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报告 Main Reports

B.1 2017〜2018年河南省商务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河南省商务厅课题组课题组组长:焦锦淼;课题组副组长:穆荣国;课题组成员:费全发、王军、宋玉哲、张大幸、葛铁成、张进才、刘钊、王强辉、任秀苹;执笔人:宋玉哲、葛铁成、任秀苹。


摘要: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商务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难攻坚、开拓进取,抓改革、扩开放、活流通、促消费、强监管、惠民生,全省商务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实现了新跨越、站上了新起点,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河南省商务发展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开放发展新理念,顺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推动商务发展质量变革、效率提升、动力转换,为新时代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对外开放 自贸区 电子商务

一 2017年河南省商务发展态势良好

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商务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难攻坚、开拓进取,抓改革、扩开放、活流通、促消费、强监管、惠民生,全省商务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实现了新跨越、站上了新起点,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两大国家战略成效显现,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

紧盯国家战略布局,见势早、行动快,积极争取、不懈努力,河南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两大国家战略相继获批实施,中原腹地成为开放前沿,构建了河南以“三区一群”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新格局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新框架。

自贸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效率统筹,自贸试验区走在了国家新设自贸试验区前列。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省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自贸区工作办公室,成立了三个片区管委会并享受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印发了管理试行办法,出台了“1+5”总体方案和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服务体系五大专项方案。向各片区下放实施了第一批45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直及中央驻豫单位出台了481项支持措施。试点任务稳步落实,国家赋予河南省的160项试验任务中53项已基本完成、102项任务正在积极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多式联运发展等近40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放管服”改革有力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外商投资备案与登记“二合一”改革做法得到国务院肯定。新增入区企业2.4万家,注册资本合计3175亿元。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有效发挥,李克强总理在开封片区考察调研时对河南自贸试验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跨境电商综试区全面推开。坚持跨境电商无边界、一顶帽子大家戴、多种模式共同试、万众创业一起干,全面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相继召开高规格动员大会、工作推进会,立足郑州、梯次推进、全省推开、共同发展。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均成立了领导机构,出台了方案、配套政策,跨境电商竞相发展。统筹推进三大平台、七大体系建设,66项创新举措中已有55项落实到位。成功举办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全省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达4000多家。河南省以促进产业发展为重、以扩大出口为主、做大做强B2B、规范发展B2C的发展模式得到国家肯定。跨境电商园区认定办法、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等多条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河南跨境电商从“一枝独秀”到“众木成林”,初步实现了多主体运行、多模式发展、多点布局、全省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开放招商持续推进。实施《2017年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行动计划》,督促15个省直部门实施开放专案。对全省开放工作进行了综合考评,在全省筛选150个已签约重大招商项目,建立台账,月跟踪、季通报,重点推进,全省谋开放、抓开放的氛围更加浓厚。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开放合作洽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组团参加中部博览会等多个国家级经贸活动,签约了一大批合作项目。

开放活力不断增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开放龙头作用凸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实现每周18班全货机满负荷运行,郑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50.3万吨,跃居中部地区“双第一”。2017年河南智能手机产量近3亿部,约占全球的1/7,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基本建成,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加快集聚。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超过1000班,实现每周“去八回八”高频次运营。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通过预验收,水果、冰鲜水产品等功能性口岸数量居内陆省份之首。国家级经开区和省级经开区分别达到9家和20家。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势头良好。2017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65.0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出口691.0亿元,同比增长14.5%;进口274.0亿元,同比增长37.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豫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家,实际吸收外资11.5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占总额的36.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75.5%,占对外投资总额的43.2%。

2.货物贸易持续增长,服务贸易回落

货物贸易持续增长。2017年,全省货物进出口额实现5232.8亿元,同比增长10.9%,完成省定目标的111.0%。其中出口3171.8亿元,同比增长11.8%;进口2061.0亿元,同比增长9.6%。进出口在全国排名第10位,出口排名第8位,前移2位。月度进出口额增速呈先降后升态势,由1月份的37.9%回落至10月份的18.6%,随后又攀升至12月份的50.4%。受iphoneX价值高且市场销售活跃影响,12月份富士康在豫企业进出口602亿元,直接拉升全省12月份进出口额至811.8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2017年,富士康在豫企业累计进出口3318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出口1936亿元,同比增长6.9%;进口1382亿元,同比增长1.5%。分国别看,对全省最大贸易伙伴美国进出口1083.5亿元,同比增长25.4%,占比20.7%,份额稳定;对中国香港地区、日本、韩国、东盟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2.3%、14.8%、3.3%、27.2%;对欧盟出口手机下降31.7%,导致进出口同比下降14.2%;对金砖4国进出口307.6亿元,同比增长16.3%。

