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年鉴(2015)
-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 20256字
- 2020-08-29 03:51:54
第三部分 综合性会议
全国工商联十一届六次常委会议
会议综述
2015年6月25日至26日,全国工商联十一届六次常委会议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经验,推动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全哲洙在会上发表讲话。吉林省政府主要领导致辞,省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议选举杨启儒为全国工商联十一届执委会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听取了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就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与会代表作的专题报告和部分参与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的民营企业代表的交流发言,并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圆满完成了各项会议议程。
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小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黄荣、庄聪生、李路、林毅夫、安七一、王志雄、卢文端、史贵禄、许健康、孙荫环、苏志刚、李河君、李彦宏、陈经纬、何俊明、张建宏、茅永红、周海江、徐冠巨、董文标、程红,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王文彪、卢志强、刘志强、许连捷、许荣茂、孙甚林、张近东、崔世昌、傅军、霍震寰,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全国工商联常委约180人出席会议。
王钦敏同志在全国工商联十一届六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6月26日)
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六次常委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马上就要闭幕了。
昨天,全哲洙同志系统传达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精神,大家就学习贯彻落实会议和《条例》精神畅谈认识体会、提出意见建议。与会同志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指导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条例》是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明确了统一战线工作的方向原则,规定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了工商联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三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商会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和工作依托,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四信”。这是中共中央对工商联长期探索实践的肯定和升华,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会议和《条例》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开创工商联事业新局面。
这次常委会议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昨天有10个企业交流了经验体会,还有6个企业提供了书面发言材料。刚才,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同志又给大家作了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辅导报告。这里,我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使我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家走出去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使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逐渐成为各级工商联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一)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举措和成功经验。随着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和我国资源要素条件变化,党的十六大就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已从引进来为主,逐步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2014年,中共中央提出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根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在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更加注重和更加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必将推动我国优势产业走出去、优势产能转出去。民营企业顺应改革开放大势,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不断增强,活力不断释放。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在新增境外投资企业中,大多数为民营企业的地方企业占94%;其中非金融类对外投资451亿美元,占总额的43.8%,同比增长36.8%;在商务部批准和考核的13家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中,由民营企业控股的就有7家,占53.85%。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在这种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走出去必将是大势所趋。
(二)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符合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大逻辑。目前,民营企业在国内普遍面临产品市场饱和、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高端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大中型民营企业总体上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式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已有部分企业通过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当前结构失衡、效益低下、需求不足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随着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新突破,商品、劳务、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种要素跨国流动日趋频繁,各种创新要素更具开放性、流动性,中国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自身能力显得更为紧迫。同时,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在钢铁、电解铝、水泥、纺织、平板玻璃、金属机械制品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有必要通过走出去向有市场需求的国家转移,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三)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44亿,约占全球63%;年生产总值21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9%;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一带一路”战略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努力构建以我国为主的“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鼓励具有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兴业,让制造业走出去,使优势产能转出去,把技术标准带出去;有利于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劳动力资源丰富、靠近目标市场的沿线国家投资设厂,不断扩大境外市场,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有利于引导产能优势企业到资源密集、市场需求大的沿线国家建设生产基地;有利于支持从事仓储物流、生产加工、国际贸易的企业,在农业资源丰富、合作前景广阔的沿线国家投资,推动农业走出去,开展农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深度合作;有利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到沿线主要资源出口国投资设厂,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比重;有利于引导企业在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产业园区,使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有利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并购先进技术、国际品牌和战略股权,设立研发中心。这些都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借鉴有益经验积极稳妥走出去
