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假面戏剧源远流长,在世界戏剧舞台占有一席之地。日本假面歌舞剧——能为行文方便,文中有时称其为能戏。,六百多年来在朴素、开放的桧木舞台上咏唱不断,用诗歌、音乐和舞蹈编织出神灵与逝者的动人心弦。能戏二百多个剧目中70%的主人公是鬼神和亡灵。故事分为两场,前场出现时为主人公的化身,后场主人公的本体出现,用歌舞回忆和倾诉生前种种难以忘却的情感。能戏最大的特征是用这种统一的前后两场的形式——称为“复式梦幻能”——展开一幅超越现实灵魂的情感世界的画卷,这些灵与魂历历在目,他们都佩戴着面具。

如此高频率地、发达地、系统地使用面具是能戏的特色。能面,作为舞台表演不可或缺的道具,是艺人的演技秘匙,甚至能面有更强大的高于物的精神能量。没有声、光、电的舞台美术,没有麦克风的扩音,只有四种乐器的伴奏和伴唱队,气氛肃穆、行动迟缓的能仍保持着戏剧发源时的“娱神”功能与风格。能面是踏入神灵境界的凭据,几百年来受到从业者的敬畏与尊崇。一副能面佳品,不仅因其造型美、年代古老而成为价值连城的珍宝,更因其幽深的面容和色彩背后,重叠地寄宿着戏剧人物的魂魄、木雕名匠的传奇、俳优艺术生涯之理想,从而显得神秘而厚重。瞬间消逝的歌袖舞袂和穿越时空的情感,始终复刻在能面似是而非的表情中。它是能乐传承六百多年艺术精神的本质,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标志。


狂言师(KYOGENSHI)——

表演狂言的职业演员。据2014年能乐协会的统计,现有136名狂言师。


能面(NOHMEN)——

演出能时所使用的面具,一般只有主角佩戴能面。广义上,能面可以包括狂言面。


狂言面(KYOGENMEN)——

演出某些狂言剧目时,狂言师佩戴的面具。


能面师(NOHMENSHI)——

为职业能乐师提供制作、修理能面及狂言面技术的工匠。


本书需要了解的关键词:

能乐(NOHGAKU)——

能(NOH)与狂言(KYOGEN)合称能乐,两者是关系紧密、风格不同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能”是为灵魂创作的悲剧,佩戴假面,演唱古典词章,其本质为节奏缓慢却充满内在张力的歌舞剧。演员不分行当,只分为主角、配角、狂言师和乐人。狂言师既在一出能戏中担任固定的解说角色,也在两出能戏中演出一出滑稽的狂言作为调剂。“狂言”为喜剧,以科白演世态常情,其本质是短小精悍的寸剧,而某些剧目含有歌舞因素,某些剧目也使用面具。二战后,狂言独立组成一台晚会的演出形式成为风潮。


能乐师(NOHGAKUSHI)——

所有参与演出能的职业演员称为能乐师,即主角(观世、金春、宝生、金刚和喜多五个流派)、配角(高安、福王、宝生三个流派)、狂言师(大藏、和泉两个流派)、乐人(笛子三个流派、小鼓四个流派、大鼓五个流派及太鼓两个流派),他们各司其职,各传其艺。据2014年能乐协会的统计,现有1243名能乐师。

《东北》后场

《东北》前场

照片说明:主角为金春流金春安明,摄影师为辻井清一郎。所用面具为小面。《东北》前场:云游僧人(配角)到京都东北院观赏梅花,忽有女子(主角)出现,告诉僧人,梅花是女诗人和泉式部所栽。树影婆娑,世事无奈如梦境,眼前之人正是花主人。女子下场。《东北》后场:才华横溢而貌美的和泉式部的灵魂上场,旧日往事无法淡忘,故人诵读经书的声音萦绕寺院,墙头草色渐浓,杜鹃啼鸣,声声均不同。舞蹈后,灵魂下场。此时僧人从梦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