传统优势出口商品稳定增长,资源类和有色金属商品进口量价齐增。明泰实业、龙鼎银业、中孚实业和河南万基等出口铝材76.8亿元,同比增长39.9%;许昌瑞贝卡、许昌瑞泰、许昌龙正等出口人发制品87.7亿元,同比增长11.7%;金利金铅和豫光金铅等出口白银25.1亿元,增长6倍多。但宇通客车、郑州日产等出口汽车41.5亿元,同比下降11.5%。中原黄金、豫光金铅等进口铜矿砂、贵金属矿砂分别为66.8亿元、2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25.8%;益海粮油、阳光国际等进口大豆58.6亿元,同比增长17.4%;郑州兴港、郑州嘉瑞等进口煤13.9亿元,同比增长45.6%;豫光锌业进口锌矿砂7.8亿元,同比增长73.2%。

图1 2017年河南省月度货物进出口额及累计增幅

资料来源:郑州海关。

加工贸易占比最大,新兴贸易方式增速明显。2017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3501.0亿元,占比66.9%,同比增长8.9%;一般贸易进出口1594.9亿元,占比30.5%,同比增长21.4%;其他贸易占比仅2.6%,同比下降28.1%。围绕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郑州无尾熊进口27.7亿元,增长近5倍;郑州维纳斯进口26.8亿元,同比增长61.4%;河南全速通进口12.5亿元,同比下降11.5%;郑州优行商贸进口10.5亿元,同比增长60.8%,以上企业带动化妆品进口同比增长89.8%。

外商投资企业占比最大,民营企业增速最快。2017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592.4亿元,占比68.7%,同比增长9.5%;民营企业进出口1221.5亿元,占比23.3%,同比增长17.9%;国有企业进出口418.9亿元,占比8.0%,同比增长4.8%。全省发生进出口业绩企业6751家,较上年增加623家。

服务贸易回落。2017年,全省服务进出口62.1亿美元,同比下降10.5%。其中出口12.9亿美元,同比下降10.0%;进口49.2亿美元,同比下降10.7%。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境外旅行、境外职工报酬、投资收益、建筑、运输和无偿捐助等。

3.境外省外资金稳步增长,质量提升

境外省外资金稳步增长。2017年,全省设立外资企业210家,同比增长7.1%;实际吸收外资172.2亿美元(含投资性公司再投资、外资企业再投资、境外借款、境外上市融资、设备出资等),同比增长1.4%,完成年目标的101.4%。港资占全省实际吸收外资的59.2%。省外资金方面,全省新设省外资金项目5161个,同比增长4.1%;实际到位省外资金9106.8亿元,同比增长7.9%,完成年目标的100.9%。

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全省新设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3个,投资总额203亿美元,占新设项目总投资额的97%。新能源、现代农业、旅游发展、新材料、养老服务业等一批外资项目落地。香港诺贝利奥在焦作投资30亿美元能源环保项目,香港中华国际投资建设工程集团在洛阳投资16.8亿美元农业产业园,香港真源旅游发展集团在三门峡投资9亿美元旅游开发项目,香港华威丝绸路国际投资在新乡投资8.6亿美元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项目。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在豫投资增加,美国江森自控在济源市投资2亿美元高容量蓄电池项目,荷兰宜家在郑州投资1.3亿美元家居项目,苹果公司在南阳投资6000万美元新能源项目,摩根大通在信阳投资3600万美元电梯项目;法国电力、百事可乐、泰国正大、百威英博等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纷纷在豫增资。全省新设合同省外资金10亿元以上项目424个,合同省外资金6511.9亿元。大项目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物流园、产业园等领域,主要有: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在安阳市投资40亿元的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上海同捷科技在邓州市投资30亿元的同捷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北京航天科技在洛阳投资22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浙江北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在濮阳市投资20亿元的北能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