为全面了解掌握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今年3月至5月,全国工商联开展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综合调研,6位会领导带队分别赴13个省区市进行了重点调研,共召开座谈会165场,实地调研企业592家,调研商会116家,回收有效问卷4509份。调研显示,民营企业发挥机制活、民间性和互补强的优势,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总体数量和投资额度逐年增加,所占比重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力量。
(一)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当前民营企业已遍布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是重点。在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中,主要是资金、技术、品牌、产能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大中型企业。从走出去的实践看,以华为、联想、吉利、复星、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民营企业,着眼全球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和资本运作,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同时,民营企业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和优势特点,走出去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
1.建立境外工业园区,抱团走出去集群发展。如浙江华立集团在泰国建设了泰中罗勇工业园,吸引汽配、机械、家电等近40家中国企业入园设厂,集工业区、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于一体,既能使企业抱团规避风险,又能享受园区特殊的“八免五减半”税收优惠政策。江苏红豆集团在柬埔寨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吸引了来自中国、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81家企业入驻,解决当地就业1.2万余人。新疆华凌集团利用格鲁吉亚生产成本低、无贸易壁垒,可直接进入周边国家和欧美市场的优势,吸引国内中小企业和商户入驻,从事转口加工贸易业务。
2.获取境外矿产、能源、农牧等资源,延伸产业链。问卷调查显示,有21%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是为了获取各类境外资源。如新疆广汇集团在哈萨克斯坦投资两个油气项目,建设了第一条民营跨境输气管线。重庆博赛集团收购西非加纳铝矿公司,获得约1亿吨储量优质高铝低硅的铝矿资源。伊利集团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合作在当地建设奶粉生产厂,又在新西兰建设乳业一体化生产基地。天津聚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建设了近20万公顷棕榈种植园及配套产业。
3.获取先进技术、优质品牌和营销网络等要素,增强国际竞争力。如吉利集团2010年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集团全部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3家工厂、1万多项专利,完整的研发体系、供应链、员工培训体系、安全试验中心、大型试车场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三一集团2012年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后,与奥地利帕尔菲格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深度整合海外生产销售网络,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办事机构和销售渠道,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突破百亿元。海航集团控股和参股的境外企业共计27家,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总资产达978亿元人民币,员工7000人。三胞集团在美国、英国、以色列、中国香港等地完成了市值近70亿美元的海内外并购,收购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等企业股权,海外员工超过2万人。大连远东工具公司2008年仅以920万欧元收购欧洲著名工具企业沃克公司,保留了所有销售人员及营销渠道,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钢刀具生产企业。
4.在境外投资建厂,实现产业转移和产能合作。如中国泛海集团联手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印尼本土企业合作,利用国产设备,在雅加达努山达拉保税区建设2 × 100万千瓦发电厂。福建峰亿轻纺公司得知东南亚对欧出口将实现零关税后,于2011年果断在柬埔寨投资建厂,将大量中低端产品订单转移至柬埔寨生产,已拥有35条生产线,3000名工人,年产值3500万美元。河北长城汽车公司通过在俄罗斯投资建设整车工厂,在保加利亚、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建立散件组装厂,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2014年境外销售达3万余辆。
5.承接对外工程和劳务合作、建立商贸城,带动产品、技术走出去。如上海港湾集团将其软地基处理工程领域的领先技术,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专利,用科技服务提升工程建设的附加值,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山东青建集团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建筑业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平均每年劳务输出5000余人,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达150多家。辽宁远大集团依托建筑幕墙系列产品优势,在国际市场承包工程,在海外设立32个分公司,产品销往138个国家和地区,产销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连续8年居世界同行业之首。
(二)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经验
从调研和这次会上交流的情况看,一些民营企业走出去探索的经验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1.要有跨国战略思维。江苏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说,“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企业不融入世界格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很难得到延续,你今天不搞国际化,明天就可能成为别人国际化的一部分”。在15年的国际化道路上,亨通集团先后经历了市场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品牌国际化“三步曲”。目前,亨通集团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海外商标,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营销技术服务分公司,成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近几年海外营业收入以年均80%的速度增长。深圳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说,“走出去不能用中国观念去丈量世界”。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企业要走出去,就不能固守在国内成功经营企业的经验做法,必须用跨国战略思维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需要。
