條。
(三)韋妃(離婚)
第六子兗王僴、絳王佺,永和、永穆公主生母。
韋妃,父兗州都督韋元珪,兄刑部尚書韋堅,姊為(睿宗子)薛王李業妃。韋妃本為肅宗孺人,開元二十六年七月己卯册為太子妃。天寶五載(746)七月,韋堅得罪,肅宗請與韋妃離婚自保,韋妃遂於禁中出家為尼,卒於至德二載。
按:
(1)韋妃兄韋堅(妻楚國公姜皎女、妻兄姜慶初尚玄宗女新平公主;妻姑姜氏為李林甫母),李林甫初對韋堅“甚狎之”,後“懼其詭計求進,承恩日深,堅又與李適之善,益怒之,恐入為相,乃與腹心構成其罪”。李林甫謀立壽王為太子不成,肅宗得立太子後“恐異日為己禍,常有動摇東宫之志”,又與左相李適之、皇甫惟明等不和,於是密令御史中丞楊慎矜監視太子等人。天寶五載正月望夜,太子與韋堅同遊,韋堅又與皇甫惟明(曾為忠王友)會於景龍觀道士之室。李林甫指使楊慎矜誣告韋堅與皇甫惟明“結謀,欲共立太子”;正月癸酉,貶韋堅為縉雲太守;六月,再貶江夏員外别駕;皇甫惟明以離間君臣之罪貶播州太守,後被殺於黔中,籍其資財。李林甫又加“堅與李適之等為朋黨”罪,貶李適之宜春太守。七月丙子,韋堅長流嶺南臨封郡,賜死;其弟將作少監韋蘭、鄠縣令韋冰、兵部員外郎韋芝,堅男河南府户曹韋諒皆貶嶺南。天寶六載(747)十月,韋堅兄弟皆被監察御史羅希奭逐殺,堅妻姜氏放還本族。玄宗默許李林甫擴大冤獄,太常少卿韋斌貶巴陵太守、睢陽太守裴寬貶安陸别駕、河南尹李齊物貶竟陵太守,連累者數十人。韋堅外甥、嗣薛王李琄亦貶為夷陵别駕,其母(韋堅姊)隨任;薛王婿盧幼林長流合浦郡,以至於“延及鄰伍,皆裸死於公府,至林甫薨乃止”。韋妃也成為政治鬥争的犧牲品,不僅被迫與肅宗離婚,也使她身後無聞,既無追贈,也無改葬,所生子也喪失了皇位繼承權。
又,肅宗即位後曾與宰相李泌言,欲收復長安後命人發李林甫墳,焚骨揚灰,李泌勸阻,若如此行事,則“上皇春秋高,聞陛下此敕,意必以為用韋妃之故,内慚不懌”。由此可知,肅宗與韋妃離婚是迫不得已,也因此對玄宗深有怨懟。
(2)韋妃為和政公主養母。
(3)永和公主降王詮。
(4)永穆公主降(母中宗女定安公主、父韋濯)韋會,女為德宗韋賢妃。
(四)杜良娣(離婚)
杜良娣,父贊善大夫杜有鄰。杜良娣姐夫左驍尉兵曹柳勣“性狂疏,好功名,喜交結豪俊”,與嗣虢王巨及淄川太守裴敦復、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交遊密切。因與妻族不諧,天寶五載十一月,柳勣誣告杜有鄰“妄稱圖讖,交構東宫,指斥乘輿”,還引李邕為證,李林甫借機復興冤獄,誘使柳勣連引王曾等入案;十二月甲戌,玄宗賜杜有鄰自盡(一説杖死),柳勣、王曾皆杖死,妻子流遠方,嗣虢王貶義陽司馬,太子出杜良娣為庶人。天寶六載正月辛巳,李邕、裴敦復皆因事連王曾、柳勣而被杖死。
按:
(1)杜良娣同樣是李林甫構陷太子的犧牲品,從韋妃和杜良娣的遭遇中折射出肅宗為太子時的地位非常不穩,宫廷鬥争極為激烈。
(2)在利用韋妃、杜良娣族人打擊太子後,李林甫還曾以王忠嗣“欲擁兵以佐太子”再次陷害肅宗,幸玄宗自信“我兒在内,何路與外人交通?此妄也”,而没有相信李林甫,但王忠嗣還是因此無辜貶為漢陽太守。
(五)鄭良媛
鄭良媛,四世外祖信都司馬崔端;曾外祖□郡録事參軍崔鏐;外祖吴郡□□縣尉崔□;父太子典設郎鄭□、母崔氏;兄恒王府參軍鄭鍠。崔氏“誕生季女,坐聞天聽,入儲右之□,居良媛之秩”。天寶十四載七月二十五日,崔氏卒於長安平康里私第,“皇恩賻贈,御扎光啟,哀榮□義,厚莫重焉”;十一月五日,歸葬於洛陽北邙山先塋。
按:
鄭良媛不見於史載,可能卒於肅宗即位前,也可能是其嬪妃名號闕載。
(六~八)楊貴妃、于淑妃、于德妃
據《良娣楊氏等為貴妃詔》,某帝皇后“去歲及茲,累陳表疏,以為内職未備,有虧前代之禮”,皇帝雖“志崇簡約,性靡徵求,絶良家之選,曠後庭之列”,但“皇后所陳,且理在難違”,念及良娣楊氏等“夙待儲闈,從外天禁,久淹歲月”,於是册楊氏為貴妃,于氏為淑妃,于氏為德妃。