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际吸收外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制造业,占比为60.1%。服务业领域吸收外资占比35.4%,比重继续上升,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等行业。实际到位省外资金第二产、第三产基本相当,引资分别为4409.6亿元、4147.9亿元,占比分别为48.4%、45.5%。

图2 2017年河南省月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及累计增幅

资料来源:河南省商务厅。

图3 2017年河南省月度省外资金实际到位额及累计增幅

资料来源:河南省商务厅。

资金来源地依然高度集中。港资占全省实际吸收外资的59.2%。河南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承接京、粤、浙、苏、沪、鲁6省市产业转移资金5996.4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省的65.8%。豫京合作态势良好,北京企业在豫投资1485.5亿元,同比增长14.9%,投资规模和增幅均居首位。

4.豫企“走出去”大项目增多,对外投资回落

“走出去”大项目增多。201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完成营业额47.7亿美元,同比下降9.4%,降幅逐步收窄。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4个,合同额33.9亿美元。主要项目有:中铁七局新签3.93亿美元的赞比亚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开发项目;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新签3.44亿美元沙特阿拉伯钻修井项目;中铁隧道集团新签9450万美元乌兹别克煤矿改造项目。2017年,全省外派劳务实际派出57708人次,同比下降19.5%。其中直接派出37595人次,间接派出20113人次,通过本省企业外派人员首次超过外省企业外派人员。全省期末在外人数61622人次。

图4 2017年河南省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及累计增幅

资料来源:河南省商务厅。

对外投资回归理性。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和分类指导进一步规范有序。2017年,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17.6亿美元,同比下降59.5%。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融资租赁、航空领域、生物制药等领域。主要项目有:郑州煤机联合香港崇德资本、中安招商以6.69亿美元并购德国老牌工业巨头博世公司SG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业务;阿维亚融资租赁(中国)公司在香港投资1.2亿美元,从事飞机租赁;河南美景集团对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的啸鹰全球航空产业有限公司增资1亿美元;河南贵友对其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亚洲之星股份有限公司增资1.21亿美元,从事农业种养殖;河南布鲁斯凯在香港投资1.1亿美元生产餐具、厨具、小家电等;郑州美盛科技在美国投资1亿美元,从事药物和生物仿制药研发生产。

图5 2017年河南省对外直接投资额及累计增幅

资料来源:河南省商务厅。

5.消费市场平稳运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2017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66.8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省定目标的100.6%,超过全国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8位,中部6省第3位,规模居全国第5位。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600家大中型零售和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额2063.9亿元,同比增长12.1%。城乡市场增幅均有所回落。2017年,城镇市场零售额增长11.4%,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乡村市场零售额增长12.5%,回落0.2个百分点。

新业态消费快速增长。2017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12535亿元,同比增长24.9%;网络零售额2493亿元,同比增长30.8%。全年新认定备案电子商务企业2385家,累计认定7319家。新认定32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107家省级示范企业,省级电商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累计分别达到56个、218家。

图6 2017年河南省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累计增幅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住宿业增速明显提高,零售业小幅回落。2017年,批发业零售额增长10.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零售业同比增长11.6%,回落0.5个百分点。住宿业同比增长10.3%,提高1.3个百分点;餐饮业同比增长12.9%,提高0.2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2017年,餐饮收入零售额同比增长12.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1.5%,回落0.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零售额增速高于商品零售1.2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基本生活类稳中有升。2017年,23类限上批发和零售商品中,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的有13类,回落的有10类。反映消费升级的化妆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通信器材类、中西药品类、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限上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7.5%、28.2%、15.9%、15.8%、14.9%和12.0%,保持较高增速;反映人们基本生活消费的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烟酒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5.6%、14.1%和12.5%,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1.6个和0.4个百分点。受小排量汽车减税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等因素影响,汽车类同比增长6.4%,增速同比回落6.4个百分点。生活必需品价格温和上涨。2017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12月份当月上涨2.3%。

6.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不断深化

深刻把握商务监管在商务整体工作的功能定位,加快商务部门职能转变。统筹推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积极推进“两法”衔接。倡议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0省区市打击侵权假冒协作机制,启动了“丝路清风”行动。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推进,鹤壁市在全国试点工作考核中被定为优秀。梳理了监管执法职责权项清单,推动监管重心下移,初步形成了批管分离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网格+条块”结合监管执法工作模式,畅通12312举报投诉渠道,河南省商务综合监管执法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打好商务领域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建立了成品油流通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关停取缔非法加油站点,在农村及偏远地区规划布局2000多个加油站,近1000个近期将建成投入运营。建立奖补机制,回收拆解黄标车、老旧汽车27万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置砂浆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加强了商品现货交易场所监督管理。郑州、漯河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以中药材为重点的省级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开展了汽车销售市场专项执法百日行动、单用途商业预付费卡专项治理行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了非法集资排查工作,净化市场,规范秩序,提振了消费信心。

