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 李俊江主编
- 1129字
- 2020-08-29 12:15:22
二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实施的背景
(一)经济金融化加剧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经济金融化倾向。当美国在1971年正式切断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联系以后,由于美元摆脱了黄金的约束,美元的国内供给与国际供给完全由美国货币当局决定而没有外在的约束机制和内在的自律。由松弛的货币发行纪律所导致的美元发行规模的迅速扩大,为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创造了宽松的货币环境。至于80年代以来在美国金融业出现的“放松管制”,则为金融创新,特别是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大发展创造了极为宽松的制度环境,从而导致了金融业的过度发展。如在80年代还屈指可数的金融衍生产品,到2002年已达到106万亿美元,到2008年则达到531万亿美元。其中由住房贷款机构发行的“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从2005年的1.5万亿美元增长为2006年的2万亿美元;“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ualt Swap, CDS)的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3月的62万亿美元。2000~2007年,美国的GDP从98170亿美元增长为138075亿美元;而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则从895280亿美元增长为1419210亿美元。到2007年底,美国虚拟经济的规模已经是实体经济的30多倍,而制造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下降为12.6%;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24.2%下降为21.3%。美国经济的重心已经逐渐从制造业过渡到服务业。为此,“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成为奥巴马上台以后提出的一项经济战略。
(二)借贷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长期以来,美国主要依靠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其中个人消费支出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为2/3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从2000年的68.1%上升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72%左右。然而,不断扩大的个人消费支出并非建立在高储蓄率的基础之上,而主要依靠持续不断的借贷融资来实现。这种借贷型经济增长模式不仅导致居民负债水平的急剧上升,而且导致私人部门的储蓄率不断下降。据有关统计,1998~2008年,美国家庭部门的债务总额翻了一番,达到15万亿美元,分别占2008年美国债务总额的27%和GDP的90%;而美国的居民储蓄1996~2006年则从14%下降为不足2%。从全球经济的视角来看,这种借贷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最终产品消费市场,即享受了来自全球各国的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和服务从而维持了低通胀的同时,形成了持续的巨额贸易逆差。而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可以通过吸引其贸易伙伴国的美元盈余的方式为其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融资,从而形成了特殊的“美元—商品”环流机制。但这一环流机制也使美国在成为全球第一大债务国的同时,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这一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为此,通过降低负债规模、提高净储蓄率水平以及平衡国际收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奥巴马上台以后调整经济战略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