2.要依靠核心竞争力。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许多企业家认为,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低成本优势上,企业保持生命力的“杀手锏”是依靠技术、品牌、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新疆特变电工公司依靠“输变电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高两新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品牌,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在中亚、南亚、非洲等17个国家承接电网、火电站、太阳能光伏电站等工程项目,其高新技术产品先后进入美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逐步把节能化、智能化、自动化电力建设的技术、标准和经验输送到世界各地,现已发展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龙头企业。
3.要培育国际经营人才。调研中,企业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国际经营复合型人才,导致一些企业错失商机、管理水平低下、商务谈判失败等。培育国际经营人才应包括培养和用好投资国的人才。天津聚龙嘉华投资集团走出去后,面对管理难题,在坚持基层员工全部本土化的同时,还采用订单培训的方式与国内高校合作,批量培养跨文化外籍人才,探索建立了“团长+政委+参谋长”的协同管理模式,在决策与经营管理上形成了优势互补。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打开海外营销渠道,在香港成立控股公司,将49%的股权平均分配给10位拥有营销经验、熟悉本地市场的外国人,再由这些人分别成立本土公司。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股权结构设计,公司在北美、澳洲、非洲等地建立了200多人的营销团队。
4.要注重风险防范。与国内经营不同,境外投资既有可能面临经营、财务、汇率等市场风险,也有可能遭遇当地政局动荡、政策法律、文化差异等非市场风险。目前,不少走出去企业由于国际交流能力较弱,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投资国的宏观环境缺乏了解,对境外投资风险预估不足。因此,增强风险意识、健全防控机制,是企业走出去实现稳健发展的基本保证。一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前聘请会计、法律等国际中介服务机构,寻求相关咨询帮助,甚至直接购买风险评估成果;一些企业注重寻找市场化程度高、法律体系健全、社会稳定、系统风险小的国家进行投资;一些企业在海外从事工程承包、大型基建时,首要考虑的是国际关系、地缘冲突、政党争斗等政治风险;一些从事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建筑和服务行业的企业,尤其关注投资国劳工、环保、社区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隐性风险;一些从事资本、技术并购的企业,特别注重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经济安全风险。这些都是企业成功走出去未雨绸缪、防范风险的有效举措。
5.要实施本土化战略。不少企业认识到,企业走出去后必须在用人、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努力实现本土化,尊重投资国当地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消费习惯和市场规则,重视为所在国的经济、民生作贡献,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广东玖龙纸业公司在越南投资设厂,从事各类工业用纸生产,注重在守法、诚信、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积极捐资助学,和当地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经营环境。在越南发生“打砸”事件时,当地员工自发地保护中国籍员工和公司财产,避免了损失。红豆集团、华坚集团、华立集团、特变电工公司等企业在投资国从事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服务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对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民营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
调研显示,尽管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实现了较高水平的走出去,已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但自发、零散、“单打独斗”的走出去仍较突出,总体水平不高。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仍艰难坎坷,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政策体系仍不完备。现有政策法规难以满足企业走出去需要,存在着一事多政、政策规定滞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金融服务瓶颈凸显,存在着获得贷款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少、境外保险业务覆盖面小和保费高等问题。外事服务和领事保护力度不够,部分国家签证不便,申请时间长,有效期短,需要多次办理,给企业带来极大不便。我国律师、会计、税务、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国际化水平较低,缺乏处置境外法律纠纷、知识产权、产品认证、贸易摩擦、反倾销应诉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很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效服务。工商联及商(协)会组织的国际化程度低,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方式还局限于组团出访考察、举办项目洽谈对接等,服务能力和效果很有限。
2.境外风险防范难度较大。有的企业亲身经历了投资国的国家政变、社会动乱、恐怖袭击等政治风险。有的企业遭遇投资国因政策频繁调整和变化带来的风险。有的企业由于不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宗教和生活习惯,难以较快较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遭遇文化习俗风险。一些欠发达国家司法环境较差,社会契约意识薄弱,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面临法律风险。一些经济体和国家汇率波动较大,并实施较严格的外汇管制,使企业在结算和利润回国汇兑过程中受到很大损失。
3.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走出去的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准备不足、人才匮乏、获取信息难、经营管理跟不上,行为不规范,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有的同行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相互杀价、恶性竞争,造成两败俱伤;有的企业不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造成不良影响;有的企业套用国内做法,走出去后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有的企业走出去前缺少对投资国的法律、政策、市场等信息的了解,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有的企业不熟悉国际规则,又不善于借助国际中介机构的服务,走出去后难免会陷入困境。
三、切实做好民营企业走出去引导服务工作
(一)努力提升工商联的引导服务能力
近年来,各级工商联和商(协)会在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总体上还处在摸索阶段,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工商联系统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手段和载体不多,人员素质难以适应走出去工作需要;二是工商联的境外服务和延伸平台严重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新形势下,各级工商联和行业商(协)会要把引导服务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健康有序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引导职责,落实工作任务。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重视吸纳专门人才,加强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引导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各级工商联和商(协)会的指导力度,形成系统工作合力。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目前制约企业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通过协商会、座谈会、议案提案、情况反映等渠道,积极建言献策,为民营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搭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