二 2018年河南省商务发展面临形势及展望

1.面临机遇

(1)全球经济复苏明显。2017年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年1月)预计2017年全球产出增长3.7%,实现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大增速,且约120个经济体的年同比增速都出现上升,复苏格局由美国的“一枝独秀”向美欧英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同步增长转变,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3%,欧元区迎来10年来最强劲的扩张,同比增长2.4%,日本经济出现小幅回升,同比增长1.8%。全球增长基础广泛,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周期性上升势头不断加强,各大国际机构普遍看好2018年世界经济,IMF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延续增长势头,实现同比增长3.9%。

(2)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为2010年来首次经济增速回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1万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7.0%,比2016年提高3.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9%,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2018年我国将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有效投资增长、培育新动能、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继续发力,经济增长的内生稳定性更强,质效提升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支撑力进一步巩固。

(3)河南发展态势平稳向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区一群战略支撑更加坚实,发展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尤其是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功能性口岸等开放载体日益完善和投资贸易便利化不断提升为商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面临挑战

(1)新兴消费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阶段转变,以信息消费、网上消费、时尚消费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快速发展,大众餐饮、休闲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康养生、医疗卫生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措施释放消费潜力,确保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基础作用。要从深化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着手,增加有效供给,激活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稳定器的基础作用。

(2)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压力巨大。其一,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深远。虽然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3.6%,外部需求回暖,但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等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美国对华经济政策交织着经济利益诉求和地缘战略考虑,贸易措施日益升级,将严重冲击中美双边甚至全球经济贸易。美国占河南货物贸易额的1/5以上,影响较大。其二,河南外贸基数较高、对富士康企业的依赖性高。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增长,2017年河南货物贸易总额达到5232.8亿元,居全国第十位。2017年富士康集团占全省货物贸易额的60%以上,且其生产、进出口已进入稳定期,支撑河南外贸持续高增长需要新的较大增长点。其三,新的竞争优势有待形成、新的增长点不够突出。受要素成本高企及土地资源趋紧、环保约束的影响,出口企业传统优势减弱,新的竞争优势有待形成,部分订单向低成本地区和国家转移。河南省外贸新的增长点规模小,仍然不足以支撑河南货物贸易高速增长;以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为例,2017年全省实现1024.7万元,但仅占全省货物贸易总额的2‰。2017年全省进出口超10亿元企业只有24家,占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的0.3%,占比偏小;出口超10亿元的商品仅24个,且终端商品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偏弱。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和新的增长点,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贸易摩擦,实现河南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增长非常重要。

(3)招商引资任务艰巨。其一,国际投资环境复杂多变。联合国贸发组织《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GDP及贸易增长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发达国家跨境并购大幅减少的原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由2016年的1.81万亿美元降至约1.52万亿美元,约下降16%。2017年全球已宣布的绿地投资金额下降32%,约为5710亿美元,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项目数则下降17%。评价跨国投资创造价值的绿地投资指标的下降预示着2018年投资前景不可过于乐观。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和各经济体政策不确定性都将影响全球FDI的复苏。其二,全球产业竞争激烈。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国际分工格局深刻调整,国际贸易投资秩序重构。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低廉及土地资源等优势,推动中低端制造业发展。发达国家实施“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政策,促进中高端产业回流。美国的“缩表+加息+降税”政策可能会促使资本和制造业回流,尤其是影响跨国公司投资决策,对全球投资格局造成影响。其三,国内民间投资意愿依然偏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包含农户)同比增长7.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81510亿元,同比增长6.0%,民间投资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其四,营商环境有待优化,融资难融资贵没有缓解,土地要素制约依然存在。转变招商思路,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公平竞争高效的营商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势在必行。

