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沙漠绿洲告急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

却使六蕃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唐)韦蟾《送卢藩之朔方》,《全唐诗》卷566


“贺兰”一词究竟从何而来?查史料可知,它最早记载于《晋书·北狄匈奴传》:西晋太康五至八年(公元284~287年),有北迁内地的匈奴人十几万,“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杂错”,其中一个匈奴部落叫“贺赖部”。“盖内入者为贺赖氏、留北方者为贺兰氏。兰‘赖’语转耳”(见《资治通鉴》卷一〇八胡二三省注)。贺赖即贺兰,匈奴贺兰部入居之后,被安排在位于雍州北部、水草丰茂适于放牧的贺兰山地区,这座山就习惯地被称为贺兰山了,它因匈奴贺兰部居此放牧而得名。《阿拉善左旗志》,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第995页。

你仔细听当地牧民们聊天,他们说“贺兰山”的发音几乎就是“阿拉善”,可能是被前朝的文者注音择字记录为“阿拉善”。如今“阿拉善”成了一个盟的行政辖地名,而贺兰山仅仅是山而已。但对历代牧民说,“贺兰山”是贺兰部居住和游牧的这座山和周围的草原。可能后来历朝历代的管理者干脆把贺兰部放牧之地就叫了阿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