要继续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发改、商务、外事、工信、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整合资源,共同搭建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一是要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如加强与外交、商务等部门合作,提供签证、办理APEC卡等方面的外事服务;有条件的省市可举办经贸活动和市场考察。加强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服务。二是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及时从相关政府部门获取政策信息,并加大对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境外投资信息系统,帮助企业了解所在国政治形势、投资法律、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为企业牵线搭桥,创造合作机会。三是要搭建培训交流平台。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举办企业走出去培训活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政府官员、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以及有经验的企业家授课,重点帮助民营企业用全球化的视野分析自身的特点和比较优势,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分析交流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案例,形成互相启发、互相警示、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发挥大型企业和行业商(协)会的组织带动作用
大型民营企业实力雄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他们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商誉、渠道、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鼓励他们到海外建设园区,为中小企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发挥商(协)会的组织引导作用,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增强抵御走出去风险能力。有条件的行业商(协)会可尝试拓展服务网络,在境外设立商(协)会组织或办事机构,提高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推进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出现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鼓励商(协)会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使商(协)会成为工商联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载体和依托。
(四)引导走出去企业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工商联和行业商(协)会要引导走出去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还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使命。要加强守法诚信教育,增强走出去企业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形象意识,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惯例办事,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主动与东道国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等加强联系,依法表达利益诉求,避免利益冲突。引导民营企业规范经营,维护国家形象和中国企业的整体利益,要自觉尊重当地文化习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民营企业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为进一步推动工商联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下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会议和《条例》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组织开好工商联商会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加强工商联对商会的引导、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工作。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多、责任重,任务就是信任,责任催生贡献,压力激发内力,内力成就担当。民营企业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敢担当、能担当的群体。大家要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巩固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推动工商联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全哲洙同志在全国工商联十一届六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6月25日)
这次常委会议的重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作总结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就《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作了说明。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为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条例》还专门就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作出新的理论阐释和政策规定,对工商联工作提出新要求,工商联事业由此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明天,王钦敏主席将围绕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工商联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好两个健康主题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以下简称两个健康),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和工商联工作的主题,是事关工商联全局的方向性问题。2000年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两个健康这一重要观点,2006年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强调要重视发挥工商联在促进两个健康中的作用,2007年初全国工商联机关工作务虚会从探索工商联性质特征出发得出工商联所有工作以促进两个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结论,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指出工商联在促进两个健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全国工商联十届九次常委会议提出把两个健康作为工商联工作的主题。两个健康主题本质上是由工商联三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决定的,坚持三性有机统一就要坚持两个健康主题。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条例》明确,工商联是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应当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主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从坚持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培养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角度,进一步拓展了三性有机统一和两个健康的时代内涵,从党内法规上确立了两个健康的主题地位,这就赋予了工商联落实两个健康主题的政治任务和法规职责。工商联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首先要把握好两个健康主题。
