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症病人最关心的360个问题
- 陆恒主编
- 699字
- 2020-06-25 21:54:23
4.梦从哪里来
我国在商周时代,曾认为,梦是由在睡眠中发生的思维活动,包括了视觉、听觉、情感活动,甚至言语(即梦话)等其他脑的活动而来,或者认为,梦是由各种感觉和思维活动胡乱拼凑即“胡思乱想”而来。弗洛伊德则认为,梦是“潜意识的流露”而形成的。
从现代电生理学的观点来认识梦境和梦由何而来,游国雄等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在REM睡眠期,丘脑等处由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期的“闭闸门状态”恢复至“开闸门状态”,大脑已能部分接受来自躯体内外的信息,思维活动有所恢复,记忆信息有所再现,这是梦发生的前提。REM睡眠期是大脑继续保持高度活动的时期,有助于大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并与次日的良好情绪有关,而梦境正是REM睡眠的体现。研究还发现,梦境中记忆信息的再现,对记忆的保存和记忆信息的再处理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觉醒时的记忆能力。
二是NREM睡眠中也有梦境活动,发生于1~2期浅睡阶段,称为梦境样精神活动,在睡初发生者称为睡初幻觉。见于70%~75%的健康人,形象较为模糊。但在NREM睡眠的2期快结束时,也可出现十分鲜明、类似梦境的现象。梦境样精神活动也可以称为入睡前意象,被认为是介于NREM与REM两种睡眠之间梦与非梦不易区分的一种现象,多见于一些失眠和神经症患者,并常引起患者苦恼,认为“一闭眼就做梦,脑子得不到休息”,成为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实有3/4左右的健康人的正常睡眠中会出现梦境样精神活动,所以,对这种多梦不必过多的焦虑和担心。
在白天不会思考的患者,在做梦时能够有自发性的想法,这表明,做梦实质上是一种反射现象。但是,自反应缺陷患者的梦境情节简单,缺少情感呼应,这意味着要创造大多数人会梦到的奇异梦境需要高层次的认知处理。
(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