(4)对外投资环境错综复杂。虽然近年来河南省企业“走出去”的实力更强、条件更成熟、服务更完善,但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深层次和结构性矛盾在世界范围内仍然较为突出,逆全球化趋势明显和投资保护主义升级,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安全审查等手段对我国企业投资并购的限制增多,民粹主义兴起、非洲安全问题、伊核问题、中美贸易冲突等都有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带来巨大冲击,企业“走出去”面临风险不断加大,积极主动做好风险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3. 2018年河南商务有望实现平稳增长

基于上述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综合判断,2018年河南商务总体上仍将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预计201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质量提高,规模增长3%;利用省外资金增长5%;货物贸易增长3%(以人民币计价);服务贸易增长5%;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0%;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3%;对外直接投资与2017年持平;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以上。

三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开放发展新理念,顺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推动商务发展质量变革、效率提升、动力转换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做好商务工作意义重大。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开放发展新理念,顺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突出抓好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统筹推进开放招商、对外贸易、内贸流通、对外合作、电子商务、监管执法等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进经贸强省建设,推动商务发展质量变革、效率提升、动力转换,为新时代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1.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勇担使命,走在前列,聚焦重大战略,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拓展结构布局,完善体制机制,以全方位开放增添经济发展新动力。

(1)搞好开放顶层设计。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开放要更上质量、更上层次、更上水平。准确把握全面开放的基本内涵,出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制订全省对外开放工作行动计划,高规格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拓展开放的范围和层次,拓展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以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高的质量,推进全省对外开放。

(2)打造高端开放平台。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港(内陆无水港)申建工作。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功能。配合商务部编制《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经贸合作发展规划》,推进中欧班列(郑州)“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推进经开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规范管理经开区设立、扩区、升级、考核等工作,年内再新认定10家省级经开区,积极申建国家级经开区。支持高新区、产业集聚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汽车整车等各类口岸加快发展。

(3)扩大开放合作领域。深化制造业对外开放,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扩大服务业开放合作,重点放宽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等准入限制,推进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现代物流、医疗养老、旅游休闲等领域有序开放,鼓励支持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2.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坚持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创新招商方式,升级招商模式,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增强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1)加强统筹指导。围绕河南省重点产业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紧盯世界500强、民营500强、制造业500强,编制重点企业投资分析报告,建立重点企业投资分析大数据库。引资引智引技并举,更加注重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吸引跨国公司、央企、民企来豫设立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修订《河南省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协调部门落实招商引资促进政策。各市县要从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入手,寻求差别化、个性化的竞争路径,建立投资促进“项目库”“活动库”“资源库”,谋划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2)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培育引资竞争新优势,对标国际标准,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外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管理改革,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二合一”改革,实行“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新模式。协调各地和相关部门,在政策标准制定、资质条件确认等方面,推动实现内外资同等待遇。发挥外商投资协会作用,畅通外资企业联络渠道,建立跨国公司服务档案制度,修改完善外商投诉应急、处理办法,做好外商权益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对外来客商的服务水平。

3.着力创新内贸流通发展

当前,内贸流通格局正在深刻调整,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加快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1)抓好物流业转型发展。物流业转型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2项重点转型攻坚任务之一,明确由商务部门牵头。2018年是攻坚年、落实年、提升年,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筹推进,取得成效。要完善工作机制,统筹落实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组建物流业发展办公室,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健全工作台账,强化督导检查。各地商务部门要积极争取本级政府支持,按照省里要求,组建队伍,完善机制,推进工作落实。壮大市场主体,充实完善项目库,重点培育扶持一批10亿元以上的重大物流项目,引导全省物流企业对标发展,形成高层次企业集群。开展首批商贸物流标准化、智慧化试点,培育一批标准化、智慧化物流园区、企业。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加快建设一批信息化、智能化的专业物流园区,强化区域中转分拨功能,吸引物流企业加速集聚。继续举办物流业开放合作洽谈会,深化与境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推动物流企业集群发展。建立物流行业统计制度,收集、分析、发布物流行业数据。

(2)抓好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复制国家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经验,推广省级改革试点经验。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动传统商业企业转型和模式创新,促进零售企业实体店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指导郑州市国家供应链体系试点建设,支持郑州、许昌、漯河、焦作4市开展标准化示范工程,推进供应链创新、城乡配送高效运行。