一要领会“两个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伟大创新,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完善的动力和活力所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成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两个健康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扩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增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把两个健康作为工商联工作的主题,是党中央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作出的重要论断,是对中央16号文件关于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重要内容、工商联具有三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工商联工作要坚持八字方针、发挥工商联五项职能作用等重要理论观点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两个重大”充分表明,工商联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各级工商联都要认清新形势,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党交给我们的促进两个健康这一重大任务。
二要做到“两个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既要关注他们的思想,也要关注他们的困难。“两个关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落实两个健康主题必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实际。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企业是一个严峻考验。当前市场上几家欢喜几家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增长势头强劲,不少坚持技术创新、有特色品牌、率先转型的企业日子比较好过;但同时,许多技术含量低、产品大路货、转型不及时的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感觉到日子不好过、“熬不住”了。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走出困境关键要靠创新,创新就要用心。企业要扭住自主创新这根主线,抓住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提升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时代,企业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有实力有条件的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积极稳妥走出去,不断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要看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长期过程,现在才刚刚起步。在这一过程中,不少企业对转型升级既渴望又迷茫,想转不会转,不知往哪里转,看不清方向,一些企业家由此感到焦虑,思想上产生各种困惑,有的因心里有各种“不托底”还产生了不安全感,精神迷失,发展信心动摇,对未来缺乏稳定预期。精神状态好,办法总比困难多。企业活力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家心理预期稳定,才能够安心从事生产经营,保持创业创新活力。我们要始终围绕两个健康主题,既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又关注回答他们的思想困惑。各级工商联都要主动与企业家接触,走进企业家内心,同他们在思想上真诚沟通、真心交流,为他们解疑释惑、鼓劲加油,努力成为他们的益友、挚友,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激发他们的发展热情,发挥他们的才能。在这里我还要强调,有热情更要有理性,有激情但不能冲动,企业扩张不能盲目,四面出击往往导致四面楚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大企业抱守发展就是铺摊子、求做大的陈旧思路,感觉不到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客户需求、消费结构等变化,没有考虑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边界,因扩张过快深陷困境,企业生存出现系统性危机,很值得企业深思,也需要工商联更加关注。
三要坚持“两手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两手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落实两个健康主题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把教育引导寓于鼓励支持的具体服务中,用鼓励支持的实际行动强化教育引导实效,防止“两张皮”。实践中,有的同志习惯于就事论事,做经济服务工作脱离企业家的思想困惑,做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企业的实际困难,两个健康被割裂成一个健康,最终会导致两手软、两手空。鼓励支持与教育引导相辅相成,两手抓才能两手硬。我们既要坚持对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服务,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人才、管理、发展环境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也要坚持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引导和培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把两个健康互相融入、互为促进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把握好理想信念教育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我们从2013年上半年起,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以“四信”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例》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四信”列入其中,这既是以党内法规对我们两年多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肯定,也是对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概括。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说,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要坚定“四信”。工商联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重中之重是抓住深化二字,以“四信”为主要内容,扎实有效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一要抓认识,用理想信念教育统领工商联各项工作。抓认识就是抓问题,认识跟不上,工作就上不去。统战工作是团结人、争取人的工作,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主流是好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已经占到市场主体的9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超过60%。但也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始终伴随着一些争论和不同声音,社会上有些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还有偏见成见;同时,个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有的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甚至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无论是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还是建设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都要求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引导,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贯穿工商联工作始终的生命线,用理想信念教育来统领工商联的各项工作。目前,有些工商联干部不愿做、不会做、推着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觉得思想政治工作是虚功,白费劲;有的知识面不宽尤其欠缺经济工作知识和经验,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不上话;有的畏难情绪大,感到没法做通“富人”的工作。工商联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主要是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引导。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抓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工商联最大的失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观认同,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守政治底线。只要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会越大,就越能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统领作用。