按:
(1)某帝為太子日久,即位後在皇后的一再請求下册封嬪妃,遂將為太子時的良娣等册為嬪妃。唐代以太子即位且有皇后及其他一品后妃者有:太宗(長孫皇后和韋貴妃,且為太子僅一年,排除)、高宗(王皇后和蕭淑妃,排除)、中宗(韋皇后,第一次即位月餘即廢;第二次即位前為太子七年)、睿宗(第一次即位有劉皇后、豆盧貴妃和竇德妃;第二次即位後不立皇后,排除)、玄宗(王皇后、董貴妃和楊淑妃,為太子時日亦短,排除)、肅宗(即位初封張良娣為淑妃,旋即升為皇后,淑妃位空缺,且在太子位十八年),代宗以降諸帝即位時均無皇后。結合各種情况,此詔書當為肅宗所下,所封為其太子媵妾,張皇后於乾元元年四月得封,詔書或在次年頒佈。
(2)詔書中有“邁樊姬而進善,逾鄧后而推賢”之典,正好借喻張皇后推動肅宗即位以及操勞國事之事蹟。
(3)張皇后曾為太子良娣,杜良娣離婚後,楊良娣應為杜良娣的替補。肅宗即位後不僅册立皇后,還册封貴妃、淑妃、德妃等高級嬪妃,這為瞭解其后妃群體的規模和等級提供了參考。
(九)崔妃
第十一子召王偲生母。
按:
兩《唐書·后妃傳》皆記代宗妃崔氏為(楊貴妃姊)韓國夫人女,生召王偲,是將肅宗崔妃和代宗崔妃相混的誤記。
(十)裴昭儀
第九子襄王僙生母。
(十一~十四)陳昭儀、崔修儀、閻充儀、陸充容
陳昭儀、崔修儀、閻充儀、陸充容四位皆以良媛進階,約得封於乾元二年左右。
按:
按武德舊制,“昭儀”為九嬪之首,置一人。而陳昭儀與上之裴昭儀名號相重,這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一是陳氏先由良媛晋封為昭儀,陳昭儀先卒,裴氏填闕為“昭儀”;另一是中唐以後的后妃賜號制度已不那麼嚴格,同一名號可同時賜給數人,類似情况到晚唐更為多見。
(十五)陳婕妤
第五子彭王僅生母。
(十六)段婕妤=段昭儀
第十子杞王倕生母。
貞元六年(790)六月,德宗贈段婕妤為昭儀。
按:
(1)德宗贈封祖母輩的(肅宗嬪妃)段婕妤為“昭儀”之因不詳。唐制,諸王母為太妃。唐初高祖、太宗有子后妃皆隨子晋封太妃,如楚國太妃萬氏、韓國太妃宇文氏、紀國太妃韋氏、越國太妃燕氏等,但唐代的太妃制度似在玄宗之後一度廢行,直至貞元六年七月丙寅,德宗才下詔恢復舊制(段婕妤之子杞王卒於貞元十四年),故在此期間對前朝有子妃嬪的贈封皆不行“太妃”之號,而唐前期的前朝后妃獲贈高級名號,早有高宗贈太宗徐充容為賢妃,德宗當依此舊例。
(2)杞王倕妃為竇兟女,建中二年(781)十一月册封。
(十七)董婕妤
董婕妤,河内人。董氏本號為美人,至德元年十二月二日卒於閿鄉縣之另館,年十八,詔贈婕妤,某年月日葬於某原。
按: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帶少數嬪妃、子孫及太子出逃。馬嵬兵變後玄宗與太子分道,玄宗令高力士送其内人隨行。至德元年七月甲子,肅宗在靈武即位,十二月董氏卒於河南,應亂時未及隨行出逃的太子嬪妃;至德三載,肅宗方册封張良娣為淑妃,故卒於至德元年的董氏,其“美人”之號當為美稱,如隋蜀王秀愛妾董氏亦號美人。
(十八)張美人
第七子涇王侹生母。
按:
涇王侹妃為韋昭訓第四女,韋妃姊又為(玄宗子)壽王李瑁妃,為姊妹嫁叔侄的異輩重親婚。
(十九)孫氏
第二子越王係生母。
按:
孫氏及下所列張氏、王氏等三位王子生母皆無后妃名號,可能是因宫人出身而無正式封號,也可能是史書闕載其封號。肅宗長子(代宗)、次子、三子、四子皆為宫人所生,由此推斷在肅宗正式納妃之前,侍奉左右而生子者皆為分撥十王宅内侍奉的宫人。
(二十)張氏
第三子齊王(承天皇帝)倓生母。
按:
至德二載,肅宗聽信張良娣與李輔國讒構,賜死第三子建寧王李倓,代宗即位後追贈為齊王。大曆三年詔與興信公主亡女冥婚,追謚承天皇帝,其他詳下“恭順皇后”條。
(二一)王氏
第四子衛王佖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