(3)抓好流通网络建设。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商业投资规范化、科学化。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培育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开展农商互联,推动新型农业主体与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企业等对接,实现“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继续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冷链物流发展试点,建好冷链流通监控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4.着力释放消费增长潜力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多样化新形势新任务,持续实施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改善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培育壮大消费新的增长点。

(1)提高消费供给质量。积极争取商务部在大中城市培育品质消费商圈建设试点,持续开展“中华老字号”、“河南老字号”和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认定,示范创建省级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名品名店名街名区联动发展,促进多产业融合、商旅文体协同、购物体验结合,扩大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做好豫酒振兴工作,扩大宣传推介,打造豫酒品牌。发展绿色消费,推广绿色餐饮,深入开展绿色饭店、绿色商场创建,培育绿色采购和包装示范企业。促进汽车消费,落实《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构建授权和非授权并行的汽车销售新体系。落实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实施意见,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程序,加强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

(2)优化消费网络平台。规划建设一站式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街区生活服务集聚中心,促进社区生活性服务智能化、便利化。规划建设农村生活综合服务中心,支持市县打造特色商贸小镇,促进农村生活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郑州会展名城建设,发挥河南会展人才优势,积极引入会展总部企业和品牌展会,做大做优一批品牌展会。强化市场运行监测,完善肉菜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健全应急调运体系,持续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继续办好精品年货博览会,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3)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将商务综合监管执法体制改革纳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试点,出台《全面推进商务综合监管执法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式,提高商务综合监管执法工作信息化水平,整合综合执法职能,创新监管方式,理顺省、市、县三级执法职责,推进监管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深化打击侵权假冒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持续开展“丝路清风”行动。推进互联网、农村市场、进出口环节等重点领域治理,开展“剑网2018”网络市场监管、“绿剑护农”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保持高压态势。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执法行动“回头看”活动,巩固扩大行动成果。深化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依托二维码技术建立商品流通身份证试点。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提升肉菜、中药材追溯体系试点建设成效,加快推进省级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

5.着力推进贸易强省建设

推进贸易强省建设任重道远,需要迎难而上,上下联动,稳增长、调结构、转动能,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1)壮大外贸主体。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外贸发展政策,用足用活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确保政策发挥最大效用。实施新一轮外贸高成长企业培育工程,省市县联动,精准施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中小微企业走“专特精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培育一大批小而全、小而专、小而精的中小外贸主体。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加快培育食品农产品等优势出口商品国际知名品牌。拓宽外贸企业出口渠道,巩固美国、欧盟、日韩、东盟等传统市场,加快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打造多元化市场体系。

(2)夯实基地建设。研究出台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重新认定一批省级基地,支持省级基地创建国家级基地。鼓励基地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集体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推动基地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引进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境外营销网络和公共海外仓。落实基地动态管理机制,开展省级基地年度考核,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取消称号,确保出口基地发展质量。

(3)加快培育新业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是河南省外贸发展的突出短板,没有一家全国知名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链条不完善,这是困扰河南省多年的大问题。要尽快出台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支持政策,引进全国知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豫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省内专业外贸公司引入成熟管理经验,完善风控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向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转型。同时,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密切跟踪EBAY郑州跨境电商全球物流基地、京猫供应链全球网络等项目建设,争取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有较大突破。

(4)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实施意见》,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建立重点联系企业监测制度,支持文化、旅游、建筑、软件、研发设计等服务出口,打造“河南服务”国际品牌。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挥郑州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引领作用,推进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扶持一批优势突出、带动显著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

(5)有效扩大进口。落实国家进口贴息政策,调整河南省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促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紧缺资源型产品进口。开展国家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简化通关流程,创新贸易模式,探索建立运营管理体系,力争建成中部地区汽车平行进口销售中心。突出做好省内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组织工作,积极向境外客户推介邀请参展。

(6)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海关、商检、国税等部门协作,推动建立贸易便利化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稳步推行“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模式,对进出口货物实行“进口直通、出口直放”,提高通关效率,有效压缩通关放行时间。全面推进税单、报检无纸化以及监管场所联网放行,取消纸质放行签章作业方式,继续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项目。加强两用物项和技术的进出口管理。

(7)完善贸易救济措施。加强贸易摩擦“四体联动”应对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贸易摩擦应对能力和水平。开展贸易摩擦形势分析及案件预警。加大对涉案企业应诉支持力度,抓好大案要案应对工作,力保重点产品出口市场稳定。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制化营商环境。