二要抓重点,突出代表人士和年轻一代两个群体。统战工作的重点是代表人士,要注重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先进人物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执委、常委、副主席、副会长的企业家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骨干,要带头参加到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来。特别是党员出资人同本行业、本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密切,是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更要带好头。有一些影响比较大的知名企业家,我们还接触不多。要拓展视野,不能只局限于老面孔、老朋友,而要主动登门拜访,想方设法广泛联系,结识更多新面孔,交更多新朋友。当前,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其他领域人员离开原岗位再创业,加之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第一代创业者逐渐交班,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在成长起来。他们大多数具有爱国创新精神,但许多人长期在国外接受教育,价值观多元,有的对世情国情党情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有的还存在模糊认识,如何做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善于把握年轻一代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企业发展实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积极帮助解决他们创业创新中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回应他们的合理需求。
三要抓内容,把“四信”具体化。把“四信”内化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四信”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情况各有不同,思想问题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信念模糊,有的可能信任不够,有的可能信心不足,有的可能信誉缺失。一具体就深入,深化意味着细化、具体化。各级工商联必须着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状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细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哪个方面的“信”出现偏差就把哪个方面作为重点,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绝不能不加分析、不分轻重,绝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理想信念不是空的,“四信”都可以具体化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能不能把“四信”内容具体化,立足企业发展找准实践载体,直接关系着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取得实效。下半年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总体上还是要以守法诚信为重点,围绕形成健康政商关系、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管控企业风险等方面进行细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强自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活动的紧迫感和贴近感。
四要抓方法,在继承基础上力求创新。当前,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从集中性活动向经常性教育转变,抓住长常二字,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研究探索管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机制,努力使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长期化、经常化。创新机制才能坚持经常。在两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总结形成了“摸底调查、正面引导、政企沟通、培训互动、协调推进”等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富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鲜明特色。这是我们共同探索的实践成果,来之不易。大家对这些成果的最大珍惜,就是在实践中去主动运用并不断完善。典型示范是思想政治工作正面引导的重要方法,也是引导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重要结合点。企业在平时普遍渴望相互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我们提倡典型示范就是要促进企业相互交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主体作用。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体现“四信”、各有特色、生动鲜活的先进典型,这是进一步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资源。要发挥好这些典型作用,注重宣传推广企业好故事,把他们的先进经验转化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四信”的强大正能量。继续用好光彩事业等载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是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下半年,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要进行换届。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在新形势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踊跃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要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态势,研究借助新媒体,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平台,努力扩大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覆盖面。
三、把握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
工商联作为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和人民政协的重要界别,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中,一直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要畅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帮助提高议政建言水平,这对工商联提出了更高要求。工商联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着眼于有序畅通议政建言渠道,着眼于规范做好政治安排。
