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伊格尔顿的回应与缺憾
一 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
卡尔·马克思(1818~1883),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一个被西方评为仅次于爱因斯坦的伟人,一个学术可以引领时代的天才,一个理论设计一种社会制度的思想巨擘。马克思给后人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比广阔的遐想空间。
马克思开始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是在19世纪40年代,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经结束,工业革命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当时的欧洲特别是英国都处于经济十分繁荣的时期。而法国,工业革命尚未展开,尚为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工厂虽然已经开始建设,但巴黎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业作坊为主,绝大多数的工人还是手工业作坊的手工业工人。那时的马克思(1842~1843年)是《莱茵报》的主编。
今天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停泊着一艘早已退役了的巡洋舰,名字叫作“阿芙乐尔号”。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为世间带来曙光。在人类历史上,这艘巡洋舰恰如其名,也给俄罗斯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新曙光——共产主义。
1917年11月7日下午,圣彼得堡的两万名赤卫队员和士兵包围了俄国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晚上7时45分,水兵夺取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控制权,接着就向冬宫发炮,到深夜两点,冬官被攻陷。因为这天是俄历10月25日,因此被称为十月革命。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夺取政权斗争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与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但是,当时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都特别尖锐地反映了出来,而且由于沙皇政府的利益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益相互交织,它被卷入帝国主义体系并成为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同时,历史还造就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力量——俄国无产阶级及其同盟军。恩格斯于1885年在《给查苏利奇的信》中,曾预言,俄国“正在接近它的1789年。革命一定会在某一时刻爆发;它每天都可能爆发。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就像一颗装上炸药的地雷,所差的就是点导火线了”。历史表明,列宁等人就是这“点火者”,马克思主义就是列宁等人使用的“火星”。
1917年初,俄国出现了反战革命运动高潮。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积极组织号召下,各地爆发了工人罢工和示威游行。2月18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3万工人大罢工,掀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军警对罢工工人的枪杀激起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反抗,2月27日,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并得到驻守在彼得格勒6万多名士兵的支持。起义者占领了市政机关,在当晚成立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得到各地纷纷响应。统治俄国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终于被推翻了。
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前者主要掌握政权机关,后者主要是监督性质。这种局面反映了当时俄国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俄国社会道路的两种选择。当时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遏制革命继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它并不想改变沙皇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尤其是对外不顾民众反对而坚持沙皇政府参加世界大战的政策,对内不能消除贫困和饥荒反而镇压民众的反抗。二月革命的成果实际上最终落入资产阶级手中。
二月革命发生时,列宁当时不在俄国,但他密切关注国内革命的动向。1917年4月16日,列宁结束了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祖国,在彼得格勒芬兰车站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在车站广场的装甲车上向群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向群众发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的号召。次日,他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进一步分析了俄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明确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系统地阐发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实现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俄国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十月革命做了直接的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根据列宁《四月提纲》的精神,布尔什维克党将以争取群众、发动群众为中心,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鼓动工作。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1917年7月在前线惨败的消息,引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示威,结果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当场造成400多人死伤。“七月事变”改变了俄国国内的政治状况和阶级力量对比。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后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俄国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浪潮。到1917年的9月,俄国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骚动,革命形势日渐成熟。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赤卫队对科尔尼诺夫叛军作战的胜利,迅速提升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促使全国各地苏维埃迅速布尔什维克化。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形势的迅速发展,需要有正确的革命理论的及时指导。列宁在1917年8~9月间写成了著名的《国家与革命》,这犹如下了一场革命理论上的“及时雨”。列宁深刻地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捍卫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及时的科学指导。
列宁提出俄国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想法,招致孟什维克的讥讽,甚至遭到布尔什维克党内一些重要成员的反对,而反对意见集中在“俄国是否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问题上。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者应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抱着昨天的理论教条不放。俄国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如果错过革命的时机,“历史是不会饶恕我们的”。
成功总是青睐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开拓进取的人。1917年11月6日下午,在列宁的推动和指导下武装起义开始。当晚9点40分,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攻打冬宫的炮声。起义群众很快就占领了冬宫,逮捕了最后一届临时政府的部长。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会,宣读了列宁起草的宣言,宣告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随后革命迅速向全国发展,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产生了极其深远的世界历史影响。
第一,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理论、运动变为一种社会制度,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巴黎公社式政府的理论变为现实,用事实证明了“一国胜利论”的正确性。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下,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第二,冲破了国际帝国主义阵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十月革命的胜利,利用难得的革命时机冲破了国际帝国主义阵营中的薄弱环节,在俄国这个曾经是帝国主义最顽固的堡垒中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崭新的人民政权。这不仅是对俄国帝国主义统治的根本摧毁,也是对国际帝国主义统治的沉重打击。
第三,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列宁关于殖民地民族解放问题思想的激励下,许多国家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诸如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这对改变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一统天下的局面,削弱国际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支持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一大批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扩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传播。正如毛泽东后来评价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由于十月革命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寻求解放展现了一条新道路,因而,受其影响,许多国家纷纷成立共产党,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十月革命是加快人类历史变革的一次饱含激情的实践。这场革命跳出常规,以轰轰烈烈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不可抗拒的理想和观念,直到今天,这种理想和观念仍激动人心。十月革命已经过去近百年了。但当人们回首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发现,这场划时代的革命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展现了人类改变自身命运,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精神以及为之付出的卓绝努力。
1921年11月,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纪念文章中指出:“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整个实际经验也就思考得愈深刻。”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前进的今天,重温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是十月革命给我们最为重要的启示。
列宁创立了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获得胜利的理论,填补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空白。在19世纪50年代前后,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使各文明国家和各国人民彼此紧密联系的状态,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取得胜利。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的过程中,针对在帝国主义战争爆发的情况下,俄国革命道路可能会表现出新的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是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它极大地激发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纪念文章中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思考和探索。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他在深刻总结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这对于发展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列宁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苏联不仅胜利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接着又胜利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和理想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这不但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十月革命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无可置疑的成就:一是在占世界1/6的土地上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以资本主义所不可比拟的速度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53年与革命以前最高的年份1913年相比,苏联的国民收入增加了12.67倍,而同期美国增加了2.03倍,英国增加了0.71倍,法国增加了0.54倍。三是苏联先后战胜了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力围剿,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打败法西斯的主力。四是指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占世界人口1/3的十几个国家先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击垮了殖民主义的世界体系。
然而,好景不长。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大厦于公元1991年顷刻间土崩瓦解了!“红旗”的落地,让人彻夜难眠,辗转反侧,这个将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社会主义的实践的伟大探索历经数十年,何以一夜之间解体?必然?偶然?还是两者兼而有之?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关于马克思的说法多了起来……