6.着力促进对外合作健康发展

围绕促进平衡健康发展、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两大任务,统筹推进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一手促发展一手防风险,不断提升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层次和水平。一方面,要有序引导对外合作。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外直接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工程,提档升级,做大做强,继续争创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完善全省对外经济合作项目库,争取河南省走出去项目列入国家“丝路明珠”和首批“一带一路”战略合作项目。聚焦重点国别和产业,推动河南省农业、水泥、矿产开发等优势产能合作,组建“走出去”企业联盟,带动省内装备、技术、标准、服务出口。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项目,开展对外援助培训,服务国家经济外交。另一方面,要创新监管服务方式。完善以备案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投资合规性审查,配合商务部做好境外投资项目企业实时监测服务和风险处置平台建设,初步建成省级监控分平台,进一步规范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承包工程风险处置备用金管理。建立“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政策咨询、风险预警、在线办事等服务,妥善应对处置境外经贸纠纷和突发事件,保障境外人员安全,维护境外合法利益。

7.着力提升电商发展水平

在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的同时,延伸电商发展触角,拓展电商发展空间,促进电子商务城市与农村之间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

(1)全面推进电商进农村。加快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村电商服务功能,继续开展省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争取更多的县(市)进入国家级综合示范行列。优先选择一批综合示范县,开展农产品电商出村试点,加强特色农产品分等分级、加工包装、物流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电商标准化建设,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提高农产品上行综合服务能力。实施农村电商万名带头人计划,探索公益性培训与市场化培训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服务支撑有力的电商培训体系。

(2)深入推进电商进社区。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选择条件适宜的城市社区、县城社区和新农村社区开展试点。依托连锁零售企业、龙头物流企业、居民服务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成集网络购物、商品代收、智能终端配送、家庭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百米”问题。积极推广“一店多能”模式,开展网订店取、网络订票、预约上门、社区配送、电子缴费等便民服务,培育一批有效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专业化服务能力较强的区域性社区电子商务服务品牌,推动社区生活服务便利化、品质化发展。

(3)推进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相辅相成,互为动力,相互促进。一是要加强规划协同引领。各市县综合考虑地域区位、功能定位、发展水平等因素,统筹规划电商与快递物流发展,推动电商园区与快递物流园区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认定一批电商物流示范园区并给予扶持。二是要健全企业数据共享制度,鼓励和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与快递物流企业之间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和业务联动,建立数据中断等风险评估、提前通知和事先报告制度,共同提升配送效率。三是要推动供应链协同。支持仓储、快递、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优化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管理。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8.着力办好商务领域民生实事

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商务优势,集中各方资源,使人民在商务发展中有更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以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为主抓手,将省级贫困县纳入省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争取国家级贫困县申报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年内争取实现贫困地区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各地要摸底排查,对适宜从事电商产业链相关工作的贫困户建立专门档案,精准帮扶。以促进贫困户创业就业和增收为重点,建立扶贫指标体系。支持贫困地区创建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和企业,培育贫困地区特色电商平台和品牌。组织知名电商平台与贫困地区合作,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对接,加大与阿里、京东、苏宁、国美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协调力度,支持更多的贫困县参与“电商扶贫频道”创建,推动农产品上行。开展电商专家下乡活动,加强对适宜搞电商的贫困人员培训,促其尽快脱贫。加强部门联动和督查考核力度,不断增强电商扶贫精准度和实效性。

开展家政扶贫试点。积极参与“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工作,组织需求城市与贫困县签订对接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对接机制。组织省内家政服务企业深入贫困县开展服务技能培训,举办供需见面会,为更多贫困群众提供家政就业机会。

开展外派劳务扶贫。制定支持贫困县开展外派劳务扶持政策,加大贫困地区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外派劳务比例。充分发挥“中韩雇佣制”试点省优势,扩大对韩外派劳务。争取年内拓展以色列建筑、德国和奥地利厨师等外派劳务。加强外派劳务宣传培训,引导贫困地区劳务人员通过正规渠道出国务工、脱贫致富。

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成品油流通市场专项整治,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经营加油站点,强化油品质量监管,配合做好油品质量升级、车用尿素推广使用、地下油罐防渗改造等相关工作,加大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力度,做好餐饮业散煤禁烧工作,继续推进施工现场“两个禁止”,坚决完成商务领域环境保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