建言献策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于推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言出力。要继续做好参与专题协商、提交提案议案、报送情况反映、参加立法协商、组织第三方评估等工作,完善受政府委托征询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的制度,及时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建议,引导企业合理表达诉求,推动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人云亦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信口开河更不行,必须学会调查研究基本功。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和企业,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得更透一些、把意见建议提得更实一些。要充分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和基层参与积极性,特别是发挥好企业家执委、常委、副主席、副会长和工商联各专门委员会、各类商会等方面的作用,汇聚众智、群策群力,推动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合作调研的良好局面,提升系统合力。要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加强对事关工商联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研究手段、探索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实际转化率,为工商联的建言献策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各级工商联要通过中小企业监测点、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沟通互动;更要探索通过推动定期召开地方党政领导座谈会、部门联席会等方式,协助各级党政部门建立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经常性联系机制,在经常性联系中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议政建言搭建平台、畅通渠道。
政治安排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中始终突出政治性和政策性,坚决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开展工作。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方面,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考察,做好综合评价。各级工商联要按照中央要求,认真排查廉政风险,建立和完善制度措施,规范政治安排。
一要坚持标准。欲知平直,则必准绳。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对政治安排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出界定,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三强一好”标准。坚持标准,就要坚持以德为先,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坚持标准,绝不能降格以求,更不能单纯以企业规模大小、财富多少来确定人选。
二要严格程序。要规范初始提名推荐程序,坚决反对拉选票、打招呼、搞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防止个人点名推荐,把好入口关。综合评价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必经程序,凡进必评是首要原则。各级工商联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配合做好人选考察工作,严格综合评价,特别是要征求企业所在地工商联、企业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和工会组织的意见,力求全面客观准确掌握人选实际表现。同时,要探索提出人选公示制度,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认度。
三要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善于通过日常联系、调查研究、开展活动、教育培训,从各个行业领域了解掌握一批后备人选,有针对性地物色培养一批符合“三强一好”标准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骨干队伍,防止政治安排时“少数人中选人”“拿着帽子找人”。
四、把握好基层组织建设
工商联全部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在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过程中,我们提出面向基层、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县级工商联和商会建设。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桥梁纽带不是空洞的概念,基层就是桥梁,商会就是纽带。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县级统战工作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是县级统战工作的一个重点,要求推动统战工作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确保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条例》还专门对工商联所属商会作出规定,明确了工商联做好商会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这表明大统战格局下,县级工商联和商会在基层统战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商联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就要继续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把改革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丝毫不能放松。
2010年中央16号文件提出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的任务,2011年全国工商联召开首次商会建设工作会议,围绕如何建设中国特色商会组织,重点回答了商会的属性问题,提出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工商联所属商会既不同于旧商会,也不同于国外商会,其鲜明特色和本质属性就是三性有机统一。三性有机统一问题,关键是统战性;没有统战性,就没有不可替代性。但是一些人在政社分离、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新形势下,认识出现偏差,失去了定力,没有把所属商会作为工商联的基层组织,认为商会的统战性应该淡化,可以放手脱钩。放手不管就是放弃阵地。《条例》从党内法规上明确工商联所属商会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和工作依托,这对于夯实工商联组织基础、实现工商联事业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工商联同商会不能切断工作渠道,要发挥指导、引导和服务职能,推动统战工作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这是党中央从政治和战略高度考虑作出的重要决定,实现统战工作有效覆盖就是新形势下工商联所属商会的“特殊职能”。特殊职能,就是特殊使命。有效覆盖,就是要把统战工作贯穿于商会组建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指导商会工作、引导商会活动、服务商会发展,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两个健康上起作用、作贡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考核商会主要负责人、开展商会会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训以及做好会员企业和各类商会党组织组建工作等方面都对工商联党组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是推动统战工作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的重要方面。
一要抓班子。首先要选好配强会长和秘书长两个关键人。会长要体现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要求,并热心商会工作;秘书长要政治上可靠,热爱商会工作,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确保商会既要坚持正确方向,又要增强组织竞争力。抓班子很重要的是通过考核来体现。要研究提出体现三性有机统一特征、两个健康主题的考评指标体系,坚持客观全面。既注重日常工作中考核,又注重在重要活动中考核;既要听取所在商会的会员意见,也要听取企业所在地工商联的组织意见。直属商会会长一定要积极主动参加企业所在地工商联的必要活动,发挥带头作用,为当地发展多作贡献,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二要抓思想政治工作。商会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主渠道。抓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关键看商会有没有行动、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商会体现统战性,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统领,引导商会会员增强“四信”,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鼓励和指导商会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创新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积极发挥会员的主体作用,使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三要抓服务。服务直接决定着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各类商会都要把会员服务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探索拓展服务功能,在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加强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为会员提供富有特色的有效服务。目前,政府职能转移正在加快推进,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这是商会提高办会能力、扩大公信力的有利契机,要鼓励和指导各类商会特别是行业商会在这方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要抓教育培训。能不能推动统战工作向商会覆盖,既与工商联组织的指导、引导、服务能力有关,也与商会班子、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关。要分层次、分类别对商会会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等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理论政策培训和办会能力培训,特别是要把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学院、培训中心、高等院校等统一战线和社会培训资源,利用光彩事业等实践载体,提高商会班子和会员的综合素质。
五要抓党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商会党建是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各级工商联党组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积极参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所属会员企业和各类商会党组织组建工作,探索推动成立行业性或者区域性党组织,努力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
商会是工商联的组织细胞。会员面决定着覆盖面,吸引力决定着影响力。各级工商联要把商会建设作为当前紧要的基础性工程,坚持积极组建与规范建设并重,指导推进商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组织覆盖。要制定商会发展规划,高度重视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导向,结合本地产业布局、行业特点、企业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组织中组建成立商会组织。要按照中央关于特殊职能商会另行制定改革办法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尽快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办法,加强对已有商会和新建商会的规范化建设,指导依据工商联章程制订商会章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下半年,全国工商联将召开商会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并研究新形势下工商联如何加强对商会的指导、引导和服务等重要问题,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商会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2012年筹备全国工商联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时,我们对工商联组织建设进行了认真研究,本着实事求是、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原则,在《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中明确了县级工商联既是地方组织也是基层组织。这几年我们为从根本上解决县级工商联建设薄弱状况,提出“一个设立、五个有”的阶段性目标,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指导,基本解决了县级工商联没有设立党组、人员编制缺、工作经费少、办公场所无、办公设备差、活动内容空等突出问题。截至2014年底,全国县级工商联已经达到2982个,其中2716个基本实现了“一个设立、五个有”目标。下一步,全国工商联将着重从领导班子、会员发展、商会建设、作用发挥、工作保障五个方面,深入推进“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力争到2017年三分之一的县级工商联实现“五好”目标。从“无”到“有”易,从“有”到“好”难。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远在路上。建设“五好”县级工商联,要巩固“一个设立、五个有”成果,及时把重点转到激发活力、发挥作用上来,转到增强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上来。“五好”,第一位的是班子要好。2015年,为了加强县级工商联班子建设,全国工商联决定举办4期培训班,在已开展的3期培训中,有600多名县级工商联主席和党组书记参加了集中学习。当前,要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尤其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和商会建设这两个重中之重,带动“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五、把握好机关建设
加强机关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组班子建设。《条例》提出工商联党组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商联党组的领导体制、主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党组,是我们党从国情出发创造的一项重要制度,体现了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最近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作为党组工作方面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是党组设立和运行的总依据总遵循。各级工商联党组要增强法治意识,按照党章和两个条例以及中央16号文件开展工作,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党委统战部的直接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与领导班子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统一起来,支持主席工作,发挥党外干部作用,搞好合作共事。要加快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机关建设特别是党建工作中去。
中央16号文件提出工商联干部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提出统战干部要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都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三个方面为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目标。
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工商联干部是代表我们党去做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没有坚强的党性、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是不能胜任的。越是做统战工作,越要心中有党。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在坚持什么、提倡什么、防止什么、反对什么上做到心中有数,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要把能力建设作为关键。解决本领恐慌、推动工作创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习。学习与创新是紧密结合的。各级工商联干部都要努力学习多方面知识,尤其要加强政治、经济、法律等各领域业务知识的学习。要继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通过调查研究、岗位工作、基层锻炼等多种途径培养干部,帮助干部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落实推进能力。
要把作风建设作为保障。工商联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形象。各级工商联要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营造工商联机关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工商联干部密切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要善于联谊交友,但要分清“公谊”和“私谊”,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工作对象索取利益。
当前,党中央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委统战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下,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勇于担当干实事,主动作为谋新篇,推动工商联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